余伟(1910~1983),女,平江县木金乡人。1927年9月参加革命,先后任乡农协会妇女代表、妇女会委员长、游击队小组长。1930年4月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游击小组长、女工部部长,省工会妇女部部长,中央党校学员,政治指导员,协理员,东北军大女生大队大队长,军大组织科副科长,步校直供...[详细]
喻行舟(1898~1934),平江县咏生乡人。1928年,任乡农会主席,带领当地农民参加平江“三月扑城”战斗。1929年加入共产党,任嘉义区游击队大队长,与地主武装展开激烈战斗。1930年,任嘉义区赤卫大队大队长。带领大队积极配合红三军团攻打长沙。在瓮江、金井等地活捉国民党军一个班。1931年,...[详细]
余昭常,字华禄,1867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浏阳青草市。余昭常幼年跟随唐才常的父亲唐寿延发蒙读书,因读书勤奋,记忆力强,深受唐师的称许。余昭常成年后,体形魁伟,臂力过人,热爱武术,拳棍刀枪样样能行,乡人传说他14岁双手能举百斤。1890年,浏阳人谭嗣同之父谭继洵升任湖北巡抚,拟从家乡招聘一批有...[详细]
余肇康 (1854~1930) 余肇康,号敏斋,晚号倦知老人,长沙县人,清咸丰四年(1854)生。9岁丧父,赖母供其读书。逾冠补县学诸生,光绪八年(1882)中举人,十二年成进士,官工部主事,后以知府分发湖北补用。屡榷汉川、宝塔洲、汉口诸牙厘,充两湖书院提调,为政廉明,擢武昌、汉阳知府。...[详细]
曾鸫(?~1879) 名毓奎,字聚五,善化人,监生。太平军人湘,在乡办团练。清咸丰七年(1857)选重庆府经历,劝捐军饷。次年代理荣昌县事,任内平反冤狱,严办贪吏,有贤声。十年,以防御石达开攻重庆有功,实授知县,加同知衔。光绪四年(1878)知凤翔,以体恤民情,又捐俸助晋赈,升直隶州同知。工...[详细]
曾剑潭,男,已故,1932年——2012年。 1945.2——1949.12 邵阳市“松竹石”竹刻店学徒 1950——1953 邵阳市“新民竹艺联社”刻工 1954——1956 邵阳市“竹艺生产合作社”技师,雕刻组长 1955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详细]
曾金贵(长沙湘剧) 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曾金贵,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38年3月,原籍湖南省桃江县源家桥,出身梨园从小学湘剧、工净行、师从贺华元、廖升煮等名家,学会了近百出传统节目。 1960年参加全省青年汇演,以《颁兵》之孟良获得一等演员奖和优秀青...[详细]
曾金声(1909~1939),原名金生,又名详南,平江县童市镇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修(水)铜(鼓)宜(春)奉(新)特委宣传部部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少校秘书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国共合作后留驻平江嘉义帮助特委和留守处工作。1939年6月12日在...[详细]
曾龙祥(客家火龙)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曾龙祥,男,汉族,1938年生,系湖南省茶陵县桃坑乡湘江村人。他出生贫寒,家境窘迫,自幼练就了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坚强性格;虽未接受任何高等文化教育,但受客家火龙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打小就对客家火龙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深沉的爱,并...[详细]
曾庆国(竹编技艺·中方斗笠)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曾庆国,1937年8月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组织各大队、生产队大力发展斗笠生产,让不同姓名、不同年龄的群众都学习竹编斗笠技艺,每编制一个斗笠2分工(当时以工分来计算工作日,男劳力为10分工为一个工作日,女...[详细]
曾兴仁(生卒年不详)字受田,善化(今长沙)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历任宜春、文昌、崇仁、萍乡、分宜知县,道光四年( 1844)任江西乡试同考官。在任常单骑下乡,访求民间疾苦,劝课农桑,兴修水利。遇争讼者,即于野店山寺设简易公堂,就地判决。后以丧亲辞归,不复出。居家博览群书,以撰著自...[详细]
曾志成,寸石镇花桥村人,1946年3月生。1969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先在宁乡道林医院,职至副院长,后调湖南医科大学,职至教授、硕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外科学会局部解剖手术学会成员、《中国基础医学教育》杂志副主编等多种学术组织职务及专业书刊。主编《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与...[详细]
曾紫兰(1912~1931)女,字琼玉,长沙人,1912年生。本姓罗,家贫,四岁卖与曾家,遂改姓曾。稍长,人湘剧福禄坤班,艺名福运。聪敏好学,善于体察人物性格,磴台表演,刻画人微,观众尢不倾倒,为当时著名花旦。1931年长沙水灾惨重,她捐银洋2000元助赈。旋患重病,自知不起,手书遗嘱,以银洋6...[详细]
张倩,1995年2月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平面模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02级表演系。瑞士日内瓦商学院主修工商管理研究生毕业,辅修影视表演,是内地少有的高学历海外归来女演员,拥有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和超高的智商,是美丽与智慧结合的女演员,曾经在瑞士拍摄多部电视剧,拍摄过多本瑞士时尚...[详细]
张沄(1798~1870),宁竹汀,长沙县人,清嘉庆三年(1798)生。道光二十年(1844)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成进士。官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主稿浙江、安徽、广西、云南诸司,总办秋审。为尚书瑞常、赵光所知,司有疑难事,非他至不办。张法断狱,力求公正清廉。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详细]
张叒 (1939~1989) 张叒,长沙市人,1939年8月生。1960年入湖南大学化学系。1964年以优秀成绩毕业,主动要求去边远地区兰州石化机器厂工作,任中心实验室技术员。 1966年初,机械部组织全国“稀土元素在金属材料上的应用”攻关,他代表兰州石化机器厂前往参加,出色地完成任...[详细]
张百麟(1878-1919),又名景福,字石麒,祖籍湖南长沙,生于贵州省贵阳府贵筑县(今贵阳市)。清末民初革命家、政治家,贵州辛亥革命“自治学社”领袖。 清光绪四年(1878)生,出身仕宦家庭。其父张翰以知县分发贵州,全家迁往贵阳,历任贵州坡脚(属安龙县)厘金总办、开州(今开阳)知州、贞丰州...[详细]
张百煕(1847-1907) 清末大臣。字野秋。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官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至工、刑、礼、户、邮传诸部尚书,政务、学务、编纂官制大臣。中日甲午战争时,参劾李鸿章及礼亲王世铎阳主战,阴讲和,贻误战机。先后主持四川乡试,督山东、广东学政,举荐康有为义和团运动后,疏请改官制、行新政...[详细]
章冰痕(1898~1941) 长沙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毕业,先后在长郡、明德、大麓、平大中学任教。1928年春,任长沙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并曾任国民党长沙县党部委员、训练部长。后在家乡创办斐光高小。“九·一八”事变后,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组织学生,宣传抗日,曾自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