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曾樾 [公元1898年-1966年]

  • 黄曾樾(1898~1966年),字荫亭,号慈竹居主人,永安城里人,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四日。他的祖父黄汝铭,曾任尤溪、长乐、福清等县县学教谕。 黄曾樾出生于长乐祖父任所,不满周岁时,即由母亲刘氏带回故乡永安。他初入私塾,幼年聪颖好学,日渐长进。民国元年(1912年),14岁...[详细]

黄则云 [公元1883年-1964年]

  • 黄则云,安溪县还一里进德乡(今蓝田乡后清村)人,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童年家贫,稍长往厦门做工,后开振发号米店。三十一年在厦门开元路开设联成茶栈,经营茶叶,长年来往于厦门南洋之间,痛感安溪交通不便,商旅惟艰。民国16年(1927),倡仪“厦门安溪公会”发起开筑安(溪)同(安)公路,并承担“...[详细]

黄瞻鳌 [公元1851年-1924年]

  • 黄瞻鳌(1851~1924年) 黄瞻鳌,字秀麒,号杭臣,官章祖荣,闽侯义序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义序尚保村)人。 黄瞻鳌12岁时到福州南台塔仔兜林心斋的恒盛布店为学徒,18岁时提为副掌柜,22岁时为正掌柜。嗣后林心斋把布店全部盘给他,他改“恒盛布店”为“恒盛布行”,迁往上杭街,没过几年,生...[详细]

黄肇昌 [公元1911年-1981年]

  • 黄肇昌(1911~1981年),笔名爽、少爽。同安县人。著名版画艺术家。 黄肇昌自小在上海长大,在上海求学。民国23年(1934年)底参加沈逸千组织的上海国难宣传团,赴全国各地举办美展。抗日战争爆发后,黄肇昌参加沈逸千组织的战地写生队,奔赴陕、蒙、绥、晋、察、冀、豫、鄂等省战地收集抗战军民的...[详细]

黄肇河 [公元1878年-1948年]

  • 黄肇河 (1878~1948) 黄肇河,字润轩,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出生于当地名门望族之家。幼读诗书,勤奋好学,酷爱书法,光绪二十六年中举人。民国初年曾任众议院议员,因目睹北洋政府官场腐败而辞退回家,并焚毁证件以示决裂,从此居家以书法自娱。由于其知识渊博,尤其是文...[详细]

黄兆希 [公元1928年-1967年]

  • 黄兆希(1928~1967年),曾名兆瑞,民国17年(1928年)1月出生罗源县起步乡。民国38年7月毕业于福州三一中学。求学期间接触进步书刊,积极参加罗源同学会主办的进步刊物——《弋林》活动,撰写文章抨击时弊,揭露国民党政府。 民国38年8月,解放军长江支队第4大队南下干部驻防三一中学,省...[详细]

黄镇成 [元][公元1288年-1362年]

  • 黄镇成(1288~1362),字元镇,邵武人。自幼笃志力学,以先贤自励。曾参加延祐科再试,与有司不合落第。从此寄情山水,周游大江南北,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元至正间(约1341)归故里,在城南构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无意仕途,自号存存子,学者称为存...[详细]

黄正纲 [清][公元1704年-1774年]

  • 黄正纲(1704~1774年),字会一,号梅亭,罗源县人。为人忠直厚道,夜间观书,有盗潜入其家,被获,乃里中人,遂予释放,且济以资本,终不泄其姓名。雍正四年(1726年),赈饥乡里。纲本文职生员,但按例应荫袭武职,历官至江南、浙江、广东提督。镇嘉兴时,奉命督运浙粮6万石,航海赴闽赈饥,至蒲门风浪...[详细]

黄芝

  • 黄芝,字衡荪,建瓯县人。清末附生,后在建郡中学堂预科毕业。长于书法,所作行草清俊秀丽,为人称道。民国18年重修《建瓯县志》封面签署,即其遗笔。家富资财,曾偕其子创设雅青印刷所,并参加春和绸布店为大股东。民国15年北伐军进驻建瓯,革新县政,他任财政局主任。民国20年中选为县商会理事。当时海军陆战队...[详细]

黄志信 [清][公元1835年-1907年]

  • 黄志信(1835~1907年),字守谦,别号思俭翁,同安县人。 黄志信9岁时入私塾念书,13岁辍学从耕,后参加小刀会,担任军需官职务。起义失败后,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和两个兄长离开家乡,在厦门港搭乘一条商帆船逃到印尼爪哇,定居于中爪哇三宝垄。初做小商贩,后来逐步经营土特产,一帆风顺,至...[详细]

