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筱明 [公元1884年-1954年]

  • 黄筱明 (1884~1954) 黄光石,字筱明,乳名永德,别号混一子,连城县北团乡溪尾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少年时,父亲就已去世,家境贫寒,虽酷爱读书,但无力延师,靠刻苦自学。对诸子百家,无不通读,尤爱经学。一生对《易经》以及宋儒理学,性理大全诸书,作过深入研究。所以对阴阳变...[详细]

黄鸣球 [公元1864年-1916年]

  • 黄鸣球(1864~1916年) 黄鸣球,字韶臣,号天铿,闽侯县义序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义序)人。 光绪四年(1878年),鸣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第六届驾驶班读书,光绪九年毕业。光绪十一年与刘冠雄等奉派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留学,光绪十六年学成回国,先在北洋舰队“康济”号任三副,后调“超勇”...[详细]

黄谋烈 [公元1838年-1915年]

  • 黄谋烈(1838~1915年) 黄谋烈,字佑堂,泉州东街观口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是两广总督黄宗汉侄孙。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同治五年(1866年)转礼部,派署精膳司掌印,受命核勘官韵字划,因潜心韵学,三年完成《春部字韵校勘》,将字体讹俗、切音揉杂...[详细]

黄木珠 [公元1913年-1934年]

  • 黄木珠(1913~1934),女,梅口乡黄家坊人。家境极端贫困,木珠八岁时,出于生活无奈,父母含着眼泪把她卖到廖源,换取了几斗米。随后黄木珠又从廖源转卖给梅口下街(今被湖水淹没)江秀锦的二儿江鸿标为童养媳。可是江家同样贫穷,兄弟又多,生活得不到温饱。但是,黄木珠忍受风霜,吃苦耐劳,年头到年尾,风...[详细]

黄乃模 [清][公元1862年-1894年]

  • 黄乃模 (1862~1894) 字蔼山,今坂东镇湖头村人。童年时曾随父学木工,后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光绪十五年(1889)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次年,奉命赴英国验收清政府订造的“致远”号巡洋舰。回国后被任命为该舰第二副管带,协助管带邓世昌指挥“致远”舰。 光绪二十年九月,中日关系紧...[详细]

黄乃升 [公元1910年-1951年]

  • 黄乃升(1910~1951) 黄乃升,字智明,清流县群英乡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建之后,乃升顺应历史潮流,毅然脱离国民党,宣布起义,使清流和平解放。 乃升出生于地主家庭,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五。16岁毕业于连城旧制中学,从此,涉入仕途。 民国15年(1926),...[详细]

黄南森 [公元1977年-1990年]

  • 黄南森,南平市茂地乡汶浆村人。1977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南森自幼聪明灵巧,学会喂猪、种菜、砍柴等农活,养成热爱劳动好习惯。其父母为人诚恳,热心帮助邻里,常教育子女:“亲要帮亲,邻要帮邻”。父母言行潜移默化影响了小南森。他逐渐懂得做人不能光顾自己,还要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多帮助别人。 1...[详细]

黄念忆 [公元1877年-1970年]

  • 黄念忆(1877~1970年),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市永宁镇)金埭村人。父黄永摺与叔父黄永遮于19世纪60年代旅居菲律宾,并于光绪七年创办黄联兴铁业有限公司。 念忆7岁入私塾读书,刻苦勤奋。光绪十三年(1887年),应父命前往菲律宾,在店中学习商务。他年纪虽小,但勤...[详细]

黄农 [公元1899年-1974年]

  • 黄农(1899~1974),号稼初,邵武人,出生在邵武南门直街(现五四路)。民国13年(1924)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次年到建宁县凤麟中学任教员及教务主任,经常在师生中宣讲孙中山先生的-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组织秘密革命团体。民国15年夏,为躲避当地反动派的搜捕,他到江西参加北伐...[详细]

黄培松 [清][公元1855年-?]

