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芬,凝聚态物理学家 1948年1月5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宜兴。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1-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3-2010年任清...[详细]
朱长文(1041-1098年),字伯原,自号潜溪隐夫。因筑室隐居“乐圃”,故人称“乐圃先生”。宋代吴县人。北宋学者。10岁能作文,好读书,从泰山孙复授经于太学,尤邃于《春秋》,博闻强识,笃学力行。19岁登进士,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守许州司户参军。因坠马伤足,不愿再当属员。家居20年,筑室故吴越钱氏...[详细]
朱晨丽,1987年12月2日生于中国江苏苏州,香港影视女演员。 16岁到香港入读香港演艺学院,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主修芭蕾舞,曾获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奖学金赴美国深造芭蕾舞,回流香港后加入香港芭蕾舞团,2011年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冠军后签约TVB 。同年10月在电影《Laug...[详细]
朱初一:即明熙祖,汉族,宋朝末年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朱世珍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迁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熙祖,谥号裕皇帝。陵墓在盱眙的明祖陵。 明熙祖朱初一,娶王氏,生二人:长子寿春王朱五一;次子明仁祖朱五四,后改朱...[详细]
祝大椿(1856~1926),字兰舫。清咸丰六年十一月十二日(1856年12月9日)生,无锡南门外伯渎港人。近代实业家。父雪堂,曾任清军李鸿章部苏州觅渡桥驻军将领幕僚,祝大椿自幼随父居苏州乌鹊桥弄。父殁后,生活贫苦,家庭无力供其读书。16岁经人介绍,先后至无锡曹三房冶坊、上海大成五金号当学徒。...[详细]
吴王诸樊(?―公元前548年),姬姓,吴氏,名遏 (一作谒),又称吴顺王,吴王寿梦长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48年。 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吴王诸樊代掌国政。公元前560年,吴王诸樊正式继位。同年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公子宜谷。 公元前548年,楚军攻打舒鸠,...[详细]
诸福棠(1899.11.28-1994.4.23),医学家。江苏无锡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31年赴美进修,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北京儿童医院教授、名誉院长。1931年到1933年成功地提取胎盘球蛋白,主要对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及早作肌肉注射,大大降低了麻疹死亡率1960年与...[详细]
朱洪元(1917年2月8日—1992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理论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朱洪元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和桥镇,父母都是德国汉诺威大学的毕业生,都被授予特许工程师学位。父母亲的勤奋刻苦、好学,对幼年的朱洪元有深远影响。 ...[详细]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有一子朱异。 孙权统事后,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讨伐当地山贼,所到之处,山贼都平定。后来代替周泰成为濡须督。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扬...[详细]
朱建华(1953~1979年)祖籍江苏常州,生于上海。1970年毕业于建庆中学,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4年1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5100部队服役,历任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1978年加入中共。次年,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3月1日,奉命攻占某高地。进击时,遭敌炮轰,于炮弹落地时,...[详细]
朱杰,1984年10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中国内地女演员,上海戏剧学院2001级表演系本科生。 2008年凭借《潜伏》中内敛的穆晚秋迅速走红 ,因饰演《雪豹》中温柔大方的萧雅被观众肯定 。2010年在电视剧《黄金地带》《婆婆来了》中演绎了不同的角色,获得了观众的关注。2012年出演...[详细]
朱既明(1917.8.26-1998.1.6), 学家。江苏宜兴人。193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45年采用我国自己分离的菌种研制青霉素成功发现甲型流感 丝状体,并首次在试管中将一个动物 (流感 )裂解为有生物...[详细]
朱柳庄 男,二级灯光设计。江苏省海门人,1943年出生于上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1960年考入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班,得到颜文梁、郑慕康、苏石风等诸多名师的亲授,在绘画和舞美设计上具有扎实的功底。1966年,借调到上海市舞蹈学校和上海歌舞团参加舞剧《白毛女》的灯光工作。1988年回上海越剧院...[详细]
朱迈先(1918年9月—1951年11月),朱自清先生的长子,小名九儿,阿九。他就是朱自清在《儿女》散文中提到的,让朱自清先生年纪轻轻就背上“蜗牛壳”的头生子。阿九自幼喜欢读《水浒传》、《西游记》、《三侠五义》。朱迈先1918年9月出生在扬州,那时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朱自清,只有21岁。 朱自清...[详细]
朱慕萍原名朱裕厚,1912年4月19日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后乡(现今前进乡)朱后圩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其父名叫朱甫钟,母闵氏。 朱慕萍7岁入私塾,肄业于涟水县响水口中学。1933年2月,在响水中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在扬州、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改名为朱慕萍。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详细]
朱能鸿(1939.11.10- )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祖籍苏州,生于上海。l96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总工程师。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台长和上海市科协副主席。 20世纪60-70年代研制成功使月球及其定标星同时被拍摄在一张底片上的月球...[详细]
朱闰生(1925—2011年),朱自清的二儿子,即《荷塘月色》中的闰儿。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1935年就读于东关小学.童年时,虽然朱闰生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父亲给我的教益足够我一生受用,他是个真正的君子”。 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朱闰生耳濡目染父亲高尚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热情...[详细]
朱森元,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30年10月26日生于江苏溧阳。1949-1952年在南京大学航空系学习。1960年在莫斯科包曼高工获副博士学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科技委顾问、863-702的技术咨询专家。曾任国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