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岱 [公元1867年-1952年]

  • 何振岱 (1867~1952年) 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县人,故居在仙塔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三次考进士均落第。科举废止后,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与陈衍同回福州。民国4年(1915年),受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聘请重修《西湖志》,任...[详细]

何治运 [清][公元1775年-1821年]

  • 何治运 (1775~1821年) 字志贤,号支阝海,闽县人,家住西门迎仙门外。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乡试中举,为教谕。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冬,经陈若霖推荐,被阮元聘为《广东通志》总纂。治运著述很多,有《公羊精义》、《论语解诂》、《孟子通义》、《东越志》、《周书后定》、《太玄经补...[详细]

何中安 [清]

  • 何中安,生卒年不详,字连山,惠安县人,约生活于清初。 中安自幼聪颖,年少勤奋好学,年青时精医术,尤擅治奇异疾病。病者就医,无不药到病除,因而名闻遐迩。 中安早年寄居安溪。时有读书人突然不省人事,两足弯曲不能伸,请他医治。中安详审病况后说:“这是血脉上下隔绝于膝间,一时气塞,还没死呵”。就...[详细]

何自为

  • 何自为又名福成,光泽县止马岛石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青年时在福建公立法政专科学校肄业。民国15年(1926)当国民革命军攻下福州时,他毅然决心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军,在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任股长。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光泽县长。在国民革命军大力宣传打倒-污吏、惩治土豪劣绅的号召下,他大...[详细]

何祖焕 [公元1912年-1963年]

  • 何祖焕(1912~1963) 何祖焕,又名何光耀,民国元年(1912)生于闽侯县(今福州市)。父何幼锷在福州一家医院当会计,有三子一女,祖焕排行第二。祖焕7岁入学,先后就读于福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州三一中学。民国21年中学毕业,留在三一中学任教。翌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化学系,两年后考入上海圣...[详细]

洪淯鳌 [明]

  • 洪淯鳌(生年不详),字六生。晋江二十三都后厅(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淯鳌由晋江县学拔贡,时烽火四起,天下大乱。淯鳌自幼受忠君报国思想熏陶,每以“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为念。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占金陵(今南京市),南安郑芝龙、郑鸿逵与漳浦黄道周...[详细]

洪朝选 [明][公元1516年-1582年]

  • 洪朝选(1516~1582年),字舜臣,又字汝尹,号芳洲,别号静庵,同安翔风里十三都洪厝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吏部郎中,四川按察副使,广西右参政,山西左参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以左侍郎致仕。 洪朝选为官廉洁忠信,不阿谀权贵...[详细]

洪承畯 [明]

  • 洪承畯,字彦灏,洪承畴的弟弟,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明。他少年即擅长行书和草书,笔势婉转遒劲,如惊蛇入草,古藤挂壁,当时人称他的字是“龙蛇字”。 承□对承畴降清,不以为是。在承畴声势显赫的时候,他却避居紫帽山下自家别墅,自称“紫农山人”,吟诗写字,自适其乐,还辞去两次清朝的官职。承畴在泉州府城...[详细]

洪道民 [公元1900年-1978年]

  • 洪道民(1900~1978年),号孝攻。南安人。5岁父母双亡,9岁习高甲戏,12岁进“福美兴班”,从师洪维吾学艺。曾随戏班前往新加坡、马来亚等国演出。先后进福胜兴、金成兴等班充大花角色。其大花道白清晰刚劲,声腔高亢,擅演《万花楼》。抗战后,自编《杨家将》、《大红袍》、《小红袍》等剧本8部,人称为...[详细]

洪德地 [公元1913年-1980年]

  • 洪德地(1913~1980年),同安县凤岗村人。儿时因家境清贫,只读过几年私塾。但他聪明好学,且喜爱南音,经常参与凤岗村南音活动。少年时代曾拜南音前辈澄怀轩、叶壬水为师。后又主动接近社会上许多南音前辈,虚心求教,博采名家之长,不断提高艺术水平,终于成了精通器乐,又工唱腔的全面发展人才。他音色圆润...[详细]

洪鸿儒 [公元1865年-1953年]

