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人物

张叒

[公元1939年-1989年]

张叒为[公元1939年-1989年]

  张叒
  (1939~1989)
  张叒,长沙市人,1939年8月生。1960年入湖南大学化学系。1964年以优秀成绩毕业,主动要求去边远地区兰州石化机器厂工作,任中心实验室技术员。
  1966年初,机械部组织全国“稀土元素在金属材料上的应用”攻关,他代表兰州石化机器厂前往参加,出色地完成任务,所撰论文在西北地区稀土分析会议上受到充分肯定。机械部为此责成兰州石化机器厂在西北地区推广稀土元素的应用。
  1970年,他与余淑庸结婚,婚后不久一起调河南信阳一机部起重运输研究所,从事内
  燃小机车废气净化的研究。在小机车工作性试验考核的关键时刻,他患上严重的糜烂性慢性浅表胃炎,仍带病日夜奋战,取得重大成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提出的机内净化、催化、氧化和水洗的综合治理方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1年底,他被调到湖南省机械研究所任总工程师,承担国家下达的“无机胶粘剂及其应用”的研究课题。他查阅100多份国内外资料,提出各种方案进行对比、论证和测试,终于在1982年冬通过技术鉴定,解决了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的高温连接问题,综合性能超过日本阿化陶瓷胶,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四等发明奖。1983年,他又承担机械部交给的“无机浸渗剂及其应用”的研究项目。当时,他在体检中已发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是痛症的预兆。他拒绝医生提出的住院检黄的要求,日夜奋战在实验事里,取得2000多个数据,提前一年完成任务。该科研究项目通过部级鉴定,性能超过日本TB型金属密封剂,获国家科学四等发明奖、机械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同年10月,他接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职务,率先提出“任务承包、自负盈亏”的全面改革方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研究室被评为先进集体。他先后获国家科委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湖南省劳动模范、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198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总工会为他记特等功。他还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和民革湖南省委副主任委员。
  随后他的癌症已发展到晚期。住院期间,他坚持与病魔作斗争,完成申报授渗剂发明奖
  的材料和答辩准备工作,参加了全国浸渗技术推广会。
  1989年12月,张矗在长沙病逝。
相关院校:

湖南大学

  同年(公元1939年)出生的名人:
裴鸿烈 (1939~2003) 天津市红桥区
王保养 (1939~1967) 烈士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王保铁 (1939~1959) 烈士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黄文光 (1939~1958) 烈士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
陈格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
+ 更多公元193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
萧友庆 (1956~1989) 革命烈士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周昭怡 (1912~1989) 湖南省长沙市
黄源洛 (1910~1989)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贺执圭 (1899~1989)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何实嗣 (1908~1989)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徐启明 (1893~1989)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 更多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