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坊 [清]

  • 刘坊,原名琅,字季英,别号鳌石,在城里(今临江镇)人。明永历十二年(1658年)七月七日生于云南永昌县。祖父廷标,明末任云南永昌代理知府,以不降张献忠部将孙可望,于永历元年自尽。父之谦,官至户部主事,十三年,清兵攻下云南,因不愿薙发被炮烙死,其家80余人殉明,当时刘坊随母外出幸存。此后,母子相依...[详细]

刘锋 [清][公元1887年-1911年]

  • 刘锋(1887~1911) 刘锋,字肩宇,又名六符,二刘乡人。父栻,清贡生,长期寓居福州行医。生有六子,锋最小,故又名六符。幼聪敏,7岁读书,稍长,任侠好武,倜傥不羁,苦练拳术,并善舞剑。 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闽县小学堂读书,勤而好问,警悟过人,尤致力于军书戎略的钻研。他耳闻目睹...[详细]

刘攻芸 [公元1900年-1973年]

  • 刘攻芸 (1900~1973年) 原名驷业,以字行,侯官县人,家居光禄坊。父刘步溪为著名盐商。民国16年(1927年),攻芸在英国伦敦大学经济院毕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讲授经济学。民国18年,任中国银行总账室主任,后改任中央信托局副局长,又调任交通部邮政总局副局长兼邮政...[详细]

刘国玺 [清][公元1735年-1810年]

  • 刘国玺(约1735~1810年),字信斋。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民间画家。擅山水雨景,兼长龙虎、人物。其画风山水得于宋米芾韵格,人物取法岭东黄璧。国玺作画常用湿笔和淡彩渲染山水雨景,表现在烟笼翠绕之中,雨丝与山光交融一片,悠远之致,神出意表。其《亭中观雨图》正是表现这般意境,体现画家独特感受和审美...[详细]

刘国兴 [公元1920年-1992年]

  • 刘国兴(1920.9~1992.12),崇安县星村镇曹墩人,家庭出身贫农。民国21年(1932)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闽北第五十五团,历任战士、班长、排长。 民国24年1月,他跟随闽北红军游击队坚持在闽浙赣边区,进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于民国26年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刘亨赙 [公元1872年-1926年]

  • 刘亨赙,又称侯鲍,号纯青,菲名何塞·伊格纳西奥·宝华(JOSEIGNACIOPAWA)。清同治十一年(1872)出生于南安码头刘林村。18岁时,随伯父刘元系往菲徘宾首都马尼拉谋生,初在他伯父铁铺里当学徒。学艺完成后,在马尼拉哈波内洛斯街开铁铺。亨赙经营有方,同当地居民也和睦相处,铁铺生意发达。 ...[详细]

刘会 [明]

  • 刘会,生卒年不详,字逢甲,号望海,邑北城畔(今螺城镇西北街)人。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刘会中进士。初授萧山县令。该县每逢江湖水涨,往往毁坏田园庐舍,甚至坝堵溃决,向内陆泛泻,淤积为湖,酿成灾难,刘会力请巡抚上奏朝廷,得准在西兴镇构筑长堤。长堤竣工后,得肥沃田地数千顷。他又安抚游民,使...[详细]

刘家洙 [公元1878年-1954年]

  • 刘家洙 (1878~1954) 字杏津,今三溪乡前山村人。少有远志,16岁往闽江上游及省城各地谋生,颠连劳顿,历尽艰辛。1901年应黄乃裳招募,赴诗巫“新福州”垦场。初襄理创业,1904年黄回国后受托经营场务,以精明能干、处事缜密、年轻有为而渐为农工所敬服,垦场与政府间之公务往来及为垦农...[详细]

刘家煌 [公元1916年-1945年]

  • 刘家煌(1916~1945) 刘家煌,吴航镇人,民国5年(1916)10月出生。祖父可三曾为莆田署教谕。父传赞毕业于福建省立甲种商业学校,不幸早逝,家煌依靠寡母抚养教育成人。小学毕业后升入私立长乐培青中学,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中途辍学,到县九溪小学任教。8月,随堂叔刘康(传昌)到福清县海口国...[详细]

刘家谋 [清][公元1813年-1852年]

  • 刘家谋 (1813~1852年) 字仲为、苞川,侯官县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年40岁,卒于府署。著有...[详细]