  • 洪鸿儒(1865~1953年),字晓春,号悔羆,同安县马巷窗东乡人。清末在厦门洪本部开设源裕商行经营粮食生意,由于为人公正诚实,得到南洋各地侨商的信赖,虽然资金不多,商号仍得以发展,逐步兼营信局、进出口、钱庄和汇兑业务。辛亥革命厦门光复,社会治安混乱,地方人士组成“保安会”,他出任副会长,组织“...[详细]

洪基 [公元1908年-1934年]

  • 洪基 (1908~1934年) 原名洪荣机,字建材。沙县夏茂镇人。毕业于县立茂溪小学,后任小学教员。民国18年(1929年)前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隶属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民国20年初在大布村大刀会中开展宣传工作,同年7月3日率领大布村大刀会攻打驻在夏茂基督教堂的卢兴邦驻军。民国22年8月,中...[详细]

洪骏声 [公元1901年-1962年]

  • 洪骏声,又名洪维珍,南安丰州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5岁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服维持生活,12岁到洪濑杂货店当学徒,民国10年(1921)南渡印尼谋生。 骏声在印尼当店员,广泛接触劳动群众,对广大侨胞遭受殖民者的破孩深有体会,立志发奋图强,振兴中华。他在业余时间认真读书,学习孙中山...[详细]

洪开年 [公元1893年-1986年]

  • 洪开年(1893~1986年) 洪开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南安诗山华美村(今属南安蓬华乡)。少时在乡读私塾,17岁随堂叔到菲律宾谋生。初当店员,1916~1918年与二兄苑年、四弟文操合创东美和南美公司,经营布业,后发展为出入口商。1920年,洪氏兄弟又创设环球织布厂。第二次世...[详细]

洪乐 [公元1901年-1984年]

  • 洪乐 (1901~1984年) 洪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航海世家,别名勾仔,张坂镇山前村人。8岁时,随父上船,边做杂工边学祖传的《针簿》(海图)和罗盘。15岁,他到厦门一艘轮船当水手。19岁当二副,21岁当船长。从此,他走南闯北,目睹外国船只在中国领海和港口耀武扬威,欺侮中...[详细]

洪联合 [公元1968年-1988年]

  • 洪联合,南安英都大新村人,1968年生。父母亲都是共产党员,其父还是民兵营长。联合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乡亲们经常称赞的好孩子。从12岁起他就经常帮助本村五保户卓萍老大娘挑水、砍柴、干家务,一直照顾到1984年卓大娘去世。15岁曾经跳入河中救起一位溺水的小孩洪巧文。入伍前三个月还从厕坑里救...[详细]

洪笃仁 [公元1923年-1993年]

  • 洪笃仁(1923~1993年),字柏园,祖籍惠安,出生于厦门。民国34年(1945年)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度应聘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厅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厦门日报》副刊、厦门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厦门新文字学校校长兼厦门《新文字月刊》主编。1951年调厦门大学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详细]

洪深 [公元1920年-1984年]

  • 洪深(1920~1984年),艺名洪细妹,闽侯县荆溪镇洽浦村人。10岁进入福州“赛天然”戏班,先习青衣,再学武生,后改学须生。先后师从著名闽剧花旦黄铭卿、闽剧名演员张水官。洪深苦练瓦罐吊嗓法,练就洪亮、悠扬的“金嗓子”,在演唱中善于博采众长,注重声、字、情和高、中、低音的和谐运用,创造出新的板式...[详细]

洪丝丝 [公元1907年-1989年]

  • 洪丝丝(1907~1989年),本名洪永安,笔名丝丝、漱玉,同安翔风里金门岛人。 洪丝丝读完两年中学后,在金门公学等校任教。民国14年(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任国民党金门县党部青年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华中学任教。课余时间写时事评论,投寄棉兰∠洋日报》,...[详细]

洪天锡 [宋][公元1202年-1267年]

  • 洪天锡(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号阳岩。生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晋江安仁乡江阴里后厅(今属石狮市宝盖镇后厅村)人。 天锡自幼聪颖好学,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初授广州司法参军。广州推官盛气凌人,经常欺压僚属,天锡不畏权势,每每出面匡正。不久,调任潮州司理参军,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