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德化人物

王然

[清][公元1779年-1837年]

王然为[清][公元1779年-1837年]

  王然(1779~1837) 字庄沛。福建德化雷峰肖坑人。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卒于道光十七年,享年59岁。为清朝中叶福建知名的一代拳师。他武术高超,一生到处设馆授徒,人人称他“王然司”。他娶妻徐氏,复配林氏,皆谙拳术;因经常看到丈夫练拳,其后私自练习,年久月深,亦甚有功底。后又于福建闽清再婚一女,亦晓武功。
  王然自幼爱好武术。初学太祖,后来各家兼学。性极谦虚,凡武艺比自己高超者,均诚恳欲拜其为师。平时,他身上总常带有“红包仪”白银4元,遇有拳法高强或某一拳术特别精深者,随时取出所带红包,诚恳下跪供奉,尊其为师求教。所以,兼储各家之长,造谐殊深。
  据他的门徒王士广手抄其《拳法》记载,拳祖有四:为达尊、太祖、行者、罗汉。操法有手法、槌法、钯法、刀法。手法,太祖拳凡24势,如白鹤仙、方七娘、魁星挞斗、两龙戏珠、四龙进室、狐狸洗面、利刀削篾等。槌法有长蛇缠丹、“虎尾因”(甩缠)法、槌大打法、鸡啄谷法、蛇吐舌法。钯法、刀法失缺。并附戒诗一首:
  此法太祖白鹤仙,传授人间万万年;
  学习真机须保密,闲人不可乱谈天。
  王然一生在练武、比武等方面,据口传所知,有如下事例:
  一、“掌间手”。他青年时期曾练手指戳壁,俗称“掌间手”。他的分祖宇“乾元堂”大厅灰壁上,至今尚留有他当年练此-的一组组指印洞痕,每组5孔,遗迹清楚可见。
  二、汗巾收刀槌。王然的旧居原在肖坑上空,后来要在顶洋王丧始祖,虎形祖”祠堂山龙过峡的“虎项”处架新居,族众认为有伤始祖祠堂的“龙脉”,提出异议。王然不予理睬,继续兴工。全族即精挑壮汉10多人,其中大多有武术,各持刀槌等武器到现场“挡驾”。是日,王然赤身一人挺立现场,将事先用水浸透缠于腰间的汗巾解下;族众壮汉一动手,他猛力旋转甩动手中湿汗巾,把刃槌一件件缠住收去。众壮汉惊惧,各自离去,无可奈何,不敢再说。
  三、趾尖移“石珠”(垫柱石)。有次,王然听说邻村长基庵看管庵庙的夫妇,其女的武功甚好,王然想去探个究竟。一日,他特地到该庙烧香,并安排在那里宿夜。女主人亦疑王然的来意。傍晚,他在庙堂与男主人闲聊,女主人轻快地端来满盛热水的石洗脚盆,又以其三寸金莲的趾尖推移出庙堂廊口柱下的垫柱“石珠”,让王然作矮凳,请王然洗足。王然看后,不禁暗自叹服。王然洗好足,端起石洗脚盆倒掉污水,也用足趾尖将垫柱“石珠”推回垫入原处。女主人躲在房中窥视,看得清清楚楚,叹服王然的脚力功远远胜过自己,因推回垫入原处,难度更大,功夫更深。
  四、“落地生根”。当时邻近间里流传有“王然脚,林灿手”的赞扬俚语,其意思是,王然长于“脚力功”,林灿擅于“臂力功”。林灿,雷峰村林厝人,拳术也极好。林灿有次去肖坑,两拳师狭路相逢,正巧相遇于中洋车碓桥。两人相互礼让,要对方先行过桥,以示尊重,可你推我、我推你,没人先行过桥;相持了许久,最后还是林灿算是“客人”,先行过桥。林灿过桥后,又要尊王然靠路壁(地势较高一边)走,而王然又礼让不依,两人重又推让一番。最后,林灿凭着自己的臂力,伸手搭于王然的肩背一推搡,想将王推向路壁一侧。这时,王然即发“落地生根”功,俨如泰山,巍然不动。林灿连推三下,王然脚稍松动,最后算是被推入路壁一边,但脚下石砌的溪岸顿时崩裂了一大段。林灿不禁惊叹道:“王然脚果真厉害,不只落地生根,而是‘落地沉江’!”王然亦钦服地说:“林灿手的确惊人,给你连推三下,我的喉咙都干涸了!”其崩塌遗址,如今痕迹仍依稀可见。
  五、一声吆喝退群敌。又一次,王然到外地某处设馆授徒,附近有一寺庙,其和尚因事与人斗打,寡不敌众,愿出白银百元请王然救援。王然邀徒弟阿七(尤溪人)同往,临阵时,命阿七威武地站在殿堂前,王然巍坐厅堂中。来敌众人直冲入下堂,大声吆喊:“谁是王然?”阿七答道:“我师父在后面交椅上坐着的就是!有啥事?”接着王然一声吆喝:“谁敢来?”就在这时,阿七发了“脚力功”,殿堂前天井边的石砌走廊顿即崩裂了几尺长。敌众见势:“他的徒弟尚且如此厉害,何况王然本人?”急急转身退去。后来这事传开,远近四乡八里便流传着“王然一声喝,白银赚一百”的佳话。
