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屏南人物

陆瑞徵

[公元1875年-1943年]

陆瑞徵为[公元1875年-1943年]

  陆瑞徵,字家祥,号吉庵,屏南县龙源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农家。私塾仅读一年,即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后入县城双溪书院深造。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瑞徵考中生员。
  维新运动后,福建设立全省师范学堂,发文各县保送学生。瑞徵学习成绩优异,获得知县推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瑞徵以第三名成绩毕业,省提学使姚文倬命他为屏南学务总董兼视学员。
  陆瑞徵回屏后,知县江若干委任他筹办新学。瑞徵利用原双溪书院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被任命为堂长。在堂内,他介绍学生阅读新潮流书刊如《饮冰室文集》等,并称赞康有为、梁启超革新之举,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极为愤慨。不久,他读了《-》等书,思想上很受影响,逐渐倾向孙中山所倡导的共和思想。
  民国建立,瑞徵以学堂为阵地,宣传民国政府颁布的教育宗旨,以及“小学禁读经科”等主张,团结同仁办好学堂。后学堂由官立改为县立,瑞徵仍为堂长。是时学生增多,原校舍不敷,课桌椅亦缺,经费又无着落。瑞徵再三向政府请求,终于拨来白银80两,又向社会募得40多两。他事必亲躬买木料请师傅,带动师生齐动手,终于扩大校舍,增添设备。其身体力行精神、俭朴生活感动了全体师生,勤奋教学、刻苦学习蔚然成风,为家乡培养了许多人才,部分学生后来成为画家、县长、历史学者等。
  民国13年(1924年),瑞徵被派为屏南县首任教育局长。任内,他重视发展农村教育,新成立学校12所,扩大2所,并接办棠口私立淑华小学。
  瑞徵一生爱好书法,他的字学柳兼王,融汇而自成一体,其楷书柔中带刚,端正苍劲有力;草字一气呵成,若行云流水,为屏南各界推崇。抗战开始,他已年过花甲,却不顾年迈体弱,在县城大街墙壁上,大书特书全民抗日标语,给群众极大鼓舞。
  晚年,瑞徵在家从事民间纠纷调解工作,历十多年,可贵的是他均能秉公而断,不呵权贵,为弱者伸冤。
  民国32年,瑞徵病终于家,享年68岁。
同年(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