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伟(1914.12~1972.1.15) 李象伟,男,浙江鄞县人,研究生毕业,民盟盟员,中共党员。 李象伟高中毕业后,于1934年8月~1938年4月,在浙江图书馆阅览室任管理员,1938年5月~7月,在浙江遂昌作抗日宣传,1938年7月~1943年1月在贵州遵义浙江大学师范学院学习...[详细]
刘子云,(1914—1990)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西塘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十九团排长,红五军团特务团工兵连连长,军团通信队副队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教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作战参谋。参...[详细]
刘玉清(1914年~1947年) 寿张县刘楼(今属台前县马楼乡)人。青年时代在山东省曲阜师范读书时,正值日军加紧侵略中国,怀着抗日救国的满腔热血,弃文从武,于1936年考入国民党南京军官学校。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南京失守。刘玉清只身突围,在后有追兵、前有长江的危急情况下...[详细]
刘玉兰(1914.7~2000.12),女,山东省曹县人。幼时曾3次被转卖。7岁入长泰刀山班学艺。1933年与赵新春结婚,为长胜刀山班、开封市杂技团主要演员、教练。表演的主要节目有《吊小辫》、《鹞子翻身》、《五人散梯》、《七人双层梯》、《马术》、《大武术》、《小武术》、《顶技》、《蹬木棍》、《蹬...[详细]
刘贤权(1915~1992),原名刘贤耀。富田乡江背村人。1915年9月27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7岁时上了两年私塾。1929年10月刘贤权担任了村少年先锋队队长,以后又担任了乡少年队队长、区委青年委员会委员。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党支部青年委员。参加了攻打吉安的战斗。1930年8月,参...[详细]
刘维华(1914—1987) 曾名刘锦荣、高诚,宝鸡县金河乡寺沟村人。民国25年(1936)10月在凤师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凤师党支部书记。民国27年(1938)毕业后在云阳镇“陕西省委训练班”学习8个月,回宝鸡县任县工委书记。翌年宝鸡县工委改为县委,他担任县委书记。是年秋...[详细]
刘镜西(1914年~1993年) 清丰县崔吉村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1920年人本村私塾读书。1924年升入巩营完全小学,后因家道衰落辍学务农。 1929年,刘镜西返校复学。在教师、中共党员李茂林、杜华峰启发下,刘镜西于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巩营学校秘密成立中共支部...[详细]
刘鹤孔(1914—2009)江西省永新县禾川镇西门村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团技术书记、青年干事、连政治指导员,一军团第三师七团总支书记,红九军团政治部干事、科长,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三十...[详细]
刘峰,1914年生,原名刘学彬,字质庵,号霄山,孟县西逯村人。自幼喜读书,爱好文艺、历史、书法、绘画,善写诗作文。青年时期常以一夫、介夫、悍生、锐走、金行、白菲、陈亮等笔名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诗文。1930年9月在开封黎明中学参加党的 组织"中国革命互济会",化名刘峰。193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抗日...[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刘昌义。1914年11月2日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七里区马鞍石村。少年时代因家贫,仅读书3个月,后以学裁缝糊口。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10师28团排长,12师36团连长、营长,参...[详细]
李天佑(1914~1970) 桂林市人。1928年夏,在北伐名将李明瑞部下当兵。次年春,被选送到广西教导总队学习,受到张云逸、李朴等共产党人的启发教育。1929年10月,随邓小平、张云逸等赴百色举行右江起义,并在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四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作战勇敢,由...[详细]
李启蒙(1914~1949年) 李启蒙,今光明镇人。18岁起从师习木匠,不务正业而辍。后在三官镇钱云生适庐茶室挑水倒茶,不久又去东兴园鱼行摇船。民国25年,因参加邢田和侦缉队抢劫0入狱于南桥。次年冬出狱,与狱友丁锡三一起组织国民党游击队,任大队长。又一年后,与丁一起投降日军,...[详细]
林怡贤 (1914—1993年)广东省普宁县人。民国31年(194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医学临床本科)。34年,先后任广西梧州、桂林、贵州贵阳等市医院外科、皮肤科医师。35年1—7月, 任广东省汕头市卫生局长,旋任江门市广东省立第四医院院长。36年9月,为响应当局对战争创伤地区支...[详细]
凌云超(1914~1985),原名馥康,后改名则刚,字云超,号云斋主人、鲤砚斋主,扬中县八桥镇人。祖籍武进县孟河。 凌幼年失怙,家贫,八桥小学毕业后,曾投考吴江师范,未被录取。18岁至上海富贝康化工厂当记帐员兼文墨工作。工余入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毕业后,投国学耆宿蒋维乔(即因是子)...[详细]
林达(1914—1947) 原名林有璋,二灶泓人。上海新陆师范毕业。1937年11月,日军侵占上海后.有璋回到家乡。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励。在中共浦东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随连拍生一起创建了“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后扩编为抗日自卫第二大队(简称“抗卫二大”)。林达先后任特务长、军需,同...[详细]
李良汉(1914- )江西省兴国县良村镇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永丰县模范团连副政治委员,红一军团警卫连司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工作连政治指导员,总校直属队政治协理员...[详细]
李景瑞(1914—1969)江西省吉水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十四师电台报务员,少共国际师电台报务员,粤赣军区电台报务主任,军委电台报务员,红三军团电台代报务主任,红四方面军电台报务主任,红五军团电...[详细]
李慧芳(1914~1987年) 女,湖北黄陂人。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九三”学社社员。吴淞中心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 解放后,李慧芳先后在中央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静安区中心医院担任妇幼医疗工作。1964年,为支援医疗技术比较薄弱的吴淞新工业区,来吴淞医院工作。医院开创之初,由她创订各种...[详细]
李成芳(1914.4-1984.1),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沙子岗村李家河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军长、昆明部队第二政委、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地区三次反“围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