刘捷生 [公元1922年-1977年]

  • 刘捷生(1922~1977年) 刘捷生,福州郊区台江乡岳峰村三角池人,民国11年(1922年)生。 民国27年(1938年),刘捷生参加“抗日救亡歌咏团”,第二年经团长叶德安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先后任中共闽江沿江工委书记、大田县委特派员、福建一纵队古田大队政治处主任、闽东特委组织部长...[详细]

刘金榜 [清][公元1837年-1909年]

  • 刘金榜(1837~1909年),又名诚正,字文超,船场亭仔角人,是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今称中华总商会)发起人之一。曾任新加坡福建会馆董事、英国殖民政府华人参事局参事、保良局委员及皇家艺术会会员。 刘金榜幼年家境贫寒,咸丰八年(1858年)只身到新加坡谋生。先做工,后做小生意,以后创办“万山栈...[详细]

刘君辅 [元][公元1251年-1321年]

  • 刘君辅(1251~1321年),字仲佐,号西桥。晋江县安仁乡永宁里祥芝(今属石狮市祥芝镇)人。其入泉始祖刘逊为抗金名将刘锜之孙,南宋中叶寓居泉州,娶长箕(祥芝旧称)杨氏女,遂家祥芝。 君辅生于淳祐十一年(1251年),幼年丧父,无依无靠。长大后发奋努力,咸淳年间(1265~1274年),一度...[详细]

刘霖 [明]

  • 刘霖(生卒年未详),字润苍,漳浦刘坂(今霞美过田村大厝)人,年轻时,读书乌石紫薇山中,深得林春斋器重,并把女儿许配给他。 万历五年(1577年)登进士第,授行人司行人。随擢山东道监察御史,有外戚李氏乞赐庄田,刘霖深知庄田是最大弊害,三次上疏力争,乃减其半。不久,奉敕勘察京畿、河南、山东屯田,...[详细]

刘录长 [公元1914年-1980年]

  • 刘录长,民国3年(1914年)1月18日生于上杭稔田乡歧坑村。7岁入私塾,10岁辍学在家放牛。 民国18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2月,参加赤卫队;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福建省军区警卫营三连任班长。20年夏,在省军区司令部警卫班当警卫员。尔后,被调闽粤赣省委警卫班当警卫员。同年冬,被...[详细]

刘禄长 [公元1914年-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刘禄长(1914-1980),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歧坑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第1团宣传干事、宣传队队长,红军学校军事营第6连指导员,中央教导师第3团2营连指导员、连长,红一军团第2师四团3...[详细]

刘妹

  • 刘妹(?~1949),又名刘美良,崇安县坑口村人。父亲刘喜生,曾先后担任大安红军医院看护、红军军需等职。民国21年(1932),父亲被共产党内部错定为“改组派”而被害。刘妹的母亲被国民党军队抓走。他举目无亲,后来参加了新四军。 民国30年1月皖南事变时刘妹被捕,关押在上饶集中营。次年集中营迁...[详细]

刘勉之 [宋][公元1092年-1149年]

  • 刘勉之(1092~1149),字致中,号草堂,崇安五夫白水(今属上梅乡)人,时称聘君,学界称之为白水先生。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以乡贡入太学。当时蔡京严禁元祐书,伊洛之学不传。刘勉之和胡宪秘藏和传抄程氏之书,并潜心研读,后来辞离太学,拜理学家杨时为师,筑草堂于故乡,耕耘自给,淡泊功名,与胡宪、...[详细]

刘明福 [公元1905年-1934年]

  • 刘明福 (1905~1934.11) 刘明福,又名明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连城(原长汀)罗坊萧坑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生方(又名高举),系忠厚老实的农民,除租种几亩薄田外,靠肩挑石灰挣点力资买米养家糊口。 民国18年(1929),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入闽后,罗坊、萧...[详细]

刘牧群 [公元1905年-1979年]

  • 刘牧群(1905~1979年) 原名芳秀,小名挺生,凤岗镇龙池坊(现府东路)人。因其父长驻福州经营笋、纸,11岁从沙县凤岗小学毕业后即随父到福州求学。民国7年(1918年)考入福州英华书院。民国12年毕业后,由航空界前辈、永安人刘鹰公推荐,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国民党空军第三队、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