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照(1556~1651年),字懋显,又字季韬,号毓源(据黄氏族谱)。祖籍同安金柄,出生于晋江安平里外祖父曾仲魁家。明末清初闽南著名理学家。 黄文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黄怀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泉州府庠生,兄黄文炳是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历官至陕西参政。文照3岁时即经历了倭寇陷城...[详细]
黄梧(1617~1673),字君宣,平和县高坑(今国强)霄岭人,少时机智勇敢,好舞枪弄棒,结交朋友,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在平和县衙当差役。 清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分道扬镳,反清复明。是时,黄梧虽为差役,但他“饶智勇,喜任侠”,久有投郑之心。不久,他与门役赖...[详细]
黄吾野 (1524~1590年) 黄吾野,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名克晦,字孔昭,号吾野,崇武所(今崇武镇)人。其先世漳州人,明初迁居崇武。父喜方技,能琴通医,好观诸子百家书。 吾野少时,随父客居永春,以资识沉慧,得当地人士赏识。有李姓藏书家,许其翻阅读抄,十年中,他“昼闭户,夜...[详细]
黄鹄显,民国3年(1914年)生于上杭蓝溪镇岐滩村。1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入彭杨红军学校学习。结业后任红军连指导员、连长,后调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任参谋,在朱德、张云逸等身边工作。24年,在红军长征途中,被派到红四方面军总部作战科任科长,后任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详细]
黄祥号水云,邵武人。生卒年不详,明朝在世。擅长人物画,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常描绘宫女画,尺幅画面,所绘人物多达六七百人,人物形象于姿态、服饰、穿戴皆各具特色,无一雷同,时人赞为“奇绝”。 ...[详细]
黄贤士 贤士字尚卿,号宜生居士,光泽县城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为清末光泽最后一科的拔贡。他擅长文章,立志终身从事砚田笔耕,以教书育人为乐事,而无意于仕途和为子孙后代置备田园家舍。他常对人说:“农田有歉有丰,砚田无旱无涝;农田有沧桑之变,砚田终身不移。” 自民国6年(1917)以...[详细]
黄孝敏(1907~1937年),原名黄孝闵,别号黄效明,字景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一月生于平湖镇达才村。少年就读于平湖公立小学和古田超古学堂。民国13年(1924年)考入福建大学中学部。在校期间,阅读《语丝》、《创造》等进步书刊,热心参加反帝运动。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详细]
黄孝先字子思,杨亿的外甥,浦城人。生卒不详。宋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授蕲州广济(今属湖北)尉,后改宿州(今安徽宿县)司理。有一李姓盗贼打劫世家大族,死在半路。其子李婆儿怀疑是同党人将他父亲杀死。同党人就引诱李婆儿一起去打劫,后来劫案败露,这帮盗劫犯却指称李婆儿所为。新太守董储到任,按孝先的...[详细]
黄协荣(1928、11~1949、6),祖籍龙溪县角美镇石美村。出生于菲律宾。出生后不久,父母不幸相继亡故,不满周岁的黄协荣就由曾任菲律宾怡郎市华侨商会会长、爱国侨领的兄长黄协裕收养。1933年,黄协荣随携资回国办实验农场的黄协裕到故乡石美村定居,并在石美小学就学。 1947年2月,黄协荣进...[详细]
黄锡隆(1911~1989年),南安人。民国18年(1929年)晋江培元高中毕业后,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医预科。民国21年考入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在该学院附属医院任医师。抗日战争期间该学院拆散,他到福建南平,受南平省立医院院长李鼎勋之聘担任该院外科医师。民国34年8月,随该院南迁到厦门。中华人民共...[详细]
黄性贤(1910~1992年) 黄性贤,字心玄,又名敏武,别号轩,福州郊区鼓山镇前屿村人。其父黄昌澄是一个木匠,十分重视儿子的学业,因此早早地让性贤在私塾里读书,以后又送到“钟山小学”读新学。毕业后,性贤考入福州理工学校,攻读木科。但他十分喜欢武术,先拜谢宗祥拳师学习“白鹤拳”,后拜崇福寺陈...[详细]
黄性震(1637~1701年),字元起,号静庵。漳浦官塘湖西堡(今湖西城内村)人。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12岁时,父母俱亡,生活困苦。黄性震自幼刻苦学习,喜读史书,胸怀大志。当时,郑成功在闽南沿海进行抗清活动,后来占据台湾,他受到一定影响。到了壮年,黄性震就更加注意世事,对福建沿海要冲、...[详细]
黄新民(1913~1983) 黄新民,清流县北团里灵地乡人,民国2年(1913)生。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防化研究所副所长、防化研究院技术部副部长、国务院科技干部局领导小组成员兼引进人才办公室负责...[详细]
黄笃修(1914~1978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年青时肄业于燕京大学。初习经济及法律,后习农科于岭南大学,获农科学士学位。之后留学菲律宾大学,学成归国,即主持厦门淘化大同食品厂(简称“淘大”)。抗日战争期间,主持厦门淘化大同食品工业公司和香港淘大分厂。日军占领厦门时,由于坚拒敌伪利用,被指为抗...[详细]
黄雪青,又名焕有,外号“红毛”,为发展松溪县地方工业作出重大贡献。民国25年(1936),他出生于松溪县渭田乡竹贤村贫苦农家。从小聪明爱动脑子,在农村读过小学。建国后,土地改革时,当村儿童团团长。1952年8月被提拔到县-工作。1956年9月任中共松溪县监察委员会秘书。1957年9月下放基层,任...[详细]
黄学周(1895~1956),字培泉,别字拙余,高陂乡平在厦黄村人。由于父亲在南宁经商,少年时期就在那里度过,稍长,毕业于广州法政专门学校,后又在广东大学经济科肄业。民国12年(1923年)回乡,任高陂区保卫团团长。民国13年,出任龙岩县县长。民国15年12月参加北伐军东路军,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详细]
黄彦臣,字叔灿,宋龙溪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任南宁主簿,宿州录参,长汀、南安知县,转调泉、广二州通判,后任莆、汀、剑、建知州,官至朝散大夫,累赠少师。 彦臣官宦期间,体察民情,处事审慎而不苟且。元佑初年通判泉州时,郡获盗贼,盗被酷刑招供,郡守深信不疑,准备按法斩首,但彦臣以未经详...[详细]
黄翼(1903~1944年),字羽代,厦门人。早年求学于北京清华学堂,民国13年(1924年)毕业。次年留学美国,先后在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专攻心理学。民国17年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民国19年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他受到美国儿童心理学权威A·格塞尔(ArnaldGesell)、K·...[详细]
黄颐,字松龄,号鹤年,福建闽侯桐口乡渡坞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黄颐自小习农,好学勤奋,半耕半读完成中学课业,后出洋到北婆罗洲、沙涝越等地办学。民国18年(1929)回国,考取中山大学师范专修科,在校期间深受林植夫先生新民主主义思想影响。毕业后,曾在霞浦、福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