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闽清人物

刘家洙

[公元1878年-1954年]

刘家洙为[公元1878年-1954年]

  刘家洙
  (1878~1954)
  字杏津,今三溪乡前山村人。少有远志,16岁往闽江上游及省城各地谋生,颠连劳顿,历尽艰辛。1901年应黄乃裳招募,赴诗巫“新福州”垦场。初襄理创业,1904年黄回国后受托经营场务,以精明能干、处事缜密、年轻有为而渐为农工所敬服,垦场与政府间之公务往来及为垦农排难解纷等事逐渐落其身上,被推为新福州垦场第二港主。
  他初到诗巫先从事农务,获利颇多。转而经营商业,创设“达尝堂”商号,经营洋杂及中药材,奠定了经济基础。随后继续经营华源、福光、大东等商号和华英印务、储成较胶丝丸厂、华建成砖瓦厂等企业,并于泗里街经营信丰号,于新加坡创办振东、华光、华南栈等商号。1931年,诗巫中华商会成立,他当选为首届会长。
  家洙于1914年在诗巫南村试种30多亩橡胶园获得成功,后又在黄师来坡种植400多亩、泗里奎种植近百亩。
  鉴于诗巫市区学龄儿童众多,他又致力于创办学校。诗巫的中华中小学、光华中小学、光南中小学、士来小学、竞南小学,泗里奎的洒芦小学,民丹莪的南华小学等学校都由他为首创办。其中对光南中小学、士为小学尤倾力为之,终身任董事长,苦心孤诣,劳怨不辞。
  家洙毕生致力于发展垦场经济及社会公益事业,不但深得华人拥戴,还以领导垦场有功,于1925年被砂罗越拉者委为第三省第八区区长,继而任第三省华人区长团团长,并赐瑶帽一顶、银饰手杖一根,赋予自行决定与审查华人事务的权力。1941年,荣膺砂罗越政府颁发的“长期服务有功”勋章。
  他身居国外,心怀祖国。1908年,革命志士许逸夫到诗巫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以期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不久与刘家洙、林炳传等创办“光远社”作为宣传基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关心祖国难民所处的困难境地,成立“诗华筹赈委员会”并任主席,全力以赴。1937年至1938年计募献法币30万元。1938年10月出席陈嘉庚先生于新加坡召开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1939~1940年又筹募寒衣代金越币21500元。1942年日占领诗巫,因他是爱国侨团重要人物,被日军逮捕拘禁33天,经受苦刑。
  1936年,他同黄期望、陈心觉、刘廷璋、刘敦英等5人到海南岛考察,足迹遍及该岛13个县,后即转道回福建。12月2日,与叶见元同谒当时国府主席林森于连-芝寺,上陈开发海南岛计划,受到支持并摄影留念。在开垦手续办妥后,于1937年与叶见元、刘杏村、刘畏三、刘忠恬、吴启航等6人组织富华垦殖公司(后改称南洋华侨琼崖富华垦殖公司),购地9大片计10万余英亩,并种下树胶200多英亩,为闽清国外华侨投资开发祖国的先声。
  对家乡教育事业,他也极为关怀。1926年闽清文泉中学派校长许刚、会计刘郁斋两人到诗巫筹募学校基金,后女子家事学校校长刘婉庄也到诗巫筹募,他都首倡慨捐。募集的款项除带回部分外,还在诗巫种树胶园137英亩,并购买店屋、福华银行股票等作为文泉中学在海外的校产,长期由家洙等人妥善保管。他还为毓真女校购树胶园37亩,对四都前山洋的前山小学、县城天儒中学、福州子女职业学校等也都尽力资助。
  1954年9月12日在诗巫黄师来坡病逝,砂罗越政府为其下半旗志哀。家洙一生执事勤敏,热心公益,诚恳待人,他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闽清人民的心中。
  
同年(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