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藻(1611~1691年),乳名罗才,又名火沼,字汝鼎,号我存,拉丁名Gregorioiopez,福建福安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于罗-家巷里巷村,自幼父母双亡,依兄嫂生活,8岁即为人放鸭谋生。罗江天主教堂传教士见他衣食不足,雇为教堂佣工。文藻天资聪慧,工余勤学教义,崇祯六年(163...[详细]
罗晓帆(1894~1983年),名炅,字旭英,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于上杭临江镇上中街。10岁肄业于崇正小学,课余潜心观察禽兽形态,日夜揣摩,直至画出其逼真神态为止。画师宋赞周设画馆于所前街(今五星巷)。他上学来回常到画馆见宋作画,悉心观看,默记要领。后来,购得《芥子园画谱》,数年临摹,画...[详细]
罗秀珍 浦城县临江镇寨下村人,1958年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罗秀珍担任村计生管理员,成绩突出。工作中,她既坚持原则,又讲究工作方法,积极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主动关心、帮助、爱护群众,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她先后动员234人落实节育手术,计划生育率从76%...[详细]
罗雪官(1898~1979),民间艺人,三角戏师傅,祖籍江西省南城,出生在福建省光泽县城关。罗雪官自幼喜爱戏文,14岁私自离家,前往光泽北路从师,刻苦学习三角戏。数年以后,熟谙三角戏传统剧目,艺技日臻成熟,善于扮演老生、小生和小丑等行当。民国8年(1919)开始,先后在三角戏学云班、细红班、连顺...[详细]
罗学洪 (1921—1978) 罗学洪,又名罗桃芳,民国10年(1921)出生于连城城关的鼓手世家。学洪自幼聪慧,6岁就学会吹唢呐,随父到各地演奏,11岁即独立带班。15岁赴江西学艺,熟练地掌握了唢呐、三弦、琵琶、古筝等各种乐器演奏技巧。 新中国成立后,罗学洪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详细]
罗英笏 (1709~1778年) 字榗抡,号茂溪,沙县夏茂人。18岁时,入武学堂学习,精通用兵谋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武举人。乾隆四年(1739年)殿试赐武探花,点授御前侍卫。乾隆九年(1744年)授云南维西营参将。乾隆十三年(1748年)金川-,调任抚标参将,承办军务,筹谋划...[详细]
罗迎祥,化名郑杰、郑秋江等,1911年10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钟山乡郑洋村。罗迎祥的父亲在当地也算是个头面人物,在村里较有威望,并兼任粮胥,家庭生活较宽裕。 8岁时,罗迎祥按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当地的私塾读书。16岁那年罗迎祥离开老家在几十里外的仙游县城读书。他先在仙游现代中学就读,随后又...[详细]
罗育才(1902~1931),生于长乐乐北村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在本村入塾,后考取县立九和中学,1919年中学毕业,到长乐下坪村当私塾教师。他对穷苦农民十分同情,热心培育穷人子弟,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探索革命真理。 1926年冬,育才找朱积垒了解广州农讲所及海陆丰农-动情况...[详细]
罗则化(1914~1931),生于长乐联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正直、老实的农民。一家三口以租种地主土地及打短工为生。1923年,长乐一带疫病流行,则化的父亲罗治钗染病不起,忍痛将唯一的儿子送到霞寨一个中药铺当童工。 1928年,朱积垒在长乐领导农民开展革命斗争,饱受老板欺凌压榨的小则...[详细]
罗志煌 (1900~1958) 罗志煌,字星启,连城县莒溪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父罗品笙(清光绪间秀才),为人忠厚,勤学不倦。志煌自幼受父熏陶,立志读书,恪守祖训:“为人莫为己,无求品自高。”民国7年(1918)考入连城县立中学。他在中学求学时,思想开朗,倾向革命,特别是...[详细]
罗仲若 (1904~1976) 罗仲若,原名辉世,连城莒溪乡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一日。民国14年(1925)连城县立中学(第八班)毕业后,在乡村小学执教。民国15年,北伐军兴,仲若与同乡青年罗佩光、罗天昌、罗昌恒、罗联岳等多人,宣传-,组训民政,当选国民党连城第三区党部执...[详细]
罗壮丹(1915~1987)原名凤苞,生于长乐下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罗谷香是大革命时期平和农运中心下坪村农会骨干,姐夫陈彩芹是早期中共平和县委领导人之一。 壮丹8岁在本村私塾就读,10岁因家贫辍学务农。1927年,陈彩芹在下坪村以当教师为掩护开展农运,壮丹始得复学。从此,他受姐夫的影响,...[详细]
陆品珪,字仲渊,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屏南县双溪村。八岁就学私塾,后转入双溪高等小学堂,学习勤奋,尤好绘画。民国初期,他从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建法政专科学校法律专业。在福州,他看到官场奸侫当道,政治腐败,遂弃法学画,到上海入刘海粟主办的美专学习。在老师教诲下,他进步很快,尤专人物和花卉...[详细]
卢其中(1904~1931),岐岭乡陈东大陂人。父早丧,小学毕业后,即辍学务农。民国11年(1922年)得亲友资助入厦门集美师范读书。在进步同学影响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5年秋毕业回乡,与卢肇西等开办平民夜校和国术馆,以团结、教育青年,传播革命思想。10月,北伐军东路军克复永定,其中已是国...[详细]
卢仁灿 海军原副政治委员。 卢仁灿是福建省永定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少共永定县太平区委书记、连政治委员、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军委总直属政治处技术书记、参谋、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科长等职,...[详细]
陆瑞徵,字家祥,号吉庵,屏南县龙源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农家。私塾仅读一年,即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后入县城双溪书院深造。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瑞徵考中生员。 维新运动后,福建设立全省师范学堂,发文各县保送学生。瑞徵学习成绩优异,获得知县推荐。光绪...[详细]
卢若腾(1598~1664年),字闲之,号牧州,同安翔风里贤聚(今属金门)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奉旨入对四十名进士之一,授兵部主事。他秉性刚直不阿,弹劾朝廷权臣不怕丢官,惩治地方豪强决不容情,克尽职守,气节感人。 明末,国家动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若腾对权臣不以国事为重、纷纷争...[详细]
陆蕰 (约1071~1120年) 字敦信,家住西门陆庄。宋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为太学《春秋》博士。徽宗崇宁中(1102~1106年),提举河北、两浙学事,升礼部、吏部员外郎,擢国子监司业。大观三年(1109年)改太常少卿;以议事不合,黜知赣州瑞金县。政和初召复,后进国子祭酒,迁中...[详细]
卢诗如(1874~1946年) 卢诗如,字牧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于今台江区坡尾乡农民家庭,幼年聪颖勤奋,刻苦攻读,在仓前山鹤岭英华书院求学,各科成绩优异,英语成绩尤佳,既善会话,又会书译。毕业后,先在仓前山英国人办的屈臣氏药房工作,后由店东介绍往新加坡孟加药房工作。诗如在新加坡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