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人物

陈岱孙

[公元1900年-1997年,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陈岱孙为[公元1900年-1997年,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陈岱孙
  陈岱孙(1900.10.20-1997.7.27)
   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1915年考入福州鹤龄中学。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0年毕业后获得庚子赔款公费留美资格。1922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学士学位,并获金钥匙奖。1922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赴英、法、意等国作短期考察和研究。1927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及经济系主任。1937年随清华大学南迁,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和经济系主任、商学系主任。1945年起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保管委员会主席、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财经学院第一副院长。1953年起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历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兼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经济学组副组长,中华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北京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全国政协第二至八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1984年起兼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陈岱孙在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经济学说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研究成就。他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生活的现状和规律,确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取向提出了自己重要的意见。他主张对于经济现象的研究要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批评忽视数量分析的倾向。在经济学说史的研究中,他指出魁奈经济表不仅涉及简单再生产,而且对扩大再生产也作了说明。他对于“亚当·斯密矛盾”也有缜密深入的研究。对于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他认为我国和西方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整个体系不能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而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方面,可以供我们参考与借鉴。
   陈岱孙从事经济学教育七十年,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教育理论,他认为应将专才和通才教育结合起来,主张实行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恰当结合,坚持培养经济科学人才要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训练。陈岱孙教授学识之渊博,教学艺术之高超,素享盛誉,是一位杰出的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德高望重的经济学界宗师。
   陈岱孙主要著作有:《经济学说史讲义》、《经济学说史》、《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史》(主编)等;主要论文有《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思潮的消长》等。陈岱孙解放后发表的论著结集为《陈岱孙文集》,另有《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