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人物

申悦庐

申悦庐为

  申悦庐,名前芳,号文龙,笔名行健,新关镇人。清光绪十年(1884)农历九月二十一日生。少时多病,但不自馁,刻苦研学文史,光绪三十年(1904)考中秀才,1906—1910年在长沙就读师范讲习所和政法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申悦庐无比兴奋,专程回县,提倡剪发、放足,宣传革命。1912年春,应乡贤李执中相约,去荆州转武昌,听孙中山先生演讲。秋,回石门。任石门中学史地课教师。不久,被选为留日学生。1913年元月去日本,考入东京明治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对哲学兴趣亦浓。后由易象、王九龄介绍加入“乙卯学会”。不久,被选为该会代表,后又被选为留日学生总会刊物《民彝杂志》编辑。此时,袁世凯密谋窃国,留学界酝酿反袁。1915年,悦庐发表《历史上中国治乱之观察》,为留学界反袁之力作。以后“乙卯学会”与“中华学会”合并为“神州学会”,悦庐被选为教育科主任兼干事长。出刊《神州学报》,悦庐任编辑,曾撰《中华民族特性论》。当时国人大多崇洋惧外,对本国文化失掉信心。悦庐据史为文,谓“吾国民有特性三:一曰强于自营,富于保守。二曰善于吸化。三曰敢御外侮,始柔而终刚,久而必胜。以此世界古国多已沦亡,而吾国仍能巍然独存……世界今日有其自创之文化,又有庞大之国家与民族,卓然自立于大地者,惟吾中华民族耳!而国人乃震于外人一时之强,垂首丧气,讴歌他族,自忘其固有之善美,抑何自暴自弃之甚也?”文词严谨激烈,宽厚宏博,充满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之情,国内报刊纷纷转载,上海、北京且冠以《国魂篇》之名,以单行本印发全国。
  1917年,悦庐从日本归,时国内军阀混战,阻于上海。朝鲜革命领袖申胥余专程自杭州来沪会见。1918年,马鹤天约去山西国民师范讲学,连续5年。1921年,与邓初昆等组织学术研究会,创办《新觉路》杂志,发表《文化与地理》、《文化与民族》等论文。1923年,林硕儒约去北京,悦庐任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兼授民国大学《中国教育史》。1925年冬回石门,次年春任石门第一高等小学校长,秋兼任石门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长。1927年改任石门县中学校校长。这时,石门人民在0石门县委地下组织领导下,农民协会纷纷成立。4月,石门中学组织全校师生下乡,铲鸦片苗,宣传戒烟,积极投入革命活动。“马日事变”发生,悦庐被列为石门十大“暴徒”之一,乃避居乡间。1927年下期,旅京学生返县,办石门中学校补习班,他又返校任教。1928年春,县 所长上官嗣西串通-四十三军雷师宋团搜捕石门中学校进步教师。3月29日,悦庐被捕。后迫于舆论压力,悦庐被释放并由他担任校长,号召学生复课。他遂机走掉。而石中、一高教师共17人,却于3月29日惨遭-,史称“石中惨案”。7月,悦庐潜入长沙,再往北平。1929年,在北师大附中任教。1932年,受石门教育界之托,去定县参观平民教育。1933年春返石门,发表平民教育调查资料于《石门民报》,再度出任石门中学校长,达8年之久。抗日战争后期,仍在石中、九澧中学兼课。1945年11月至1949年7月,任县参议会议长。建国后,备受中国0和人民0信赖;先委以编修石门县志专职(1950年刊印七卷)。继又任教石门中学,兼任石门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
  1953年上期,教育部调悦庐去山西师范学院任教《明史》。1954年,辞去该院职务,受湖南文史馆之聘,回长沙从事文史工作。1956年所撰《关于大顺军领袖李自成被害问题的存疑》一文,引证广博,持论允当,对研讨李自成归宿历史疑案,有重要参考价值。1958年以后,曾任省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并担任省政协《湖南文史资料》编委。
  悦庐一生主要精力从事教育工作,一贯提倡热爱祖国文化,反对外族侵略。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均颇有建树。曾为石门中学制定“教、学、做合一,智、仁、勇兼修”的校训。其中第一句阐明了教学手段。即“做即学之实检,学即教之基础,非做无以证学”(《石门校训释义》);第二句是培养目的。他经常鼓励学生树立理想,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他为石门中学编写校歌歌词,后两句为:“石门后起应自强,应用手脑辟大荒。挟九澧、汇洞庭、下长江,涓涓不息到海洋。”歌词气势磅礡,令人鼓舞。当时石门中学,学风纯正,校纪严明,人才辈出,载誉九澧。
  1970年卒于长沙湖南省文史馆,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