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人物

张元培

[公元1913年-1981年]

张元培为[公元1913年-1981年]

  
张元培
  张元培(1913—1981年),又名张绍南,字润生,祖籍永定县金砂西湖寨。父亲早年在长汀县城开设香栈,民国2年(1913年)6月出生于长汀城关横岗岭。民国19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1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四纵队政治部宣传员、红军总司令部特务团副官主任、总司令部经理处监护队队长、总司令部经理部粮服科副科长、科长,广昌警备司令部供给处处长,军委总供给部军实处处长。参加了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战争。他筹粮有方,后勤工作出色,多次受到红军总部-的好评。民国23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红星纵队长征,具体负责物资大搬家和后勤工作。民国26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经理科科长、驻衡阳办事处处长、驻贵阳通讯处主任、驻重庆办事处副处长等职。民国27年11月,长沙大火,致夜宿办事处的周恩来、叶剑英遇险。危难关头,张元培机智勇敢地掩护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人脱离险境。民国28年7月,奉周恩来之命,安全护送叶挺前往新四军军部工作,与叶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其后历任新四军军需处处长、新四军后勤部副部长、苏北粮食管理局局长。“皖南事变”中,担任突围第二梯队队长的张元培,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胜利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民国31年,入华中党校学习。结业后任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五十一团政治处主任、第七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沿江支队和沿江军分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七师参谋处处长等职,驰骋苏北战场,率部杀敌,屡建军功。
  解放战争时期,张元培历任华东野战军七纵队副参谋长、二十五军代参谋长。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着名战役战斗。在孟良崮战役中,张元培负责七纵队的后勤和军用物资的保障工作,卓有成效:武器弹药运送及时,伤员及时转移后方,群众动员工作深入细致,得到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为孟良崮战役取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在淮海战役中,张元培担负艰巨、繁重组织支前和后勤工作任务,广泛发动群众,解放军打到哪里,支前工作就做到哪里,前方需要什么,后方就支援什么,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雄厚的人力、物力保障,立下了功勋。后来陈毅曾感慨地说,淮海大战的胜利,是人民用手推车推出来的。这是陈毅对后勤工作的高度评价。
  解放上海后,张元培被任命为总军代表,接管国民党海军江南造船厂,后奉命协助接管整编国民党华东海军。历任上海市军管会海军部副部长、华东军区海军一纵队司令员、华东军区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兼第七舰队参谋长、舟山基地司令员。曾参与组织指挥江苏太湖剿匪和1953年解放一江山岛战斗。解放一江山岛是人民解放军从单一兵种走向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的第一次合成集团军对敌作战。张元培以其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干而备受瞩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当选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他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毕业后,历任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在南海舰队任职期间,组织指挥援助北越(越南)海上扫雷,收复西沙群岛等战斗。“文革”期间,调北京参加四机部“支左”。1975年秋,调军委总后勤部任副部长。
  1981年10月,在北京逝世。
  金砂乡   永定县金砂乡位于永定县城西6公里,东邻凤城镇和西溪乡,南连城郊乡,西接仙师乡,北靠合溪及上杭稔田镇与上杭县交界,省道309线穿境而过,是永定的西大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永定暴-动”的策源地,是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部队和区苏维埃政权、中共永定县委的诞生地;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首任检察长、解放后首任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同志、全国十大少年英雄之一…… 详细++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