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郑文语 [公元1892年-1961年]

  • 郑文语(1892~1961年),又名王文语,绰号红毛语。原籍南安县石井镇郭前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人南安岑兜村“福裕兴”高甲科班学戏。初学丑旦,后转学老生,不久,便随班往新加坡、马来亚、印尼、安南、暹罗等国演出。在新加坡,他长期与活跃在当地的“金和兴班”合作,还参加过京班,学过京丑和...[详细]

张铭谟 [公元1892年-1958年]

  • 张铭谟(1892~1958.4) 字又新,太平乡张家庄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幼家贫,勤奋好学,考取兴安府联中。民国2年(1913)一月,保送日本留学生考试,因出榜书名时误“谟”为“汉”,致使失去东渡留日机会。当时西安报纸曾以“一字之差,误人前程”报道此事。此后,他继续奋发,考取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详细]

张芳 [公元1892年-1969年]

  • 张芳(1892~1969年) 张芳,赤水乡人。从小以木工为业,虽识字不多,但聪敏过人。他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能用力学原理设计、装修、建造各种大型水车及桥亭式木桥。双洋、赤水一带此类工程多在他主持下建成。30年代,双洋下桥脚柱腐朽,他带领工匠,不拆瓦盖,不起桥板,换好桥脚柱。群众称奇,成为远...[详细]

余逢时 [公元1892年-1915年]

  • 余逢时,又名及时,号子雍,又号雨苍,桃城镇洋上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兄弟四人,他居长。自幼聪颖好学,入私塾跟其堂叔学习,五年间熟读十三经及史论古文,下笔动辄百千言。15岁进永春州立高等小学堂,得到堂长宋渊源和知州李树敏的器重。宋时常为他讲述欧美资本主义民主学说,抨击清政府之腐败统治,...[详细]

原斯健 [清][公元1892年-1908年]

  • 原斯健(1892~1908)字象乾,陕西蒲城人。15岁在县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常联络同志,到县城街头和乡村集市演讲,谈到列强侵凌、国势危机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因此受到知县李体仁、劣绅原烈等的仇视。 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1908年10月16日),李体仁等率衙役及当地痞...[详细]

尤扬祖 [公元1892年-1982年]

  • 尤扬祖,原名逢春,达埔乡蓬莱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幼年时家境贫寒,只读三年私塾。母亲做豆腐,他肩挑叫卖。稍长,先在一都当店伙,后到县城永同-店当店员。他工作勤谨,用心学习,得到店东提携,往印尼安汶谋生。 初到安汶,在同德栈当店员。该店是做土产买卖的,他认真负责,深得店主信任。两年...[详细]

严重 [公元1892年-1944年]

  • 严重(1892─1944),号立三,亦号劬园,城关人。其父严宜唤曾任江西通判。1914年8月考入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16年,入保定军官学校,与邓演达、叶挺等志趣相投。毕业后,在粤军邓铿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及留守处主任等职,颇得邓铿信任。1924年,严重先后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详细]

杨春如 [公元1892年-1969年]

  • 杨春如(1892~1969) 原名杨之华,白河县歌风黄泥沟人。民国三年(1914)考入陕西省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在家赋闲一年,次年始创办县南区茅坪关帝庙小学,任校长10余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经柴守愚介绍加入同善社,二十八年(1939)冬白河县中学开办,被推任主任委员,后又任白河县财务...[详细]

徐式圭 [公元1892年-1963年]

  • 徐式圭,原名世特,字若璋,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屏南县汾溪村。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考入福建全闽大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式圭就读于福建私立法政专科学校政治经济系。民国4年,毕业回乡。 民国6年,式圭在屏南县长桥天宝寺办私塾。因匪患,半年中辍。民国7年,屏南知事何树德组织...[详细]

晏勋甫 [公元1892年-1964年]

  • 晏勋甫(1892--1964)中将。字成猷,湖北汉川人。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炮科、陆军大学第5期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湖南岳州守备司令部参谋长,鄂军第1师2团团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前敌指挥部少将参谋处长,参加北伐,1927年任第8军8师师长,1928年任第4集团军参谋长兼...[详细]

徐景唐 [公元1892年-1967年]

