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人奇(1872~1951年),原名毅,字天寄,闽县(今福州市区)人。通儒习医,曾中秀才,无意仕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上海参与组织“旅沪福建学生会”。针对日本阴谋变福建为其殖民地,严密关注日本人在闽活动,《闽警》出版,以唤起民众。日本台湾总督儿玉见后,惊愕地说:“日本秘密图华计划...[详细]
蔡玉卿,名润石,字玉卿,龙海人,南明隆武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夫人,著名书法家。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蔡玉卿出生于鹤峰(今蔡坂村)一个隐士家庭。她幼时恬静寡言,喜爱读书,10岁能属文,15岁嫁黄道周为继室。蔡玉卿来到黄家,不但“事姑以孝闻”,且能刻苦攻读,临池泼墨,就是随黄道周上京途中,...[详细]
陈宝应,福建候官(今福州)人,生年不详。其家本是闽中土著世家大姓。南朝梁时,晋安郡经常爆发土著大姓反对官府的武装斗争,其郡将、长吏,累次被杀。陈宝应之父陈羽本是郡中豪强,颇有才干,经常从中谋划,扩充势力,后又投靠官军,消灭各大姓势力,从而掌握晋安郡的兵权。梁太清二年(548年),梁将领侯景发动叛...[详细]
陈姑娘,福鼎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生于望海里十都后澳(今秦屿一带)。当时,闽东沿海常遭海盗侵扰,乡民遭杀戮,财物被掠夺。陈姑娘目睹海盗危害乡里,自比花木兰,矢志保卫家乡。她自幼习武,长大后膂力过人,两手能并举两大桶水。她年十九尚未许人,巾帼英风深受乡人敬佩。时十都人张鸾三,以见义勇为名...[详细]
陈靖,字道卿,福建莆田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年)生。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让私宅建造兴化军治,因移家至橄榄巷(今莆田市城厢区长寿街庙前路)居住。 父陈仁璧,仕陈洪进,任泉州别驾,因劝陈洪进纳土附宋,宋太祖授以检校膳部员外郎、泉州录事参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陈洪进率僚属归宋,陈...[详细]
华侨女英烈 陈康容,又名陈月容、陈容,永定岐岭人,1915年生于缅甸。父陈锡梅,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在缅甸曼德勒开设照相馆。康容15岁随父回永定探亲,后考入集美中学、厦门大学。1934年,到缅甸仰光华侨女子初级中学任教。该校是爱国华侨捐资创办的,校长思想开明。康容在校里满...[详细]
出生入死为革命 陈客嫲,原名邱清玉,龙岩东肖隘头村(当时隘头村属永定)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于白土隘头村,后逃难到白土后田村西坑。婚后生育一子一女,家赤贫,其夫于1925年病故。陈客嫲独自艰难地抚养子女成人。 1928年春节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龙岩领导了有名的“后田-”。陈客嫲...[详细]
陈可珠(1925~1949年),福州市马尾区快安人。祖父陈继上系前清秀才,父亲陈宜辉与伯父合营京果店及酒库,母亲林春妹原籍晓澳,自幼送给定安村林姓为女。可珠6岁上私塾,11岁时因父亲、伯父相继谢世,家道中落,靠家中一点积蓄到小学五年级插班。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以诗书、女红自娱,秀外慧中,颇有诗名...[详细]
陈璧娘(一作碧娘),云霄县陈岱人,生年不详。祖父陈景肃,南宋绍兴进士,曾任台州知州。父陈肇,官至参知政事。璧娘幼承家学,深明民族大义。时逢宋末,她虽身为女子,但见外族入侵,爱国热情不让须眉。后嫁与广东饶平人张达为妻,张达官至都统。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五月,南宋遗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赵昺为...[详细]
陈培锟(1877~1964年),字韵珊,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父海梅(香雪),同榜同点翰林,有“父子两翰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赴日本,入法政大学。毕业回国于宣统元年(1909年)任福建高等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先...[详细]
华南女大校务委员会主席 陈淑圭,闽侯县(今福州市)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淑圭早年赴美国留学,获美国康尼尔大学文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得意门生。回国后到福州华南女子大学任教。 1927年,华南女大外籍校长辞职,成立校务委员会,淑圭任委员会...[详细]
陈岱孙(1900.10.20-1997.7.27) 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1915年考入福州鹤龄中学。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0年毕业后获得庚子赔款公费留美资格。1922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学士学位,并获...[详细]
陈昊宇,1992年04月07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 2014年1月获得台湾中视《华人星光大道3》总冠军,同年1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媒体互动音乐真人秀《中国正在听》,获得全国8强的成绩;2015年5月,参演由郭敬明监制的音乐剧《小时代》,饰演林萧;2016年7月,拍摄古代...[详细]
陈振东(1917~1941),原名镇东。祖籍福建省闽南。烈士。幼年随父兄侨居菲律宾马尼拉市,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父回国,求学于上海。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事件后,转入广西南宁高中读书,受中共地下党员郑少东等人影响,参加广西学生军。次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8年初,他被中共...[详细]
单复 (1918~2011.7.7) 原名林景煌,笔名梦白骷。福建晋江人。中共党员。1943年肄业于福建南平师范专科学校。1937年后历任晋江县法江小学教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华北革命大学经济研究所学员,《群众文艺》,《东北文艺》及《处女地》、组长、编委,《鸭绿江》部副主编,朝阳县图书馆职...[详细]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长乐县古槐乡青山村)人,东汉建安五年(200年)生。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详细]
董友,晋江永宁沙堤人,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生。父飏先,进士出身,曾任广东雷廉道。董友长大后嫁与郑成功为妻。崇祯十六年(1643年),生子郑经。初时,郑成功认为董友不知礼法,颇有微词。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进攻厦门。负责守卫厦门的郑成功叔父郑芝莞将珍宝装到船上,准备逃跑。董友抱着郑家...[详细]
范方 (1938~2003) 福建顺昌人。民盟成员。1957年毕业于福建南平师范学校。历任沙县中、小学教员及文化馆创作员,沙县报社记者,福建省委党校新闻班学员,福建省文联《热风》月刊,三明市文化局创作员及市文联副秘书长、副主席。三明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及第四、五届政协常委,福建省作协主席团委...[详细]
房向东 (1960~) 笔名方户、刁噱等。福建福州人。1977年赴闽北插队。1985年调《生活·创造》杂志工作,1991年调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1998年调福建人民出版社工作,现任副社长、副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随笔集《钓雪集》、《肩住黑暗闸门的牺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