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人物

余逢时

[公元1892年-1915年]

余逢时为[公元1892年-1915年]

  余逢时,又名及时,号子雍,又号雨苍,桃城镇洋上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兄弟四人,他居长。自幼聪颖好学,入私塾跟其堂叔学习,五年间熟读十三经及史论古文,下笔动辄百千言。15岁进永春州立高等小学堂,得到堂长宋渊源和知州李树敏的器重。宋时常为他讲述欧美资本主义民主学说,抨击清政府之腐败统治,并将秘密收藏的新书报送与阅读。逢时的思想遂生剧变,贱利禄,重革命,拥护孙中山主张,自誓以身许国而弃文就武。光绪三十四年与本县青年潘节文、林士贺进入刚开办的福州武备学堂学习。三年毕业,又一同升入南京武备学堂。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据北京,逢时在南京参加北伐军。后南北议和,逢时复学于保定军官学校。民国2年(1913),袁世凯侦知保定军校学生中有革命党人,欲加逮捕杀害。逢时乘间逃往上海,在居正领导的革命军任参谋长(一说任军事课长)兼攻宁(南京)副指挥,与北洋军张勋所部争夺南京,三进-,势成拉锯。后因众寡悬殊,援兵不继,不敌败退,乃东渡日本留学。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委逢时为革命党福建支部副支部长兼军事联络员(一说为独立军司令),与留日闽籍青年王荣光、萧其章(长汀人)回闽策动讨袁。
  逢时返闽后,得到德化革命党人赖君介绍,劝说德化民军首领苏亿来归。苏亿应允,并派员携款随逢时赴厦门秘密购买 枝弹药。此后,逢时曾数度往来于漳、厦、泉、永间,进行革命活动,而从未回家看望父母。有人责问他,他有所为难地说:“亲子之爱,人孰无之,吾兹所为,盖藉全吾老父弱弟,且行大孝也。”不久,他化名徐仁,转往延平、福州间秘密工作。
  逢时抵福州不到一星期,《闽报》就登载“乱党徐仁入闽”的消息,福建北洋军阀李厚基立即派出-到处侦查。为避免-注意,他居无定所,出门则化装。数月后,他买好船票,准备回日本东京向孙中山汇报。讵料遇风浪无法成行,乃返寓所福州赛月亭。随员中有张某者,为利禄所诱,竟向闽护军使李厚基告密,余遂被捕。
  逢时被捕后受到严刑拷打,要他供出革命党中的秘密情况。他毫不隐讳地承认自己是革命党人,并当堂发表演说,阐述革命道理,听者为之感动。审问的官员看他年轻俊伟,示意只要他承认幼稚盲从,即可成全。逢时慷慨激昂地说:“我等以信仰革命主义而回闽工作,何尝盲从?现在只有断头党人,而无求生害人之投降党人。”在狱中,他写信给同乡好友王肃丹说:“我是无法再生,只有待死。革命党是不怕死的,光荣就义,何足惜哉!”民国4年清明节日,与萧其章二人就义于屏山之麓,并同葬于福州西湖公塚。


  洋上村   洋上村位于桃城镇北端,距离县城13公里的一个山村。四面环山与外坵村相连,我村地理位置优越,民风纯朴;我村配有小学、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我村主要农副产品有芦柑、水稻、地瓜等;多年以来,村两委坚持以“- ”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村强民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 详细++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