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1909—1985),祖籍海宁许巷,生于杭州。193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任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技士。1937年抗战爆发,任江西地质调查所所长。1943年赴美考察。1946年回国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所长,并先后兼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资源委员会专员,还担任过江西金矿勘探队队长。建国...[详细]
高凤英(1909~1941年) 原名德勒登,又名云祥,曾用名道尔吉。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保尔合少村人。民国18年(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930年)春,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党务学校学习。民国24年(1935年),化名高风英,回国开展地下革命活动,负责对上级...[详细]
傅清石(1909~1982)浏阳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人北京大学中文系。1926年转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毕业后从事军队政治文化工作。抗日战争中,先后任空军总部第三大队少校政训主任,政战部少将副主任。工作中一贯重视鼓舞飞行员士气,对取得1937年8月杭州空战胜利起...[详细]
冯梓少将 冯梓(1909-1989),平定县锁簧镇东锁簧村人。身为六十九军副军长,1951年奉命入朝,出色地完成了护路修路的任务。回国后,带领部队多次完成军事训练、国防施工和营建生产等任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9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3月离休。...[详细]
方传进(1909~1951),今临湘市聂市镇人。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部高参兼军务处副处长,吉林师管区副司令。1948年率部投诚。后任中学教员。1951年病逝。聂市镇 乘风乡、源潭镇、聂市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聂市镇 地理位置 位于湖南省临湘市中北部,地处长安河(又称聂市河、源潭河)注入黄盖湖的...[详细]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田家镇赵家坝人。26岁时,以长江笔名写作,成为著名的新闻记者。他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真实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个揭示西安事变-;第一个采访“红都”延安,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7年创立中国青年记...[详细]
丁庭松(1909~1932),化名陈奋义、李忠诚,今汨罗市长乐镇人。商人家庭出身。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长乐党支部委员,1929年春任党支部书记,1930年7月任湘阴县革命委员会主任;10月,任湘阴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8月,奉调湘鄂赣省委机关;1932年4月,任湘鄂赣省...[详细]
丁果仙(1909—1972),字步云,艺名“果子红”。河北省束鹿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四岁就远离父母,远离家乡,被卖于太原丁家做养女,七岁投师晋剧艺人孙竹林学艺,在太原泰山庙清唱卖艺三年,是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她十一岁搭班登台,曾在庆梨园、锦艺园等戏班与前辈著名艺人“盖天红”(王步云)、...[详细]
崔姬淑(1909-1941) 1941年2月,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崔姬淑腿部负了重伤,被捕押送到龙井,敌人用各种酷刑对她审问,逼她提供抗联部队的情况,但她宁死不屈。敌人抠出了她的双眼,她就怒斥敌人说:“你们虽然抠出了我的双眼,夺走了光明,可我还是能够看到革命的胜利,看到你们的彻底灭亡”。最后,...[详细]
仇永清(1909—1944)化名任克强。天津蓟县人。自幼读书,从天津度量衡专业学校毕业后,在蓟县度量衡检验所任职。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为寻求救国之路,阅读过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鲁迅的《呐喊》等书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以汉奸殷汝耕为首的“冀东防共自...[详细]
陈忆吾(1909~1990),湘乡市人。历任岳阳县区民政助理、副局长,县民政科副科长,县卫生科科长,县人民医院院长,县文化馆馆长。1958年始任岳阳楼管理所党支部书记兼所长。在岳阳楼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对岳阳楼的建设与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任之初,得到县、省和国家有关单位批准,扩大岳阳楼景区...[详细]
陈漫生(1909~1993),别号步青,湘阴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二总队政治科、南京中央政治学校警训班毕业。民国22年加入复兴社特务处,任谍报组组长、参谋,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少校调查员,第八十七师五一七团政训室少校主任,中校政治指导员,《文化日报》、《流露月刊》、《中国文学》。30年参加重庆...[详细]
蔡道彰(1909—1989年) 。清湖乡塘寨村人。1933年起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至1938年1月任清湖塘寨党支部书记。1938年10月至1939年1月任陆川县南兴区区委委员。 1939年2月至1941年夏任清湖区区委委员。1944年大年初一,被国民党政府-...[详细]
蔡碧珩(1909—1927),女,出生于城厢一贫民家庭。1925年,蔡碧珩在城厢女子高小毕业,翌年秋考入桂平师范,后转入省立第八中学。 蔡碧珩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思想开朗,追求进步,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在省立八中读书期间,蔡碧珩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 、妇运和农运活动,曾任学生会妇女...[详细]
毕雄飞 (1909-1934) 兴国县崇贤乡人。1927年平川中学毕业后,由谢云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利用教师的身份传播马列主义。1928年6月组织青年参加崇贤农民-,胜利后率领-队伍加入红军第7纵队,任七大队政委,率部转战于永丰、田村、白鹭一带,配合主力部队攻打赣州。1931年返回兴国地方...[详细]
白承润(1909--1939),字君实,满族,出生在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张空堡。1929年考入沈阳电工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弃学回乡参加东北民众自卫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与苗可秀等人共同创建抗日队伍别动队,1934年更名为少年铁血军。先后担任第二大队长、第二联队长、第三...[详细]
朱其文 (1909-1987),江苏省如皋县人。1928年于江苏中国大学学习期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平反帝大同盟组织部长、党组书记,义勇军部长、训练班主任教官,中共北平市委宣传委员,冯玉祥部抗日战线报社总,吉鸿昌部第一游击队副司令员,冯玉祥部特派员。之后于天津...[详细]
卓集成 建瓯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小时随父经营杉木,后在县房村口木商蔡家获得实践经验,继而自营并加入福州木商“建瓯懋丰木行”,经营杉木出口,生意兴旺。20世纪30年代初期,卓集成加入建瓯新铭印刷厂为新股东,添置铝合金活字版印刷机和石印机,开展铅印和石印业务。同时,他还加入正大鸿布...[详细]
庄为玑(1909~1991年),字文山,笔名沃若,泉州西街裴巷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原姓黄,幼年过继给大舅父庄笃亭,故改姓庄。 13岁考进泉州培元中学后,在《儿童世界》发表第一篇小说。18岁毕业后,在培元中学、西隅学校任教。 民国18年(1929年),庄为玑考进厦门大学文学院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