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干(1913~1966年) 男,蒙古族,阿巴嘎旗德力格尔苏木人。他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拉四胡、吹笛子。1934年,拜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阿尤尔扎那为师学习马头琴演奏,并成为王府乐队1名成员。1938年在杨森王80寿辰庆典上,巴拉干演奏马头琴,由于技艺高超,被王爷誉为优秀琴手,赏三品顶戴。 ...[详细]
朱应有(1913—1936),直罗镇药埠头村人,鄜县苏维埃政府创始人韩明奎的得力助手。 1930年,刘志丹率陕甘工农红军进入鄜县西部地区,朱应有协同韩明奎等人积极参加了刘志丹所领导的“太白夺枪”等武装斗争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1933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药埠头支部书记。随后...[详细]
朱士焕(1913—2011.09.01)1913年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人; 1932年,红四方面军到通江,朱士焕就参加了石门镇苏维埃政府的筹建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便被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书记,后又担任了区赤卫队中队长; 1934年8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详细]
周则盛(1913—1981)湖南省茶陵县何坞村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队大队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五十一团副政治委员,红六军团供给部出纳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供给部出...[详细]
周纯麟(1913.8—1986.9),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王奉咀村周家湾人。 1913年8月生。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红三十军军部排长、通信队长、第八十八师...[详细]
钟子云 (1913- 2000 ),曾用名苏宗泉、王友。河北省东光县人。1932年起于兰西县、满州里、哈尔滨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3年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哈尔滨市道里区委书记。1934年6月开始从事党务工作。历任共青团满洲省委吉东局委员,共青团穆棱县委书记。共青团满洲省...[详细]
郑新潮,男,(1913.10---1986.1),原名:郑荣芳。辽宁沈阳新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事业的早期建设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马事业的创始人。抗战时考入黄埔军校炮科,亲历黄埔,面见蒋介石,因强谏抗战未果,奔赴延安,与毛泽东和朱德座谈。任延安抗大首席炮兵教官,创建延安炮校、宣化炮校、沈阳...[详细]
郑挺 (1913~1941年) 原名英华,化名郑冠音,闽侯县人。民国21年(1932年)从福州理工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同大学理化系,开始从事进步活动。民国24年秋被捕,一个月后获释。“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上海学生积极响应,郑挺参加--,宣传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5年,组织救亡团体“日东...[详细]
郑怀昌(1913~1934) 郑怀昌,又名郑昌,广东惠阳淡水镇人。民国14年(1925),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期间,中共组织就在他的家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少年时期的郑怀昌在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此期间,先后...[详细]
海军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郑国仲同志是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檀树郑家塘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详细]
空军某军原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原副主任。 赵正洪同志是湖北省黄梅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随西路-战西征至新疆,出色完成了掩护突围任务。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冀中坚持游...[详细]
赵永新(1913--1937),原名焕,双城县双城镇人,出生在一个自由职业者家庭。小学毕业后,先在私立弘达中学读书,后入北平俄文法政学院学习。学习期间他阅读了很多进步书刊,接近进步同学,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过北平的-。不久,便回到东北参加了宁安工农义勇队...[详细]
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 赵文进同志是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坞铺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了四次“反围剿”及黄川、花园、苏永甫、七里坪、大安山、曾家山、红崖子等战役...[详细]
原装甲兵副司令员。 赵杰同志是河南省商城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团宣传队长、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团政治委员等职,在鄂豫皖根据地参加了霍山、黄山、花园等战斗,黄安、商潢、苏...[详细]
沈阳军区后勤部原顾问。 张宗胜是湖北省大悟县高店乡何张家湾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区委书记、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详细]
张志高(1913~1995),佳芦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交通员、党支部宣传委员、团区委代理书记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绥北警备区司令部参谋、晋西北新军决死四纵队连长、副营长、营教导员、营长等职。直接参加并指挥了反扫荡斗争,亲历大小数十战。多次受到嘉奖。1941年后在方山县任区委书记...[详细]
张元寿,1913年春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培风乡田地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过着缺衣少吃的生活,年少时,仅读过几年初小。1927年春天,年刚14岁的张元寿就离家出走,到厦门谋生,当起小学徒。同年冬,他被亲戚介绍到龙岩县白土镇的一定杂货店帮工。第二年3月,他结识了邓子恢。邓子恢常介绍给张元寿一些进...[详细]
张元培(1913—1981年),又名张绍南,字润生,祖籍永定县金砂西湖寨。父亲早年在长汀县城开设香栈,民国2年(1913年)6月出生于长汀城关横岗岭。民国19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1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详细]
张宜步是福建永定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五军团39团二营书记员兼通信班长,红八军团卫生部书记、军团参谋处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次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湘江、遵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