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赵伊坪 [公元1910年-1939年]

  • 赵伊坪,1910年生于河南省郾城县。1925年经彭雪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之后,他在家乡郾城平民小学以教书作掩护,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开展农-动。大革命失败后,在陕西、山东、河南等地以小学和中学教师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5年...[详细]

赵延善 [公元1910年-1982年]

  • 赵延善(1910~1982) 黄土包人。少时家贫,未能上学。二十多岁出家学道,随师采药行医,粗通文墨。建国后还俗,在家办药铺,以针炙、草药为人治病,收费低廉,对于贫者,往往分文不取,并常常供给患者食宿,时人称颂他,“待人胜待己,积德不积财”。1956年,被招收为医师,先后调高坝卫生所、十里卫...[详细]

赵尚英 [公元1910年-1980年]

  • 赵尚英 (1910-1980),女。又名赵曼娜。辽宁省朝阳县人。赵尚志妹妹。9岁时随父母迁到哈尔滨。高小毕业后,父亲让她考入了医校。在其兄赵尚志的影响下,在国难当头之际。她毅然进入了文艺界,投身于抗日救亡之中。她与爱人冷波先后来到上海,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戏剧系,毕业后在上海、南京等地从事戏剧...[详细]

赵济全 [公元1910年-1979年]

  • 赵济全(1910—1979) 湖北麻城县人。民国26年(1937)孤身来镇坪,从事商业贸易。当时,匪患正炽,四境荒凉,商贾外逃,市井停滞,群众生产的少量土特产品无法出售,所需生产、生活资料无法购回。赵济全瞅准这个机遇,周旋于各方,着力于药材、牛、羊皮等土特产收购外销,购进薅锄、板锄、羊角锄...[详细]

赵基梅 [公元1910年-1947年]

  • 赵基梅,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今麻城市)乘马岗区董家畈乡朱家坳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幼年时,父母相继故去,靠大哥大嫂抚养长大。懂事后,一面参加家庭劳动,一面在当地小学读书。 1926年秋,麻城的中共地下组织在乘马、顺河等地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赵基梅的大哥赵基松、二哥赵基柏带领贫...[详细]

赵崇德 [公元1910年-1937年]

  • 赵崇德(1910-1937)八路军第129师358旅769团3营营长 原名开奎,又名宗德。男,1910年4月17日出生,河南商城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参加红军,被编入红4军10师28团当战士。随-战大别山区数十县,因作战勇敢,立下战功,不久被调任12师特务队班长。1931...[详细]

张子敬 [公元1910年-1989年]

  • 张子敬(1910 — 1989.12),化名陈景明,天台县人。1931年,在上海参加“左”联。1932年,回家乡参加青年救国会活动。1933年3月,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组织学社,创办宣传马列主义的《浅水》半月刊,因而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出狱后,参与创建“天台民众救国团”,进行抗日救亡工作。19...[详细]

张蕴锐 [公元1910年-1987年]

  • 张蕴锐(1910~1987) 安康县政协第七届常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安康县志》特邀。张蕴锐祖籍陕西大荔县,后迁居安康新城。11岁时丧父,半工半读,学业不辍。上联中时加入国民党,后任省立兴安师范附属小学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蕴锐与汪更生等人创办《雪耻报》,宣传抗日。1...[详细]

张弦 [公元1910年-1947年]

  • 张弦,原名张国平,字世全,1910年6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鄂城县(现鄂州市)华容区铁张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因家里贫穷靠借债供他读了几年私塾。他在学生时代曾受到过大革命的影响。18岁时,他开始在乡村教私塾。他教学认真,为人正直,热心为地方公益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弦投身抗日救国活动。1...[详细]

张天恩 [公元1910年-1969年,民歌大师]

  • 张天恩(1910~1969) 张家墕村人。他能歌善舞,是陕北著名的民间艺人。青少年时期,他赶牲灵走三边、下柳林,为边区驮盐、送炭,沿路的山山水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编唱了许多民歌。如《赶牲灵》、《跑旱船》、《白面馍馍虱点点》、《十劝劝的人儿》等。特别是《赶牲灵》誉为中国民歌之首。 张天恩也...[详细]

