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充:字子居,明代画家。上海市松江人。他擅长画山水画,笔法松秀,墨色华淳,皴染淹润,画山很少有突兀之势,清蔚苍古。松江画派的正宗人。他常为董其昌代笔。传世作品有:《仿古山水图》卷及《天香书屋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秋林水阁图》轴,藏南京博物院;《仿黄公望天池石壁图》卷,辑入《沈子居陈眉公书画...[详细]
审食其(?-前177年),是刘邦的同乡,沛县人。以舍人身份照顾刘邦的妻子儿女,与吕雉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后被封为辟阳侯,因得幸与吕后,被汉惠帝发现,想要诛杀之。但其朋友帮助他躲过一劫。吕后死后,诸吕被杀,淮南王刘长伺机杀了他。 审食其和刘邦同乡,也是沛县人。秦二世元年,审食其以舍人从刘邦起兵反...[详细]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中国长洲(今吴县)人。明代诗文家。 申时行祖父从小过继于徐姓舅家,故时行幼时姓徐,中状元后归宗姓申。 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第一,授修撰,历任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受知于内阁首辅张居正。 万历五年(1...[详细]
沈体兰(1899.1-1976.6)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原名流芳、字体兰。周庄镇人。民国7年(1918)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高中部,考入东吴大学后,获理学士学位。在校积极参加“五四”-的宣传活动,被选为苏州学生联合会会长,并加入新南社。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青年会全国协...[详细]
沈万三,本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湖州南浔)人,祖上迁居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东蔡村。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 沈万三(1330年-1379年),名富;字仲荣,俗称万三...[详细]
沈序昭,1893年出生于彩塘华美村一贫农家庭,幼丧父。少年时在锡箔店当学徒,青年时关心国家命运,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农民运动兴起,沈序昭积极参与筹备成立农协工作并当选为上莆区农协委员。是年加入中国0。 沈序昭革命立场坚定。1925年,工贼侯映汀倚仗国民党反动势力残害红色工会同...[详细]
沈一贯(1531~1615)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龙江,又号蛟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及诗人。 隆庆二年(1568),成三甲进士,选庶吉士,不久授职检讨。 万历二年(1574),出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侍读...[详细]
沈寅初(1938.7.7-)。生物化工专家。浙江省嵊县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市农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和生物农药研究。研究成功我国第一个用量最少、对环境最安全、对人畜无毒害的井冈霉素新农药,并得到广泛推广,建厂30余家,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研究成功微生物...[详细]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祖籍浙江湖州人,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详细]
沈约(441—513),字休文,武康县余不乡(今德清县城关镇)人。13岁时,父璞被杀,家境贫困,立志苦读,昼夜不息。博通群书,且擅诗文。南朝宋末,官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至尚书度支郎。齐初,任步兵校尉管书记。常和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胱、陆倕切磋诗文,号称“竟陵八友”。隆昌元年(494)...[详细]
申悦庐,名前芳,号文龙,笔名行健,新关镇人。清光绪十年(1884)农历九月二十一日生。少时多病,但不自馁,刻苦研学文史,光绪三十年(1904)考中秀才,1906—1910年在长沙就读师范讲习所和政法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申悦庐无比兴奋,专程回县,提倡剪发、放足,宣传革命。1912年春,应乡贤...[详细]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初别号小长芦社人,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藟轩、持卿、乙葊、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嘉兴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详细]
热爱湖山庭园笔墨苍润秀雅沈周(1427-1509)是吴派画家的指导者。在中国传统的评价,人们到今天仍然不能否定其作品中高度的历史价值。在当时,他是唯一真正拥有独创力的天才。而他的弟子中以文征明为最有名。一四七○年出生的文征明(当时沈周四十四岁),吸收继承了他老师卓越的艺术风格,也可算是一位天才。...[详细]
沈自晋(1583~1665) 清初散曲家。字伯明,号西来,又号长康,晚号鞠通生。江苏吴江人。沈璟之侄。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性嗜词曲,不屑俯首帖括。明亡,隐居吴山。沈自晋善度曲,尤精音律,曾将沈□《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增补为《广缉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十三调词谱》(简称《南词新谱》),较原本更精详。...[详细]
石恪:五代画家。字子专,成都人。宋初到开封曾受命作相国寺壁画,晚年回蜀。据《画继》说,他的性格滑稽,有口才,攻画道释人物,初学张南本,以后自成一家。他的画,笔法纵逸,所画形象多丑奇倔,不守规矩。《画品》说,他画的《玉皇朝会图》,〝天仙、灵官、金童、玉女、三官、太乙、七元、四圣、经纬星宿、风雨雷电...[详细]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江苏常熟人,明末诗人、官员、民族英雄。 瞿式耜早年拜钱谦益为师,1616年中进士, 后授江西永丰知县,颇有政绩。 1623年丁父忧返里,与西洋教士艾儒略(JulesAleni)往还,后受洗入教,取名多默(Thomas)...[详细]
髡残(1612—1673)俗姓刘,字介丘,号石溪,又号白秃、石道人、电住道人、残道者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二十岁出家为僧,住金陵牛首祖堂山幽楼寺。擅画山水,初学谢时臣,后学元四家及董其昌,尤推重北宋巨然。与石涛合称“二石”,张庚《国朝画征录》称其山水“奥境奇辟,面邈幽深,引人入胜。笔墨高古,...[详细]
石苞(196-272年),字仲容,才学丰富,心胸开阔,仪容很美。晋元帝时,曾任中护国司马,历任东莱、琅琊太守。晋简文帝时任历武将军、镇东将军。晋孝武帝时,升任大司马进封东陵郡公。其子石崇、石俊、石乔都曾在晋朝为,石崇留斗富之名于后世 ...[详细]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石崇发家是在荆州刺史任上劫掠往来富商致富,可是之前石崇和皇帝的舅舅王恺几轮斗富已然大获全胜。石崇是元勋之子仕途自然平步青云,后来渐渐不得志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