  • 徐景唐(1892~1967) 徐景唐,原名协和,字赓陶,广东东莞人。早年在东莞县立中学就读,在学期间,曾两次参加革命党人朱执信组织的活动。县中毕业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其后经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候补生队,复以优异成绩被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二期辎重科学习。 民国8...[详细]

熊雄 [公元1892年-1927年,黄埔军校政治部负责人,革命烈士。]

  • 熊雄(1892—1927)。在宜丰无数的革命先烈中,熊雄作为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最早从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一九八四年八月,聂荣臻元帅亲自写下“熊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条幅,以缅怀其辉同日月的生平。 熊雄是宜丰芳溪下屋村人,一八九二年三月八日...[详细]

邢震南 [公元1892年-1941年]

  • 邢震南(1892-1941),字霆如,嵊县人。 人物履历 1928年2月25日,第26军所属部队重新整编,其中原第1师和第2师分别改称第62师和第63师,赵观涛为62师师长,邢震南为63师师长。 1929年8月13日,第26军在南京被缩编为第6师(师长陈焯),邢震南为18旅旅长,16...[详细]

谢俊谦 [公元1892年-1948年]

  • 谢俊谦(1892~1948) 号逸堂、安康人,住流水店陈家坝,出身贫寒,父母早逝,靠兄长养育成人。少年时就读于流水店私塾,后入安康三官店学堂读书。1916年考入西安高等学堂,接受近代科学的启蒙教育,半工半读完成学业。他决心求知报国,振兴民族。1919年在西安考取官费留学生,东渡日本,就读于日...[详细]

伍在伍 [公元1892年-1914年]

  • 伍在伍 (1892-1914),湖北省广济县人。1908年投效江南混成协骑兵营。由赵伯先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在营中组织同胞社,密谋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前,潜赴武昌,组织敢死队,自任团长。起义时与清-战于汉口、汉阳之间,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汉阳失守,返回武昌。奉都督黎元洪之命,赴鄂东...[详细]

吴月丹 [公元1892年-1919年]

  • 吴月丹(1892~1919年) 吴月丹,字桂,宁洋集宁里庵坑(今赤水安坑)人。 月丹父早逝,母子相依为命。家贫,少时为人放牧;稍长,母节衣缩食让其进县城读书。月丹勤学,甚有所得。清光绪九年(1883)基督教传入漳平、宁洋一带。光绪三十年(1904),13岁的月丹受雇往白沙迎候外籍牧师的到...[详细]

吴淑仲 [公元1892年-1984年]

  • 吴淑仲(1892~1984年),又名岩樵,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泉州市区中医世家。父吴树滋,系名中医外科医师。淑仲从小随父攻读中医书,嗣后拜泉州名中医陈香吟为师,学习临床技术。民国2年(1913年),他参与泉州著名儒医杨巽南为首组织的医学研究会活动,并参加泉州中医公会为会员。直到民国14...[详细]

吴承洛 [公元1892年-1955年]

  • 吴承洛 字涧东,浦城古楼乡洋溪尾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民国元年(1912年),浦城西山两等小学堂毕业后,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后考取清华大学。民国4年赴美留学,先后在理海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在美期间,曾任中国工程学会副会长,并与陈裕光、侯德榜等留美同学商议组织中...[详细]

卫定一 [公元1892年-1928年]

  • 卫定一(1892~1928)又名官印,字仰京,号总成。陕西华阴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入同州师范读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陕西省立第三师范。辛亥革命后投奔秦陇复汉军,由列兵升为营长。1916年5月与张钫、郭坚、耿直等陕西护国军志士一起,驱逐袁世凯在陕代理人陆建章。后在陕西警备军统...[详细]

万选才 [公元1892年-1930年]

  • 万选才(1892——1930),乳名二涛,字得英,男,汉族,祖籍洛阳县成坡,后迁嵩县阎庄乡段沟,再迁阎庄街。家庭贫寒,租种薄田数亩,逢集日随父卖馍度生,读私塾3年而辍学。 万性格强悍,不甘受辱,心怀大志,时有同街高博堂、刘仲锋举荐,当上局丁。民国9年(1920)2月2日夜,尽收阎庄总司 1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