张瑞明 [公元1910年-1931年]

  • 张瑞明 (1910~1931) 张瑞明,字亚凤,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于连城县新泉乡一商人家庭。瑞明资性聪明,十岁就读于新泉县立高等小学堂,接受新文化教育。民国16年(1927),瑞明考入长汀福建省立第七中学。在《向导》和《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熏陶下,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民国...[详细]

张牛眼 [公元1910年-1934年]

  • 张牛眼(1910~1934年),广东省饶平县人,女。民国19年(1930年),张牛眼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参加岩下村赤卫队,参加攻打土豪和抗捐抗税斗争,并经常向群众宣传“妇女要解放”、“婚姻要平等”等革命道理。同年底,她随赤卫队冲破反动军队的“围剿”,转战饶和埔诏边境,在诏安石下、马坑一带开展游击...[详细]

张漫萍 [公元1910年-1947年]

  • 张漫萍,1910年出生,河南荥阳人。1926年夏至1932年春,在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到北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7月,因叛徒告密被捕,被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 在狱中,张漫萍在薄一波、杨献珍等同志领导的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同敌人...[详细]

张来顺 [公元1910年-1948年]

  • 张来顺 (1910-1948),又名张有德、张正言。山东省东阿县人。1933年秋,到大连谋生,在大连火车站当工人。1934年1月,参加了抗日会,同年3月加改中国共产党。同年1O月,入船驿成立党支部,他担任宣传委员,积极在工人中发展党员。1935年1月,中共大连市委成立后,又任市委宣传委员,...[详细]

张敬贤 [公元1910年-1947年]

  • 张敬贤,1910年出生于北京市顺义县唐洞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自幼养成了胆大过人、好打抱不平的性格。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地方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后参加革命队伍,1943年任平谷、三河、密云联合县第四区区小队长。 1943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加紧控制占领区,建立了宪兵外围组织,番号为一四一八部...[详细]

张进 [公元1910年-1985年]

  • 张进,1910年出生,字侠生,车埠白驹桥人,曾任华南工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二届候补委员、广东省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代表、常委。 张进15岁时就读于董必武主办的武汉中学,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大革命时期投身农民革命运动,曾任乡农会秘书。“9•18”事变后,张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工...[详细]

张活游 [公元1910年-1985年]

  • 张活游(1910~1985) 张活游,原名张干裕,广东梅县人。年青时做过工人,并在专演粤剧的广州乐善戏院做过售票员。因爱好粤剧,进广州八和会馆粤剧人才养成所(第2期)学习。民国25年(1936)毕业,在广州大新公司天台游乐场演粤剧,充当第二小生。因得到粤剧名伶白玉堂的赏识,提携他当粤剧戏班“...[详细]

张慧忠 [公元1910年-1941年]

  • 张慧忠 (1910-1941),原名张维福,化名张文善。辽宁省灯塔县人。1924年到沈阳一家成衣铺当了学徒,后又到兵工厂学车工。1927年经李笛晨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宣传工作。一次到街上散发传单被捕,出狱后被组织上安排到安东车站当力工,利用工作条件搜集日本军事情...[详细]

张国传 [公元1910年-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张国传(1910—2009)大悟新城吕冲村人。1930年参加赤卫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赤卫军7师24团4副排长,礼山县五区区委宣传干事,红4军第11师31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红4军第11师31团排长,连政治指...[详细]

张观 [公元1910年-1983年]

  • 张观 (1910-1983),曾用名张恩荣、张映辉。辽宁省新民县人。1932年初,于清原参加中共地下工作。1933年任共青团清原特别支部书记。1934年5月6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押在哈尔滨道里监狱。1939年底获释后在哈尔滨谋生。日本投降后,联络从日伪监狱出来的"政治犯",聚集在道外景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