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元 [明][公元1533年-?]

  • 柳元,字仁甫,号印泉,坊四图(鳌阳镇)人。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万历十二年(1584)贡生,历任南平县儒学训导、广东省惠州府兴宁县教谕。他酷爱人才,在任时常以自己的薪饷济助好学者之生活费用。其著作有《剑溪讲馀》、《长溪讲馀》、《理学指南》、《养蒙诗草》、《易经阐微》、《五经管见》、《山居...[详细]

刘云彪 [公元1914年-1942年]

  • 刘云彪,长汀濯田露潭人,民国三年(1914)生于贫农家庭。十八年(1929)三月,加入少先队。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12军36师108团,先后任团部通讯员,通讯班长、排长。二十年(1931),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次年,任团侦察排长,多次参加反“围剿”战斗。 ...[详细]

刘玉水 [公元1893年-1972年]

  • 刘玉水 (1893~1972) 刘玉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东岭镇东房村人。家庭贫苦。父刘亻马生,业裁缝,49岁去世。母张伴,96岁去世。兄弟姐妹8人,玉水居二。 玉水12岁即随父旅居集美。其时,山后村塾师辜宇庙,因谋生无路,投奔乡亲刘亻马生。辜见玉水生性聪颖,便主动充当业...[详细]

刘泽民 [清][公元1911年-1934年]

  • 刘泽民,福安溪潭乡磻溪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年生,自幼在其父刘墨林的教育影响下,崇尚义气,嫉恶如仇,对-污吏、地霸土豪互相勾结盘剥百姓的行径恨之入骨。民国19年(1930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薰陶下,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奉命回磻溪和父母一道从事革命活动。他组织全村贫苦农民...[详细]

留章杰 [公元1911年-1990年]

  • 留章杰(1911~1990年),又名留杰,泉州聚宝街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生。留章杰十五六岁随父亲留文固行医。 民国24年(1935年),留章杰参加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函授学习;次年到无锡参加中国针灸学讲习所第二期学习。毕业回家乡后,大力推广针灸治病。在泉州流行霍乱时,他应用灸刺,多显...[详细]

刘占云 [公元1905年-1950年]

  • 刘占云(1905~1950年),原籍福建省长汀县南阳区西坑乡东山村岗子下人(1956年划给上杭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是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民国16年(1927年)8月间,由罗化成、张赤男二人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18年刘占云跟随罗化成参加...[详细]

刘贞辉 [清][公元1908年-1989年]

  • 刘贞辉,女,平潭县潭城镇观音井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父刘光荣,西医郎中,民国10年(1921年),贞辉毕业于毓贤小学初中班。后到福州读中学。民国17年1月高中毕业后,回平潭任教。得其姑母资助,于民国19年7月至民国23年7月就读于华南大学和华南大学医学预科班,后考入广州夏葛医学院...[详细]

刘振球 [公元1909年-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福建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刘振球同志是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排长、连政委、团副政委,八路军营教导员、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东满护路军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合法军区卫生部政委,江西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公安军司令员等职。革命战争年...[详细]

刘振仙 [公元1886年-1933年]

  • 刘振仙 (1886~1933) 坂东镇坂西村人,为清末、民国时期闽清著名的木雕艺人。17岁勤学成艺,20岁能独立操作,专门从事“香亭”、戏台、屏风、神龛、神像以及橱、床等的各种人物、花鸟雕刻。他中年时期,先后设计、巧造过3架民间元宵节用于迎神赛会的“香亭”,全用黄楠木细雕粘结而成,高2米...[详细]

刘志标 [清]

  • 刘志标 刘志标,原名家福(幅),清光绪年间人。原籍浙江江山。家贫,务农,少曾读私塾,性好习武。曾加入反清的“终南会”,为“新副”三级职员。后投入江山县衙为清兵营勇,仍暗与“终南会”成员来往,被觉察革职。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山大旱,米价飞涨,豪绅巨商囤积居奇,有米无市。他率领饥民打开江...[详细]

刘志超 [公元1911年-1972年]

