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沫沙 (1907-1990)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杂文作家,新闻工作者。 湖南省长沙人,1907年出生于江苏省一个军人家庭。后全家迁回湖南。5岁上私塾。1919年入长沙县立高小读书。在湖南省立一师附小完成小学学业。受到五四时期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教育,...[详细]
廖介操 (1907-1951),更名镜堂,原乳源县四区 ( 今乐昌县罗家渡乡 ) 清洞廖家村人,出身地主家庭。民国 3 年至民国 l2 年读私塾及师范,其后教书。民国23年参加国民党,同年,任广东省民政厅视察员,广东省参议会参议员。民因 24 年,考入广州燕塘军事政治深造训练班。民因 25 年,...[详细]
梁祖诒(1907~1929),又名祖谊、祖贻,字孝质。祖籍广东省德庆县,世居高要县肇庆镇(今肇庆市)。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其父梁延赓为晚清拔贡。民国11 年(1922),梁祖诒随其兄梁祖浩(当时任省立一中教务主任)到广州省立一中读书,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 年...[详细]
梁秋(1907~1982 年),佛山市人。10岁在佛山的民间“八音班” 学艺。14岁加入了粤剧班《大民国剧团》,成了该剧团中最年轻的“上手”(喉管、短筒、唢呐演奏员),并有“神童” 之誉。此后,相继加入大民国、大舞台、川上、钧天乐、新春秋、孔雀屏、太平、少凤、凤凰等省港粤剧团,任喉管、短筒、唢呐...[详细]
梁朗生(1907~1987年),广东三水人。民间剪纸艺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师。生于祖传剪纸手工业之家,父兄在佛山福禄路开设“泰昌号”,经营剪纸、木版年画等。少年时跟随其叔公学习剪纸艺术,擅长于剪花鸟、纹样图案、民间故事等。 梁朗生对佛山剪纸的发展历史、技术方法及其特色、纸料和颜色的运用,以及作...[详细]
姜书阁 (1907~2000) 笔名文渊。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系。历任《北平晨报》主笔,全国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顾问,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参事,青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诗学广论》、《陈亮龙川词...[详细]
黄一甲(1907~1948) 号鼎三。本县平安乡虎溪沟人。东区上楮河五大牌首富,民团总团总黄学彩之子。黄生性刁顽,不拘礼仪,1925年从镇巴高等小学毕业后,任觉皇庵小学教员。1926年其父病故,黄接任上楮河民团总团总。为扩充实力,黄组织“孝义会”,结拜把弟兄。当时东区区长张文林对黄不满,1927...[详细]
黄延火(1907~1979),彭寨镇人。自幼生活在铁匠家庭里,祖辈的言传身教,使他学就一手打铁的好功夫。 解放战争时期,他跟父亲到河源、龙川等地打铁谋生,常为我游击队修理兵器。 1953年在彭寨狭颈加入打铁组。1954年后先后在彭寨农具社、县第一机械厂从事锻打农具。期间,大搞技术革新,创...[详细]
贺春轩(1907 ~ 1930),字学周,又名贵生,洪家关人。家庭贫苦,无一产业,自幼丧母,靠父亲贺文华做皮匠维持生计。受祖父贺士元疼爱,被送入私塾读书三年。10岁时,父娶继母,他被嫌弃赶出家门,跟婶母刘月姑生活,稍长,婶母送春轩到桥自弯学裁缝。16岁时,他长得身材魁伟,人见生畏,一日,春轩向婶...[详细]
韩子英(1907~1960年),原名韩永信,曾用名韩子一,本县前韩庄村人,家贫,成年扛活,后担货郎挑做小本生意。 民国18年(1929年)前后,迁安县当局推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民难以生活,韩子英也濒临破产,他对当局痛恨至极。民国18年(1929年)6月,他参加了民众会会员...[详细]
韩联生,1907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区郭家桥乡陶家垅的一户贫苦农家。父亲韩有余,为了活命,带着他和他母亲及三个弟妹,来到安源做工谋生。他为了拾炭渣,有次把头砸伤,留下一道长长的疤痕,刻下他苦难童年的印记。后来他到矿山当了童工,同父亲一起下井挖煤,劳累终年,所得只是资本家常常给他们写的一纸欠...[详细]
谷霁光 (1907—1993) 江西大学校长,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史学家。 湖南省湘潭县人,1907年2月2日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后到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昌中正大学历史系任教。1949年7月入江西八一革命大学政治研究班学习。1950年2月调入华北人民...[详细]
傅秋涛 (1907-1981)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 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人,1907年8月3日出生于平江县安定镇一个贫苦家庭。1925年投身革命。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江县雇农工会委员长,红十六军八师师长,湘鄂赣总工会委员长,中共...[详细]
冯翔初(1907—1981),原名均瑞,市郊区印台乡济阳寨人。 翔初幼年入私塾读书,后考入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民国16年(1927),在校学习期间,经张学载、杨荫川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他经常跟随杨荫川组织的师范业余剧团上街宣传革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冯翔初任学校抗日学...[详细]
冯启贤(1907-1948),女,今坑口镇狮村人。民国13年(1924)就读于孔令淦(共产党员)为校长的上林小学,在党的教育下,思想与学习进步很快,是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农运开展宣传工作。次年4月,出席县农协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第二届执行委员。11月,上林乡成立妇女解放协会,被选为委...[详细]
董毓华烈士,是我党的优秀党员,不朽的抗日民族先锋。半个多世纪前,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铁蹄践踏中国大地时,他为我国抗日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建立了殊勋。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却充满着绮丽的革命火花。1939年秋逝世时,年仅32岁。至今人民仍深深地怀念他。 一二九运动的出色领袖 董毓华,曾化名王春...[详细]
丁麟章,190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嘉义区横江村一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起入学读书四年,11岁时从师学篾匠。因师傅手艺平常,学艺不成,他又回家务农。 1926年夏,平江农-动兴起后,丁麟章兄弟五人一同参加了农协。1927年马日事变后,横江地区一片-,丁麟章在农民自卫队里执行监视敌人的任务,...[详细]
陈应科 字芝毅(1907-1963)。出生于达濠。他家境贫困,但是自小受到家庭的好教养,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少年随父亲漂洋过海,到东南亚等地谋生。嗣后碾转居宿香港。历尽艰辛,以其不懈的努力,终于脱颖成为商界一代精英,家乡名贤。 蔡章阁 广东潮阳县达濠人。1913年生。1926年前往香港,1...[详细]
陈一诚 (1907-1983)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07年2月20日出生于湘乡县谷水白鸳湾大塘冲一个徊农家庭。1923年考入县立乙等师范,1925年转入长沙师范,加入共青团组织。1926年春,被党组织选调参加湘江中学农运干部训练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