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汤银钗 [公元1888年-1966年]

  • 汤银钗(1888~1966年)女,霍童梅坑后洋村人。民国22年(1933年)4月,银钗在其弟共产党员汤昌满的引导下,作为妇女第一个参加中洋里村贫农团组织。她把自己的家作为红军、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站。担负着送信、接待、掩护红军、游击队的重任,经常不顾个人安危,不分昼夜,奔走山野,维系着游击队和设在古...[详细]

苏郁文 [公元1888年-1943年]

  • 苏郁文(1888~1943),别名眇公,号监亭,海澄县港尾格林村人。父缵唐,清末秀才、塾师。眇公6岁识启蒙,16岁应试进秀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福州师范学堂深造,与宋子靖等同学倡办“闽报书社”。因密印邹容的《革命军》事泄,逃往日本,在东京结识孙中山,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详细]

苏眇公 [公元1888年-1943年]

  • 苏眇公(1888~1943年),字郁文,笔名小阮,海澄县(今属龙海市)人。清末从事反清活动。事发,避难日本,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参与策划福建起义。漳州光复时被选为临时议长。嗣参议会撤销,前往福州任《群报》主笔。时福建都督孙道仁、参事长彭寿松滥用职权,捕杀与其政...[详细]

阮山 [公元1888年-1934年]

  • 阮山(1888~1934),原名德宽,又名守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早期人民金融事业的一个开拓者。 湖雷乡-人,青年时代,靠亲友的资助得以求学,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欲以教育救国,在乡创办毓秀学堂。五四运动后,思想日益进步。民国13年(1924年),在广州加入国民党。夏间,...[详细]

丘廑兢 [公元1888年-1977年]

  • 丘廑兢(1888~1977年),漳浦人。幼年时家庭贫寒,3岁丧母,6岁丧父,由其叔婶抚养,后为海澄新垵举人邱春江收养。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秀才,后入漳州中学肄业。光绪三十三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与周明辉、王金印在厦门一带进行秘密活动,择址在鼓浪屿河仔乾设立阅报社,经常进行讲演,宣传反清...[详细]

马师儒 [公元1888年-1963年]

  • 马师儒(1888~1963)字雅堂。陕西米脂人。先后就读于绥德中学堂、陕西省高等学堂、上海同济医工学校工科,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曾任北高师附属中学教员。1921年3月入德国柏林大学教育专科学习教育和心理学,19 24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转入瑞士苏黎世大学,1927年获该...[详细]

茅乐灿 [公元1888年-1959年]

  • 茅乐灿(1888~1959年) 字景辉,号又杨,又号介眉,沙县富口乡白溪口村人。生于清光绪13年12月23日(1888年2月4日)。8岁启蒙,15岁进乡塾。18岁时,由族中长辈出资,受业于城关岁贡林希唐。19岁时入延平书院。宣统二年(1910年)考入福建省立甲种蚕业学校。毕业后任沙县第一高等...[详细]

卢振寰 [公元1888年-1979年]

  • 卢振寰(1888~1979) 卢振寰,字国安,名振寰,又用镇寰,号浮山人、浮山居士、浮山才人,祖籍广东博罗,出于广东惠州。他自小喜欢绘画,但家中无力支持他从师学艺。12岁时到惠州一家米店打工,暇余涂鸦,学写县城汀洲沙岸景色。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惠州中学读书。光绪三十一年,到广州卫边...[详细]

罗裕庭 [公元1888年-1944年]

  • 罗裕庭,1888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乡梨园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随父罗德明学唱湘剧,吹拉弹唱,无一不精。他有天赋的洪亮噪音,专演以唱工见长的紫脸戏。。罗裕庭的唱腔雄浑高亢,表情豁达大度,动作稳健优美,善于把人物悲歌慷慨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形成湘剧紫脸独特风格而驰名三湘艺坛。曾与他的老艺人谈...[详细]

刘瑞庭 [公元1888年-1970年]

  • 刘瑞庭(1888~1970)高家堡人。幼年就读私塾,20岁起与人合作经商。因他乐于助人,办事公道,且常解囊资助办学、修桥补路、救济灾民等,深得本乡父老敬重。1924年选为高家堡绅士。1934年任联保主任。 刘瑞庭虽任伪职,却良心未泯,同情革命。时值国民党疯狂“围剿”神府革命根据地,常有成批的...[详细]

李清泉 [公元1888年-1940年]