  六、拜师学“飞檐走壁”,与女杰结良缘。王然常到闽清一带设馆传艺,于县城街上闲游,见一年轻女子发功从地面“飞”上二楼,坐于栏腰窗台上。当时王然尚未学到这一招,非常羡慕,平日常愁欲拜师无门,心想正好拜她为师,而当时男女授受不亲,又不便上前求教。但良机难逢,他终于冒昧冲破封建礼教思想桎梏,硬着头皮,取出随身所带红包,双手捧奉,跪拜于该女杰面前,恳求传授。该女惶恐地说:这却难承命,我们的家规“非父子、夫妻不能传授”。王然求艺心切,竞违着良心,诈称自己尚未婚娶,如蒙不弃,敢望俯就,决不忘恩负义。原来她亦是拳门之女,其父亲是当地有名拳师,常想该为女儿择个武艺相当的小伙子相配;该女杰亦素有“非武林汉子不嫁”的宏愿,当得知他正是赫赫有名的王然,心中早钦慕三分。在其父母的主持下,两人当天立誓,结为百年之好。王然又巧幸地向该杰女学得“起双飞”,并在外与她过了多年的夫妻生活。
  七、省城两次打擂台。省城福州府衙旁有一武术馆,门联写着:“拳占天下第一,法传世上无双”。一日,王然师徒数人闲游过此,其中一徒弟见其夸口太大,随手将联撕了一洞,触怒馆内的人吼闹不已,幸有府衙-到场调解,同意搭擂台比武见高低。比武前,双方各备棺木于台下,如是失手,各自负责,互不偿命。开比时,对方拳师抢先跳上台,准备王然一上台,即用双脚踢中其头部,叫他立即毙命,没有还手的余地。但王然早有准备,指缝间夹细沙,跃上台,飞沙早入对方眼睛,待对方飞腿正要踢出,被王然快手紧紧抓住双脚,双手再用力一拆,撕成两块摔于台下。“拆腿、飞沙、伤人眼”,是王然所惯练的拳术之一。在场府衙-看了,惊赞十分,奖给王然玉镜一块。从此,王然名扬省城。后来,他常将这玉镜佩带在胸前外衣里,以为护胸与显示炫耀。
  这次打擂台后,打输的对方大不服气,经过精心策划,再次搭起擂台邀请比武,决要打死王然以报前仇。王然得到邀请,心理明白:“事非小可,但不去又非好汉!”便带了徒弟多人,各携雨伞一把,化装上路,安全到达福州。比武前,命众徒弟各执雨伞分布于台下。比武开始,又以飞沙伤对方眼睛、并乘势将对方打死,自己借众徒弟张起的雨伞“飞”走,冲出重围,化装脱险。
  王然的拳法拳术超群,赢过很多拳师,是常胜将军,但却非绝对的赢家。据传,当时雷峰荐解村有位高个壮汉周荔,气力超人,一次能扛13根大毛竹,重近千斤,称当时的“大力士”。一年新正,周荔到长基村探亲作客,在与当地一伙青年人“较手力”(用木棍各执一端对推),没有一人是他的对手。赛得正酣,恰巧王然闲游来到,众人便请王然与他一试。周荔力大性直,一上场,便见他缓缓地一步进一步,直逼王然;又见王然胳臂未弯,后腿劲直,不颤不抖,相持良久。后来,见王然似有难以招架之势,手、腿虽不抖颤,两脚鞋底却缓缓向后滑移,地面竟被“犁”成两道沟沟,而周荔仍继续徐缓向王然进逼。众人见了个个惊叹喝采,认为周荔的确好汉。后来周荔的亲戚急中生智,大声疾呼“先休息吃点心,等会儿再比!,’又背后暗示周荔:“不可好胜,要给拳师留点面子!”点心吃后再比,周荔佯输两轮,才“完满”收场。
  王然一生在浔东水口一带和邻县永泰、闽清及省城福州等处设武馆,又经常兼并他人武馆,教授门徒很多。其0色的也不少。据传尤溪阿七是最出色中之一。在肖坑本村,较晚辈的有王士广、王士华、王忠显、王忠廉等,均甚有造诣。其后一辈辈徒孙,民国时期的王士盘、王孝宽、王忠草、王忠富、王双成等,也颇有功底。王双成于民国15年(1926)农历2月25日早晨,赤手空拳,击退了张雄南部13个持 匪兵对他的围攻,领头的排长张某额头还被打了个窟窿,血流不止,而王双成自己安然脱险。张雄南得知后,赞赏他的武功,不但没有加害,还特地派人聘请他去西山本部教授拳术。王双成藉口称病,屡请未去。复又再次来请,王双成最后推荐王忠草去应付。王忠草到西山,其拳术也深受所部全体“官兵”的称许。王孝宽的本领也很好,能“吊肚”、“藏-”,腹部允许壮汉用春米杵、木棍撞击、猛打。上世纪末尚健在的王捷登(1916~2000)、王孝标、王礼淼(1912~2002)等老人当年皆亲眼见过他的表演。又王忠富,于1947年正月,一头数十斤重的猛虎闯入他家的厅堂,他大胆跑去狠狠卡住猛虎的脖子,与它滚打搏斗,相持半个多小时,势均力敌;后因相持太久,家人、邻居又胆怯,没人敢来“助战”,王忠富当时年已50岁,孤掌难支,手稍一松,猛虎挣脱,从厅堂后冲破三重木板壁逃走,此事亦曾传扬一时。
  王然的拳法拳术功底深异,不愧为一代拳师。关于他的事迹传说很多,流传甚广,影响颇深。有关他的拳法拳术抄本,现尚部分流传于民间,惜无人发掘与整理,其中不少已失传。
  
同年(公元17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3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