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石家庄市> 辛集人物

丁果仙

[公元1909年-1972年]

丁果仙为[公元1909年-1972年]

   丁果仙(1909—1972),字步云,艺名“果子红”。河北省束鹿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四岁就远离父母,远离家乡,被卖于太原丁家做养女,七岁投师晋剧艺人孙竹林学艺,在太原泰山庙清唱卖艺三年,是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她十一岁搭班登台,曾在庆梨园、锦艺园等戏班与前辈著名艺人“盖天红”(王步云)、“说书红”(高文翰)、“毛毛旦”(王云山)、“三儿生”(孟珍卿)、“狮子黑”(乔国瑞)等在太原、晋中、内蒙古、张家口、北京、天津等地同台演出,十七八岁即誉满三晋,名驰京津,被誉为“山西梆子须生大王”。她聪明好学,刻苦钻研,勤于向各兄弟剧种广泛汲取艺术营养。1936年赴京演出时虚心向京剧名家求教,以晋剧《串龙珠》与马连良交流移植了京剧 《四进士》,并借鉴京剧行腔归韵的长处,摒弃了晋剧拖腔中的“哪依呀哈”等虚词衬字,大胆革新了晋剧须生的唱腔和念白,巧妙地将“盖天红”行腔高亢激越、“十二红”腔韵婉转抒情、“说书红”唱腔稳健流畅、似说似唱等艺术特色集于一身,融会贯通,着力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经过多年艰辛的舞台磨练,创立了独树一帜的丁派艺术,提升了晋剧的艺术品位,提高了晋剧在全国的知名度和艺术地位,将晋剧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晋剧发展史上一座划时代的丰碑。
  丁果仙唱、念、做俱佳,唱念尤为突出。早年,她的嗓音清脆明亮,音质纯净,行腔多以中高音区为主,中年以后,嗓音苍劲宽厚,刚柔兼备,且不露女相。她发声坚实洪亮,气息饱满耐久,唱腔浑厚舒展,表演朴实大方,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将生活体验融化于程式之中,赋予程式以生命,善于将唱、念、做等艺术手段揉为一体,精心刻画各类人物,尤其擅长运用介板、流水、滚白等散板唱腔,灵巧多变地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蝴蝶杯》中田云山训子时的“介板”,《卖画劈门》中白茂林怒斥胡林时的紧打慢唱“流水”,《芦花》中闵德仁的花腔“十三咳”,现代戏《丰收之后》中的“二流水”紧打慢唱,《走雪山》中的“叫板”等,声情并茂,传神感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四进士》中宋士杰公堂诉状的大段念白、《详状》中姚达与徐继祖的对白,《蝴蝶杯》中前五堂江夏县令的大段念白,喷口遒劲,感情真挚,吐字真切,抑扬顿挫,控制自如,把人物的身份、性格、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致入微、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在50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她上演了近百出剧目,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其代表剧目有 《日月图》(饰白茂林)、《双罗衫》(饰姚达)、《八件衣》(饰杨知县)、《走雪山》(饰曹福)、《蝴蝶杯》(饰田云山)、《捉放曹》(饰陈宫)、《串龙珠》(饰徐达)、《空城计》(饰诸葛亮)、《四进士》(饰宋士杰)、《太白醉写》(饰李白)、《法门寺》(饰赵廉)、《芦花》(饰闵德仁)、《打金枝》(饰唐代宗)、《渭水河》(饰周文王)等。在《血泪仇》《小女婿》《丰收之后》《红旗下的花朵》等现代戏中饰王仁厚、陈快腿、王奶奶、老校长等人物,也很出色。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与牛桂英、郭凤英、王正魁、梁小云、冀萍等合演的《打金枝》拍成电影。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和太原市戏曲学校校长,多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她是一位爱党爱国德艺双馨的晋剧艺术大师。
  丁果仙一生视戏如命,对晋剧事业执着追求,锲而不舍,对晋剧人才的培养和对晋剧艺术的传承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为了培养晋剧接班人,他自己出资购买房舍、并献出一副戏箱,招收了30多名学生,创立了新新晋剧团,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戏曲培训班。之后,又相继收徒育才,培养出白桂英、马玉楼、刘宝俊、刘汉银、武忠、阎惠贞、张鸣琴等一批丁派弟子。并不辞辛苦,亲自口传心授,传承丁派代表剧目。如今,这些丁派门徒早已功成名就,又在培养第二代、第三代传人。丁派艺术薪火相传,成为推动晋剧艺术不断发展的宝贵财富。
  流派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流派艺术的出现是戏曲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一个剧种,流派越多,在群众中的影响就越大,在艺术上的提高就越快。愿晋剧丁派艺术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更盼晋剧舞台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能有更多新的流派应运而生。(郭士星)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刘玉贵 甘肃省临夏永靖县
朱天水 (1909~1938)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胡景铨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黄书田 (1909~1980) 甘肃省临夏临夏县
谢冰岩 (1909~2006) 当代著名书画家 江苏省淮安清江浦区
+ 更多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
席昭鹤 (1908~1972) 湖北省武汉黄陂区
张鉴轩 (1897~1972) 广东省潮州市
王吉民 (1889~1972) 广东省东莞市
谢枢泗 (1886~1972)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钱天鹤 (1893~1972) 浙江省杭州余杭
叶艾子 (1907~1972) 浙江省杭州建德
+ 更多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