  • 黄培松,又名尔琴,字贤礼,号菊三,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祖籍安溪县兴二里科名乡(今尚卿乡科名村)。其先祖移居南安县仁宅乡,至乃父黄嘉淑赴榕经商,后举家迁居福州。培松有兄弟4人,他居四。 培松少时习文,因府试不第遂弃文习武,拜晋江大罗溪武举人黄纪堂为师。黄纪堂见其身材魁梧,膂力过人,是可...[详细]

黄培庭 [公元1918年-1983年]

  • 黄培庭(1918~1983年)又名黄奶助。八都镇仁厚村人。 黄培庭于民国23年(1934年)4月在霍童桃花溪参加游击队。民国26年,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民国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班长、排长、连长、代理营长、山东省荣军直属大队副大队长。民国32年,在泰州战斗中荣立三等功。民国3...[详细]

黄怡瓶 [公元1887年-1957年]

  • 黄怡瓶,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于南安丰州镇顶堡村。童年丧父,家境贫困,与寡母、弟妹相依为命,从小就参加劳动,帮助养活全家,但是生活还是越来越艰难,其母不得已把-卖给他人做“童养媳”,怡瓶心灵受到沉痛打击,毅然南渡印尼,别谋生计。初在泗水、玛琅等地当杂役,他年轻力壮,勤劳诚实,工作之余,坚持学...[详细]

黄琵琶 [公元1891年-1953年]

  • 黄琵琶,艺名黄韵清,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于南安石井。11岁入“福祥兴班”学戏,拜师李允鲍。先学旦角,后学老生,再转学丑。擅演男丑,尤以破衫丑为最。其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管甫送》、《番婆弄》、《义德山》、《唐二别妻》等。 民国8年(1919),应菲律宾侨团“双林公会”之邀,琵琶赴菲律宾参加...[详细]

黄朴 [宋][公元1192年-?]

  • 黄朴 (1192~?年) 字戊父,侯官县人,家住城内天皇岭。少有文名,有“蕴藉胸中十万兵,纵横笔下三千字”之誉,朋辈皆许其必魁多士。宋绍定二年(1229年)状元及第,历馆阁、吏部侍郎,终朝请郎、广东漕。...[详细]

黄谦 [清][公元1736年-1795年]

  • 黄谦,字思逊,号柏山主人,生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南安水头文斗人。一生淡泊仕途,蛰居乡野。以教书为生,课余潜心研究韵书,《汇音妙语》(下简称《汇音》)一书便是他苦心孤脂,经历几多寒暑,倾注心血写成的。 据他读书自序,《汇音》始作之年约在乾隆六十年(1795)前后,第一版为“薰园...[详细]

黄乾钟 [公元1898年-1942年]

  • 黄乾钟(1898~1942),生于高坑(今国强乡)霄岭内学村,幼时丧父母,因生活所迫,兄长将其卖给蔡田村黄镇为子。1936年,乾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中共地下党领导人卢炎在高坑片仔村开展工作。为壮大革命力量,乾钟在家办起地下兵工厂,制造0支援游击队。1939年11月,因反动分子告密,0和...[详细]

黄峭 [唐][公元871年-953年]

  • 黄峭(871~953),讳嶽,字仁静,号青冈,又叫峭山。唐邵武和平坎头村上井人,是紫云黄氏的开山祖。 黄峭聪颖、有胆略。唐昭宗时(约890),邵武水灾频繁,蝗虫四起,加上地方军阀割据,盗匪出没,民不聊生。青年的黄峭毅然拿出自家的积贮,聚合乡邻,兴办义师,安抚灾民,武装自卫,使地方得以安定。他...[详细]

黄其华 [公元1902年-1983年]

  • 黄其华(1902~1983年),惠安人。毕业于集美师范学校。民国13年(1924年),应马侨儒之聘到厦门双十中学任教,民国19~26年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出走南洋,任菲律宾中正中学教务长。民国34年,由菲律宾返厦任双十中学董事长,直至1956年。他推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双十中学施行“生活与教育统...[详细]

黄庆昌 [公元1890年-1978年]

  • 黄庆昌(1890~1978年) 黄庆昌,金门县英坑村人,1890年出生于沙捞越首府古晋市。童年时由父母送回家乡接受小学教育。15岁重返古晋,进圣汤玛教会英文中学,同时继续学习中文。毕业后,先在英资贸易商行慕娘公司任职,嗣转入华人甲必丹王长水的公司当职员,旋升任经理。因精通中、英文,聪颖勤奋,...[详细]

黄清老 [元][公元1290年-1348年]

  • 黄清老(1290~1348) 字子肃,又称樵水先生,邵武人。生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自幼天资颖悟,5岁即能日记数千言,7岁会写文章。青年时期好学不倦,虚心向乡里先贤学习,曾受业于乡处士严斗岩门下,深得老师推重。 黄清老笃志励学,不热中于做官。后由部使推荐为建阳学官,深受门生的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