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人物

郑海啸

[公元1900年-1987年]

郑海啸为[公元1900年-1987年]

  郑海啸(1900—1987),原名志权,群众昵称“老海”,平阳凤卧乡(今凤卧镇)人。家贫,仅读两年私塾。少年曾习拳棒,身体坚实。1927年,村里组织农民协会,被推为农会主任。1930年,创办凤林村初级小学,任校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凤林村党支部书记,并以凤林小学校长身份竞选为凤卧乡乡长。1936年7月被捕,8月底经党组织托人保释出狱。是年夏,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与浙南游击队会师,浙南党与闽浙边临时省委取得了联系,凤卧乡周围村庄成为中共平阳县委和浙南特委的游击根据地。10月,被任命为中共平阳县委书记;次年3月任浙南特委常委兼瑞平县委(次年5月后复称平阳县委)书记,直至1949年5月。
  在任县委书记期间,先后担负起驻在根据地的省委机关和抗日游击总队、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浙南特委机关、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及其他许多重要会议的安全和后勤供给工作。领导的县赤卫队(后改武工队),多次粉碎张宝琛、张韶舞对根据地的“清剿”。妻子金澄梅、女儿郑明德、胞弟郑志荫在残酷的斗争中先后牺牲,房子被烧,祖坟被挖。
  解放后,历任平阳县人民政府筹委会主任委员、温州专员公署专员,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浙江省人民政府视察员,浙江省政协委员、常委等职。1987年在杭州病故,著有《郑海啸回忆录》。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