  • 李清泉(1888~1940年),原名回令,晋江金井石圳村人。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12岁进厦门同文书院,13岁随父李昭以南渡菲律宾,在父辈经营的成美木业公司学商。14~18岁就读香港圣约瑟学院,学成返菲襄助父、叔经营成美公司,翌年,接掌公司全部业务。他筹集资金,购买地皮、机器,改手工业生产为机器生...[详细]

林仲姚 [公元1888年-1980年]

  • 林仲姚(1888~1980年),学名景崇,城关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6岁曾赴漳州府应“童子试”,考取童生。因罢科举,转考广东省潮州金山中学,修业5年。在校常读革命书刊,深受校长杜国庠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为响应革命号召,林仲姚等诏籍同学立即回乡组织宣传队伍,宣传、揭露清政府的腐...[详细]

林文图 [公元1888年-1960年]

  • 林文图(1888~1960),祖籍今华安县仙都镇招山村。民国5年前往印尼雅加达经商,1957年回漳州华侨新村定居,1960年7月20日于漳州病故。 林文图生前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 1958年,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林文图捐赠人民币7万元,并亲自回仙都选定校址,创建南海中学。校舍于同年2月破...[详细]

李俊承 [公元1888年-1966年]

  • 李俊承,乳名贤,五里街镇仰贤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父继如,早年南渡,在马来亚芙蓉坡经商。俊承17岁随父到马来亚学习商业。父亲去世后,他迁居新加坡山仔顶,先后创立太兴有限公司、 实业有限公司,并收购泰丰饼干厂,添置自动化制饼机,聘英国技师监制。另在马来亚各地垦植橡胶园数千英亩。筹谋决...[详细]

李进隆 [公元1888年-1967年]

  • 李进隆(1888~1967),字琦伯,今古楼乡东冲人。出身于官宦家庭,16岁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历时4年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获取清华大学第一批公费留美资格。留美近十年,先后在西点军校、哥伦比亚大学、里海大学、挪威大学、道特茅斯学院学习骑兵、采矿、冶金、土木工程、经济工业、企业管理,获得过矿冶学士学...[详细]

李纪才 [公元1888年-1961年]

  • 李纪才(1888~1961)字乾三。祖籍湖北均县(今湖北丹江口),清光绪十八年(1892)随父母兄长逃荒到陕西蒲城落户。本姓印。清末因生活无着,冒名顶替“李纪才”当了兵,从此即以此为名。曾在陕西讲武堂学习,后参加陕西新建陆军第一混成协,并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了同盟会联合新军、哥老会发...[详细]

廖湘芸 [公元1888年-1935年]

  • 廖湘芸(1888~1935),名章劳,号连三,今蓝田民光村人。早年,投奔武昌左旗新军,加入进步团体“文学社”,参加武昌首义战斗。民国3年(1914),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4年冬,奉派回湘策划倒袁(世凯)驱汤(芗铭),事败,仅免一死。“ 战争”爆发,去广州晋谒孙中山,被派为 军湖南游击司令。于安化...[详细]

廖鸿芦 [公元1888年-1976年]

  • 廖鸿芦,字荻甫,长汀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五月四日(农历四月十二日)。他从小勤奋好学,尤擅长历史、文学。汀郡中学堂(今长汀一中)毕业后,留校任国文。历史教员。 民国二年(1913),廖鸿芦发起创办汀州图书馆。十八年(1929),汀南游击队长李震东欲将福建官局货币兑换银元,前往广...[详细]

梁振威 [公元1888年-1947年]

  • 梁振威(1888~1947),原名式荣,1888年7月(清光绪十四年农历六月十二日)出生于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官屯村一个穷苦人家里。他13岁丧父,自幼失学,随兄弟、母亲租耕数亩土地,农闲时到檀圩贩卖食盐,所得微薄收入,糊一家之口。 梁振威的青年时代,正是清朝末期,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他目...[详细]

梁逸民 [公元1888年-1930年]

  • 梁逸民(1888~1930),号藩一,今三甲乡三甲村人。民国10年(1921),境内大旱,蓝田一带颗粒无收,三甲饥民纷纷出外逃荒。梁逸民商得族长梁尧天的支持,将三甲三所梁氏宗祠所有储粮,全部用来救灾。同时,又组织饥民垦荒。每垦出一平方丈,酬大米2升。并规定谁垦谁种,长期不变。自秋至冬,共开垦荒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