  • 刘志超(1911~1972) 刘志超,又名刘宏,玉田南洋村人,幼年随家迁福州南公园龙津街。在福州工业学校求学时就走上革命道路。民国15年(1926)8月,加入青年团。12月,转为中共党员,并任中共福州人力车支部书记。民国16年4月3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福州发生-事变,党组织遭破坏,志超与...[详细]

刘志德 [公元1922年-1948年]

  • 刘志德 (1922~1948) 原名兰成友,本省宁德县三都港口上半山村人。1941年入伍,1944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过闽北地区游击队分队长。1946年曾与吴盛端一起到过本县麟洞山头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47年12月,再次与陈世明秘密来到麟洞梧桐顶建立革命据点。不久,中共闽永尤沙南五县...[详细]

刘治国 [公元1878年-1942年]

  • 刘治国,字理贤。安溪县崇善里魁美乡(今蓬莱镇美滨村)人。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7岁入塾,因家贫中途辍学,帮其父刘维机经商兼务农。20岁出洋,初抵巴生,继至双文丹,再转吉隆坡以贩卖蔬菜为业。后营酒店兼食品,辟胶园,采锡矿,家资渐裕。时值清末,孙中山在南洋一带宣传革命,治国目睹清政衰败,接受孙...[详细]

刘志平 [公元1960年-1979年]

  • 刘志平(1960.9.5~1979.2.17),崇安县兴田人。他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读小学时,曾两度被评为三好学生。到崇安城关念初中时,他曾和其他同学一道,在崇溪激流中救起一位溺水的女同学,受到学校领导的表彰。初中毕业后,他于1976年11月15日参加工作,分配在黄土-农场茶...[详细]

刘忠 [公元1906年-200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刘忠(1906—2002年),原名刘永灿,上杭县才溪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生。自幼家贫,外出做泥水工。民国16年(1927年)春,参加农民协会。5月,受中共才溪党组织委托,在才溪庄背庙秘密-,酝酿才溪暴-动事宜。民国1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组织才溪农民暴-动。随后任...[详细]

刘忠豪 [公元1938年-1980年]

  • 刘忠豪,民国27年(1938年)生于闽清县板东镇。1960年秋毕业于福建省医学院医学系,分配到屏南县医院任外科医生。忠豪初出校门,实践经验少,但上进心强,虚心学习。他在配合手术时,总是胆大心细,认真负责。对手术后的病人,经常观察到深夜,细心护理,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赞许,患者家属十分感激。 19...[详细]

刘中明 [公元1906年-1989年]

  • 刘中明(1906~1989年),和溪人。幼年时期,由于家庭贫困,仅读过2年私塾。13岁时,他看到村里人用按摩刮痧的办法能治疗不少疾病,于是下决心掌握这门技术。后来到漳州中药店当了2年多的学徒。他苦读≮经》、《伤寒》、《本草纲目》等医书,掌握一些医疗知识,经过几年勤学苦练,20岁时已能用按摩刮痧技...[详细]

刘中藻 [明][公元1605年-1649年]

  • 刘中藻(1605~1649年),字荐叔,号□山,福安县苏阳村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生。父廷莫,母张氏。中藻10岁丧父,寄居彭洋舅家。15岁,娶穆阳缪氏女为妻,后由恩贡入太学;崇祯六年(1633年),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任福建闽清教谕。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及第。授官行人司行人...[详细]

刘滋 [宋][公元980年-1041年]

  • 刘滋(约980~1041),字润之,崇安县五夫里人,北宋景德二年(1005)中进士。初任江苏无锡知县,后调任福州通判。仁宗时任福建延平知府。当地溪流中有黯淡滩,水势汹涌,船只多沉没。刘滋在滩旁疏通三条渠道,又开凿七盘石,引水绕山700余米,从此河道畅通无阻。 刘滋前后历任9个地方的行政官员,...[详细]

刘子崧 [公元1912年-1988年]

  • 刘子崧 (1912~1988) 坂东镇坂中村人。17岁毕业于文泉中学。他学生时代思想进步,在文泉中学时曾倡仪组织闽清全县学生联合会,并被选为主席。日本制造“济南惨案”后,他带领学生开展反日爱国活动。民国17年(1928)在福建学院预科读书时,被选为在榕闽清学生会主席,出版《闽清学会月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