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长汀人物

廖鸿芦

[公元1888年-1976年]

廖鸿芦为[公元1888年-1976年]

  廖鸿芦,字荻甫,长汀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五月四日(农历四月十二日)。他从小勤奋好学,尤擅长历史、文学。汀郡中学堂(今长汀一中)毕业后,留校任国文。历史教员。
  民国二年(1913),廖鸿芦发起创办汀州图书馆。十八年(1929),汀南游击队长李震东欲将福建官局货币兑换银元,前往广东购买 弹,他出面代向商行,学校兑换。同年七月二十九日,李震东被捕,他设法营救。后李被国民党杀害,当局又抓捕烈士妻儿,廖鸿芦闻讯后,亲自前往司令部找国民党师长刘恩瑞评理,当局迫于无奈,只好把烈士妻儿释放。
  民国二十八年(1939)夏,廖鸿芦与谢雪堂、林钟鸣、袁杏村等倡议创办长汀县立初级中学,廖任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次年,长汀县修纂《长汀县志》,廖被推举为修纂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修纂。当时,地方军阀,官吏欲把中国工农红军诬为“匪军”,把中国共产党诬为“奸党”、“异党”,他坚持反对,主张客观反映历史事实,不随意更改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名称,直书“共党”和“红军”。
  1949年,长汀解放前夕,他与谢雪堂等乡绅代表长汀父老乡亲,冒生命危险做易启基、卢新铭双方思想工作,向易、卢呼吁和平谈判,为长汀的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
  建国后,廖鸿芦继续在长汀一中任教。兼任福建省、长汀县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特邀出任长汀县一、二、三届人民政协副主席。为党的-工作,团结各阶层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1956年8月,廖鸿芦在长汀一中退休,“文革”中,被诬为“英国特务”,受到批斗。1976年4月2日病逝,终年88岁。粉碎“--集团”后,他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