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烈(1900—1933)。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带头开展抗租、抗税、抗夫、减息斗争。1929年霍山春荒,他率领赤卫队和群众扒地主的粮食,同地主展开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不久,他由赤卫队队长提升为纵队队长。1930年6月1日,他率队包围匪徒魏营驻所,一举摧毁魏营。1933年,他在淠河东境一带...[详细]
陈番姚(1900-1998)陵水县城内大队西门村人,由于家贫,17岁才进入小学读书,23岁高小毕业。1926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了培养农 动骨干,在陵水县琼山会馆办起了农 动训练所,他参加了第一期农所训练学习班,并担任正级长。1927年5月10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正式党员。同年,他参加陵水县...[详细]
陈达邦(1900—1966),又名陈大榜,湖南长沙人;革命烈士赵一曼丈夫,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之兄;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和赵一曼认识并结婚;后留在苏联继续学习,后被共产国际派到法国工作;1942年回国参加抗日斗争,未能接上组织关系而“自行-”;1950年2月经中...[详细]
陈春如(1900—1931),1927年秋参加革命。协助其丈夫舒传贤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和妇女组织,常以走“亲戚”为名,从事革命活动。曾动员三哥、四哥、二嫂、三嫂参加农民协会,帮助县委保管文件和担任会议期间的警戒任务。1929年1月,任汤河乡妇女主任,同年夏,任霍山一区妇女主任。1930年春,任六霍...[详细]
曹达兴(1900-1936),福建省长汀县人涂坊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5月参加红军,曾任红5军团某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任红9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随中央红军长征。长征途中担任军团前导任务,多次化装侦察,屡立战功。1935年9月随红9军团编入红四方...[详细]
邬保良,1933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理科研究所所长、《理科季刊》总及中国化学会《化学》等职。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协会。1948年11月当选武汉大学教授会干事。 个人经历武汉解放后,1949年8月至1952年10月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即校长)。前一任武大校长为著名国际法...[详细]
班梅修(1900-1931),福建省永定县湖雷乡人。出生在一个贫苦木船工人家庭,少年时期即与父亲学撑船。1927年参加革命,积极参加蓬船工人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当选为永定河蓬船工会执行委员。1928年6月参加永定-,积极组织船工在中坑口、东门城外、桃坑一带给-队伍运送物资。1929年5月红四军...[详细]
诸涨富(1900—1967),绍兴漓渚镇棠棣村人。 漓渚盛产兰花,素有“兰乡”之称,涨富自幼耳濡目染,对兰花产生浓厚兴趣。舅父史月掌为育兰高手,在沪为上海麦哈银行总买办王宪臣兰圃育兰。1913年,涨富14岁,随舅父前往上海,在史月掌的悉心指导下,兰技日进。5年后,单独为上海同丰金铺和恒孚银楼...[详细]
朱章赓(1900—1978),又名季青,义乌陇头朱山头下人。早年就读上海南洋中学,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和五四运动。1920年秋,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毕业后,在上海、南京卫生部门工作。1932年,至美国耶鲁大学进修,得公共卫生博士学位,获国际奖学金,考察欧洲各国包括苏联的公共卫生。1934...[详细]
朱士杰(1900~1990) 油画家。江苏苏州人。民国11年(1922)与颜文梁、胡粹中共创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历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无锡文教学院、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油画的教学和创作工作,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他不仅精于油画,而且对音乐、雕塑和工艺美术也有造诣...[详细]
卓兰芳(1900—1930),又名祥和,字培卿,化名李品三、李安德,奉化忠义乡松岙村(今松岙乡海沿村)人。14岁入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后因对校方有异辞被开除,在奉化、鄞县、镇海等地任小学教师。1924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受派去和丰纱厂开展工人运动,在《新青年》、《中国青年》等刊发表文章。...[详细]
朱复戡(1900—1989),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40岁后更名起。号复戡,以复戡号行,鄞县梅墟(今属邱隘镇)人,迁居上海。幼承庭训,涉猎经史,好习书画。7岁能作擘窠大字,吴昌硕称为“小畏友”。16岁时篆刻作品入选扫叶山房出版的《全国名家印选》,17岁参加海上题襟馆,师事吴昌硕,与冯君木、罗...[详细]
周植林(1900~1961年) 泗水乡泗水村人。他一生不涉仕途,继承祖业水田300亩,出租和雇工经营。其收入除供全家享受富裕生活外,余资均捐献架桥、建亭、修路等公益事业。 泗水街尾小溪拱桥、荔枝沟凤凰桥(已坍)、勒黄小溪拱桥、灵川县九屋拱桥、义宁县黄沙木桥及牛尿梓翁亭(已坍)等,均系周独资兴...[详细]
周杰(1900—1961),原名周永杰,武陵乡云梯村人。民国12年(1923年)于宾上迁中学毕业后,14年(1925年)10月到南宁考取留学苏联,12月集中广州留苏预备班补习俄语,与当时在广州学习的磨金声 (中山大学学生,高荣村人) 、韦孔昭(国民大学学生,琴堂村人)等,组织宾阳留学广州革命青年...[详细]
周竑(1900~1951),原名周文超,壮族,乔建镇太阳升村人。 1920年考入广西南宁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桂系军队任排长,参加过北伐战争,负过伤。1927年任隆安县民团司令部副司令。 1947年4月,周竑任隆安、武鸣、果德三县联防办事处主任后不久,率领联防队“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游...[详细]
周贻白 (1900~1977) 周贻白,原名周夷白,笔名六郎、慕颐、剑庐、云谷等,长沙县大贤都塘冲源(今属北山乡)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父系湘剧老生票友,他受其薰陶,从小喜爱戏曲艺术。早年家贫辍学,青少年时期当过织地毯学徒、工厂钳工、武昌师范大学的旁听生、小学教员和报社校对等...[详细]
覃智增(1900~1930),又名覃鲁,字连芳,象州南街人,国民党左派人士,20年代象县青年、农-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民国初,毕业于象县高等小学。1926年夏,参加象县革命青年社,先后任副主任、主任。 同年冬,入国民党柳庆区党务整理处党员特别训练班学习。在班期间,受到陈岳秀、张胆等共产党...[详细]
郑海啸(1900—1987),原名志权,群众昵称“老海”,平阳凤卧乡(今凤卧镇)人。家贫,仅读两年私塾。少年曾习拳棒,身体坚实。1927年,村里组织农民协会,被推为农会主任。1930年,创办凤林村初级小学,任校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凤林村党支部书记,并以凤林小学校长身份竞选为凤卧乡乡...[详细]
赵顺德 又名字阳,1900年11月25日出生,汉族,崇左县太平镇北街人。8岁丧父。仅读两年初小便失学,12岁给堂叔打短工,20多岁被抓去当国民党兵,任过班长、排长、副连长。1922年东军(即广东军阀)围攻南宁,顺德参加南宁市金牛桥保卫战役,1927年离开国民党军回家经营小商贩。1930年2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