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海波(1915-1939),福建省龙岩县雁石镇大吉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参加了开辟苏皖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9年在反“清乡”战斗负伤后在安徽牺牲。 ...[详细]
苏哲文(1915—2006),原名苏有威,1915年8月出生,浠水县人。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积极参加“一二?九”、“、一二?一六”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由中共重庆办事处派往东北解放区工作。自1950年起,历任中央燃料工业部计...[详细]
孙毓雄(1915~1942年)字仲家,梅山镇梅东村人,出生于一封建地主家庭。自小爱好读书,曾在姐夫黎茂萱处阅览了许多进步书刊,受到了熏陶,对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有所认识。在姐夫的影响下,开始信仰共产主义,拥护孙中山“联共、联俄、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能够背叛封建地主家庭,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加入...[详细]
孙兴奎(1915—1978)孙兴奎,山东沂水人。从小在家放牛,学木工。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伍,历任山东省沂水县李仁乡组织委员、孙祖区区委委员、区抗日联合委员会主任等职。1945年,调东北联军排长,任中共集贤县沙岗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1949年2月随军南下任分队长,8月任中...[详细]
孙乐善(1915.12~1947.9)又名孙振宝,莱西市武备镇武备五村人。1936年小学毕业后在高家庄小学任教,1937年,参加了“民先”,不久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做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发动武备村群众清算国民党保长的账目,对此保长怀恨在心。一次在平度境内召开党的秘密会议,被国民党暗探密告...[详细]
孙承佩(1915.12~1990.10)原名耿佃文,新城镇城北村人。1930年考入青州师范,1931年借用同学孙承佩毕业证书,考入北平大学商学院,故延用此名终生。就读期间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参加过“一·二九”学生-。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由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派往山...[详细]
苏路(1915~1946)路玲(1916~1942)苏路,原名王芹。原籍浙江,出生于上海,曾在上海电影公司当勤杂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到上海抗敌演剧第五队,开展抗日文艺演出,很快成为骨干。路玲,女。出生于湖南,自幼失去父母,随继母在上海长大。抗战初期,她也来到上海抗敌演剧第五队,成...[详细]
史中坚(1915—1983年),名振坤,原昌江县墩头村人(现东方县辖)。1931年至1936年先后在杭州、大埔、香港等地念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史丹、马白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担任昌江县抗日后援会委员。1938年6月,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昌感县委决定在新街办...[详细]
史一民(1915~1996)原名史纪勋。定兴易上村人。1931年1月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1938年8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定兴县易上村抗日救国会会计,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第三支队干部训练所书记,独立第三支队供给部会计,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详细]
史伯龄(1915—1940)原名史振怡,昌江县墩头镇(今属东方县)。墩头村人,后迁居新街墟。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从大埔中学回到家乡,参加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7年上半年,考进琼崖抗日自卫团养成所(军校),毕业后又重返家乡参加抗日。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党...[详细]
邱子华(1915-1945),又名邱启化,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参加农民武装-,并加入儿童团,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冬,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他留在闽西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1月,闽西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详细]
钱毅文(1915~1942)原名钱金玺。望都邱庄村人。1927年本村小学毕业后考入城内高级小学,三年后进入县师范学习,期间阅读革命书籍,参加-。1931年毕业后回本村任小学教师,向学生们讲革命故事,教唱爱国歌曲,到贫苦农民中宣传反帝、反封建及翻身革命的道理。1934年到北平(今北京)谋生,曾在北...[详细]
彭正廉(1915—1945),化名沿江、南先生,湖北天门卢市镇彭家垴人。生于富裕家庭。1934年,在汉口读高中时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奉命回乡,秘密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任中共彭家垴支部书记。1939年9月,任中共卢市区委书记。同年11月,中共天门县委派他出任国民...[详细]
彭青(1915~1992)女。曾用名彭效贞。博野屯庄村人。193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任博野县抗日救国动员会妇女部部长,6月调任津南自卫军政治部组织干事。1940年6月任博野县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白天躲在群众家里和群众一起做军鞋,晚上发动群众挖地道、破交通、扒电...[详细]
马学冰(1915~1949)又名马振福。定县(今定州)齐家庄村人。曾就读于河北省立定县第九中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冬初中毕业后,随老师马士间到安徽省参加红军游击大队教导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随队到西安,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西安事变后,随薄一波赴太原组...[详细]
马荣凯(1915-1985)是马锳的儿子,193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昆明分校第十一期步兵科。1949年任陆军第七十四军第二六0师少将副师长,1949年12月9日跟随卢汉参加云南起义。1981年6月当选昆明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详细]
马国瑞(1915-2005)1932年参加青年反帝大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南宫县委组织部部长、共青团直南特委书记。参与领导冀南农民暴-动。1936年后,任中共南直特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中共冀南特委书记,冀鲁豫省委宣传部部长,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延安中央党校三部副主任,中共中央...[详细]
李子清(1915~2000)徐水刘庄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县长勤务员,区游击队长,路东武装工作队长、县大队长,军分区独立营长,野战军步兵某师五九〇团团长,沧州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李子清带领地方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李子清带领...[详细]
李志新(1915—1997年),邱县李省庄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在本村上小学,后到曲周县初中上学。1929年回村务农,其间曾当过佃户。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县委党校宣传干事。1941—1948年期间历任广平县二区、邱县四区、邱县二区、邱县三区区委书记,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