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1530?) 明代散曲家。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富室,有隽才,好读书,洒落不凡,鄙视仕途,终身不试。纵情山水诗酒。筑高楼于高邮城北,日与文士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他工诗能画,善音律,尤善词曲。散曲多表现他个人闲情逸致。但有部分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或表达了作者改变...[详细]
王洽(323-358),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他是宰相王导的第三子,王羲之的堂弟。历官至吴郡内史,征拜中书令,苦让不受。众书通善,尤能隶行。 从兄王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复工于草,落简挥豪,有郢匠成风之势。尝与羲之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宛转,大行于世。在《晋书本传》、《能书人...[详细]
王齐翰(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工画人物、佛道宗教画,兼擅山水、花鸟,以画猿獐出名。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谷,无朝市风埃气,其画以笔法工细为特色。开宝末(976)富商刘元嗣以高价购得王齐翰画《罗汉图)》十六幅,...[详细]
王清玺,生于 1951 年,南皮县小杨家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沧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皮县文联主席。王清玺自幼上学,酷爱书法,在后印中学读书时,书法为全校之冠。毕业后曾学医,旋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88 年转业到县司法局工作,先后担任凤翔乡党委副-、县电力局副局长、县水利局副局长、...[详细]
王庆昌(1903—1983),高邑县北关人。出身贫苦,从小受尽地主阶级剥削压迫。1937年生活所迫,在彰德府当一年兵,后到井陉煤矿作挖煤苦工。1945年日军投降后回家务农。 1946年,正值高邑土改时期,为打击地主“还乡团”的破坏,保卫土改果实,王庆昌参加民兵,不久当上民兵队长。为补充武器,...[详细]
王庆华,1919年生,壶瓶山镇吉堂峪村人。1935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4月加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团班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留守兵团警备二团连长、抗大学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解放军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和湘赣等战役。19...[详细]
王琼(1459年—1532年),山西太原(今太原市刘家堡)人。王琼于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 年)登进士,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由六品工部主事直做到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二品大员。在正德十年到正德十五年间的五年中,因执掌兵部,有特殊功勋,连进“三孤”(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太...[详细]
王权(1822—1905),字心如,号笠云。《续伏羌县志》载:王权“少小能文,稿脱手,辄惊人。”十六岁应童试,入学后为廪生,后和武威李云章同至古浪县署学习,受业名儒陈世熔门下,力学古文及诗。道光二十四年(1844)乡试中举。继因三次赴京会试未得中,遂绝意科场,主讲兰山书院,后主讲岷县文昌、秦州天...[详细]
王全斌,生于五代梁太祖开平二年( 908年),卒于宋太祖开宝九年( 976年),并州太原(分属山西)人,是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 王全斌出身将门,自幼就胆识过人。同光四年( 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宫城,庄宗的近臣宿将全部逃遁,只有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拼死抵抗,混战中唐庄宗被乱箭射中,...[详细]
王然(1779~1837) 字庄沛。福建德化雷峰肖坑人。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卒于道光十七年,享年59岁。为清朝中叶福建知名的一代拳师。他武术高超,一生到处设馆授徒,人人称他“王然司”。他娶妻徐氏,复配林氏,皆谙拳术;因经常看到丈夫练拳,其后私自练习,年久月深,亦甚有功底。后又于福建闽清再婚一女...[详细]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仍,各地节度使割据称雄,草莽英雄蜂起。庆州华池人王饶,素有才名,他不甘在乱世中沉沦,后晋时期,依附高祖石敬塘,颇有一番作为。 天福初年,王饶任控鹤军使,后为奉-校,因功被加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天福六年(941年),善于骑射的节度使安重荣举兵叛乱,晋高祖石...[详细]
王任重(1917-1992)中国0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曾给予光荣称号:华北第一才子。直隶(今河北)景县王瞳人。 1917年1月,王任重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冬,王任重在景县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参加了中国0地下组织,开始了他一生的革命生涯。 ...[详细]
王融(468—494年),字元长,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南齐文学家。 王融“少而神明警惠”,又多得其母谢惠宣女的督教,“博学有文才”,不到弱冠之年就被举为秀才,并引起以“江左风流宰相”自居的王俭的注意。永明元年,王俭被征为车骑将军,王融有《赠族叔卫军》的诗作;永明三年,王融18岁,王俭...[详细]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人。琅琊郡在秦朝时为三十六郡之一,琅琊王氏世代居住于此,直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方举族迁居金陵。在中古时期众多的家族中,琅琊王氏可谓鲜有其匹。这个家族自汉代便登上历史舞台,两晋之际逐渐兴盛,子弟众多,才俊辈出,三百余年冠冕不绝,是真正的簪缨世...[详细]
王蓉蓉(1961--)国家一级演员,一团副团长兼主演,张派青衣,梅花奖获得者。辽宁鞍山人。1978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王玉蓉、蔡英莲、艾美君等,在唱、念、做、打、舞诸方面打下了坚实功底。1978年拜张君秋为师,得其真传。1982年毕业后进入北京京剧院担任主演。她嗓音甜润,扮相俊美,端庄,表演细...[详细]
王若虚(1174~1243) 金代文学家。字从之,号慵夫,入元自称滹南遗老。真定□城(今河北藁城)人。早年尽力于学,以其舅周昂和古文家刘中为师。章宗承安二年(1197)擢经义进士,官□州录事,历管城、门山县令,皆有善政。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又奉使西夏,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详细]
王三祝(1798——1882年),字道馨,号贞一子,安宁区孔家崖真乐庄人。清代兰州名医、诗人。13岁中秀才,熟读四书五经,此后,废举业而致医道,以行医为生。他为人豪爽,重义气,轻财物,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乡里敬如父母。 他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孔家崖虽地处黄河边沿,但旧旱不雨时...[详细]
王僧虔(426—485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齐间著名的书法家。 王僧虔是王羲之的第四世族孙。他的曾祖父王洽,是晋代有名的书法家。父亲王昙首,也是南朝屈指可数的书法家。王昙首“幼而素尚,兄弟分财,唯取图书而已。”(陈思《书小史》)文帝时,为侍中、骁骑将军,善行、草。昙首草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