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之 (1901-1994) 中央纪委常委,交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 湖南省长沙县人,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一个劳苦工人家庭。15岁到粤汉铁路做工。在共产党员郭亮等教育鼓动下,参加工人补习学校,思想觉悟大为提高,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工人运动。1922年9月,他参加了粤汉铁路工人大...[详细]
卢致德(1901—1979) 香山县金鼎(今珠海市金鼎镇)上栅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6月16日出生。少年时寄居于天津姑父家,先后入读新学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再到美国纽约大学深造,民国17年(1928)获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兼研究生理药理学。1932年夏归国后被聘为北...[详细]
陆伟昌(1901年~1928年),青岐阁美村人。幼年丧父,母亲无力抚养,由在青岐圩开药店的叔父抚养长大。1920年,伟昌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中学。在学期间,他接受新思想,与一些进步同学秘密组织团体,开展 。1924年中学毕业后,前往广州等地。后来随彭湃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至...[详细]
罗若愚(1901—1945) 原名罗顺球,黄圃石军沙七宅村人。出生农民家庭,少年时在大黄圃读私塾。 民国13年(1924)9月,中共中央委员谭平山与国民党左派廖仲恺到中山九区大黄圃宣传革命,发动农-动。九区各村农民协会相继成立,农-动蓬勃发展,其由此参加农民协会。1925年,被党组织派到...[详细]
龙启炎(1901-1938),又名伟光,今洲仔镇仓丰村龙寨人。民国5年(191G)就读于县城文治学堂。民国8年考入省立第一中学,参加学生会工作。时值“五四”运动,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积极组织同学投身-。民国12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任团广州地委委员兼-委员会委员。民国13年8月,响应中...[详细]
李志海(1901—1973) 原名李泽林,张家边濠头李家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11月4日出生于石岐。出身贫苦,是一位中医,曾在石岐、濠头、阜墟开设中药房。 1939年中山沦陷初期,中山县党组织在九区浮墟领导青年抗日,其经常免费给伤病员诊病送药,并与中共黄乐天、郑炳福认识,受进步...[详细]
刘耀曾(1901—1982年),字谦荣,梅江区城北古洲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年就读于西厢公学,后进省立五红(今梅州中学)学习,1922年秋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在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0月,直系军阀孙传芳在上海、南京镇压工人运动,-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刘耀曾秘密往上海,...[详细]
刘先胜 (1901-197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湘潭县人,1901年6月出生于湘潭县石潭区一个贫苦农家。16岁到安源煤矿做工,参加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当选为工人代表。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打入矿警队,协助党组织做争取和改造矿警队的工...[详细]
刘寿祺 (1901-1990) 教育家。 湖南省武冈县人。民国3年(1914)启蒙于私塾。民国7年(1918)入族祠高等小学。民国8年(1919)以优异成绩考入寥泊中学。 民国9年(1920)7月,刘毅然离家,出走长沙,考入湖南第一师范。 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刘寿祺受...[详细]
刘伯强(1901~1927),又名建元,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刘父佩贤,继承祖业在两龙圩经商,专营酒米榨油业。刘伯强8岁就学于沥贝村塾,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省立一中(即广雅中学),23岁毕业。 “五·四”运动爆发后,刘伯强以留省学生的身份,回县向群众宣传爱国思想,并参加组织学生、店员...[详细]
李榻山(1901—1966),原名李蔚文。市郊区印台乡人。 民国6年(1917),李榻山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23年(1934)开始,他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同官县续志》24卷,后因“七七”事变爆发,局势紧张而未付印。31—33年(1942—1944),李榻山以采编身份参与编纂...[详细]
李劳工(1901-1925年),原名克家,生于海丰县捷胜镇,父亲经营农业兼办小杂货店。自幼勤奋好学,热爱劳动,为人正直,深受父母疼爱和师长的赞许。民国7年(1918年)在文亭高等小学毕业后,在捷胜南町小学当小学教员。他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民国9年海丰蚕桑局招收学...[详细]
李今英(1901—1973) 女,祖籍石岐南门,出生于美国加州圣地巴巴那埠。美国教育家。7岁随家人返中山。民国6年(1917)中山县立中学毕业后,留校兼任初中及两间教会学校教员,同年参加全省中学统考,名列第一。后被委任为广东省女子职业学校校长。1920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后任教于香港圣保...[详细]
李吉康(1901~1982) 原名李津,本县中所乡人。民国19年(1930),任安康绥靖区第三团团长,驻防石泉。他的故友共产党员陈雨皋,当时正在这里领导地下斗争,绥靖司令陈定安略知他们的关系,便坐镇石泉,要他逮捕陈雨皋。他劝司令说:“共产党员有啥坏处,国民党员有啥好处。我俩啥党都不是,做事要三思...[详细]
李灿 (1901-1932) 红八军军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宜章县人,1901年1月1日生于宜章长冲村李家。1914年秋考入宜章县阁邑高小。1917年夏毕业。1918年5月投笔从戎,入湘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二连当兵,与彭德怀、黄公略志向一致,结成好友。此时他改名李灿...[详细]
廖绍琏(1901-1986年),乳名玉生,原籍河口萧背迳村。幼年时,其父因风俗矛盾被人打致重伤死亡,寡母带幼儿,生活十分贫困,幸亏祖母带全家到阳江城做酒饼维持生计,便能在城读小学和中学。1926年春考进国立广东法科学院,是年秋,与两阳籍就读于广州的同学,组织“两阳革命青年社”,被选为常委兼组织委...[详细]
梁展如(1901~1949),曲江县乌石塘面村人,中国共产党员,曾就读于韶州师范学校。1925年8月,梁在省农民协会特派员刘胜侣的帮助下,开始在塘面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同年11月,梁被选为区农民协会常委,他带领农民自卫军会同国民革命军剿灭了当地顽匪成玉山。不久,调任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特派...[详细]
梁蕴石 (1901~1989年),原名玉润,号天权,马宁镇塘岗村人。早年勤奋学习,1924年考读广东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熏陶,投身国民革命,在广州参加邓拔奇、梁钟琛组织的怀集留穗同学会,出版《怀集青年》,号召广大青年团结起来,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1925年考进广东大...[详细]
梁一柱(1901~1929年),又名飘渺,怀城镇永安村人。出生在一个较富裕的家庭。从小聪敏好学,在怀中读书期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尤以文学见长,曾在商务印书馆《学生杂志》和广州《民国日报))发表多篇文章,其中有《小浪花的勇敢》、《卖炭老爹》、《归来的燕子和失去的伴侣》、《工作之后》、《鸡的故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