黄钟 [明]

  • 黄钟(生卒年不详) 字朝阳,沙县城关丛桂坊人。自幼聪明,9岁失父,16岁取得廪生资格。当时,闽人谈起诗,都推崇莆田,黄锤到莆田从师学诗。3年后返回,诗名大显。明弘治二年(1489年)考取举人,授六安州同知。黄钟爱百姓,操守清正。倘有公案,一定详审明察,究其来龙去脉,才给予判断。所以百姓都颂赞...[详细]

黄仲涵 [公元1866年-1924年]

  • 黄仲涵(1866~1924年),字泰源,祖籍同安,生于印尼中爪哇三宝垄,著名印尼华侨企业家。 黄仲涵幼时人私塾,接受中、荷文教育。其父黄志信,参加过闽南小刀会起义,起义失败后南渡印尼三宝垄,十年后为三宝垄巨富。黄仲涵成年后佐父经商,精通业务,光绪十六年(1890年)接替父亲经营建源公司。同年...[详细]

黄重吉 [公元1920年-1966年]

  • 黄重吉,石鼓乡卿园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16岁随父出洋,侨居马来亚,从事工商业活动。由于他经营有方,先后在吧双、吉隆坡独资创办橡胶制造、榨油、酿酒、锯木、糖果、饼干等工厂,并经营橡胶园、农场、茶山等企业。他对公益事业热心支持,积极赞助,曾担任马来亚中华总商会和筹赈会要职,以及吉隆坡...[详细]

黄中流 [公元1863年-1947年]

  • 黄中流(1863~1947年),南安县丰州镇旭山村人,清同治二年(1863年)生。父亲黄守友信奉基督教,一生务农。黄中流7岁入村塾,后得教会帮助,到泉州教会办的养正学校读书。光绪三年(1877年),考进惠世医院医生班,成绩名列前茅,受到该院主持英国人颜大辟医生的器重。毕业实习1年,在泉州开设医馆...[详细]

黄仲训

  • 黄仲训(?~1942年),原籍南安,后迁居厦门禾山文灶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县学(秀才)。光绪二十七年赴安南(今越南)堤岸助父经营地产、典当致富。曾带头捐资倡办福善医院(又名中华第三医院)。民国2年(1913年)挟资回国,以“黄荣远堂”名义在厦门和泉州广置楼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急...[详细]

黄周规 [公元1910年-1983年]

  • 黄周规,南安金淘人,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民国20年(1931)毕业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翌年南渡印尼万隆谋生,经营小商店并兼夜校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周规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任万隆华侨抗日筹赈会主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执委。1942年,日本侵占印尼,周规被捕入狱7个月,出狱后又...[详细]

黄奕住 [公元1868年-1945年]

  • 黄奕住(1868~1945年),小名阿柱,南安人。少时务农,后当剃头匠。清光绪十年(1884年)同邻里乡人结伴赴印尼三宝垄谋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专营蔗糖业获利,与黄仲涵、郭锦茂、张盛隆并称为印尼四大糖商。民国8年(1919年)4月,挟资携眷返国,定居厦门鼓浪屿,开始对国内进行广泛投资。次年4...[详细]

黄紫霞 [公元1894年-1975年]

  • 黄紫霞,字德奕,南安埔头乡(今罗东镇)人,清光绪十九年(1894)生。父黄则敬,务农。 紫霞天资聪颖,自幼嗜学,民国元年(1912),由丰州高等小学考入福建省立第十一中学(泉州五中前身),他学习勘奋,兴趣广泛,酷爱文学艺术。 民国4年紫霞先后在开元小学、尚真小学等任教。民国9年应侨商黄奕...[详细]

黄子英 [公元1919年-1947年]

  • 黄子英,南安金淘南丰村人,民国8年(1919)出生,家境贫困,童年由其姑丈资助完成小学、初中学业。民国23年随其姑丈到菲律宾怡朗谋生,初当店员。子英工作勤劳,并努力学习文化和菲律宾、西班牙语言,关心政治时事,深得其姑丈的信任和同事们的赞扬。 1937年,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海外华...[详细]

黄子玉 [公元1912年-1991年]

  • 黄子玉(1912~1991年),圣名若瑟,仙游人。自幼在天主教修院读书。民国21年(1932年)转香港华南神学院学习,民国24年被保送到意大利罗马传信部大学深造。民国27年在罗马晋升司铎,并于当年返回厦门教区传教。先后在漳州、海澄、云霄等地从事牧灵工作。民国37年任天主教厦门教区副主教。 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