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琛澄 (1887-1945),字险舟。祖籍山东。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县山河屯。后随父迁居双城县。其家为北满地区富户。幼年人私塾,后转人学常读书。1906年人北洋陆军学堂骑兵科学习军事,毕业后任清军副官校补授,1909年任黑龙江省巡防中路马队哨官。1912年晋升马队营管带。不久,又擢升帮统、统...[详细]
于琛澂(1887--1943),字险舟,光绪十三年生于双城县一个官宦人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北洋陆军学堂骑士科专业,毕业后住黑龙江巡防中路马队哨官。民国元年(1912年)因在蒙古作战有功,被黑龙江督都朱小濂提升为-管带。1913年任中校团副,后任骑兵团团长。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详细]
颜子俊,原名福黎,字篆祐,达埔乡达中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父亲以肩挑谋生,家庭贫苦。10岁时,父亲去世,大哥才14岁,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只有母亲为人纺织夏布、裱褙冥纸锡箔得到一点工钱,一家数人连糊口也不够。他只好辍学,和大哥打柴、拾粪,卖点钱补助家用。12岁,经宗亲介绍,到玉斗庆和...[详细]
杨瑞亭(1887~1926),今靖边县镇靖乡头道沟村人。肄业于西安师范学堂。同盟会会员。曾参加辛亥革命,任新军统领,驻防榆林。 民国元年(1912),杨瑞亭任陕西省临时参议员。不久又任郑思诚部教练官。郑解职后,杨瑞亭赴天津寻求救国道路。三年(1914),因参与讨伐袁世凯的斗争而被捕入狱,六年...[详细]
严春玉(1887年—1977年),漳州东乡璞山村人,父严田,务农。清末璞山岩的香火逐月清淡,庙里和尚纷纷还俗,方丈如添师亦还俗娶妻,因而璞山岩庙乏人主持,当局命该村地保陈文追捕,如添师避居璞山村严田家,持教会权力据理保护,才得以无事。后正式寄居严田家。制造璞山岩妙药出售,并给严春玉传授外伤科医术...[详细]
许友义(1887~1940年) 许友义,名进勇,号云麟,德化浔中乡丁溪村湖前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于山湖派雕塑世家。 友义性恬静,勤奋好学,15岁辍学从父兄学习雕塑,很快便尽得家传木雕、泥塑技艺。他博采诸家之长,拜瓷雕名家苏学金为师。精心钻研瓷雕工艺,把泥塑、木雕、瓷雕技法熔于...[详细]
夏之时(1887—1950),字亮工,1904年东渡日本,考入东斌军事学堂,专攻军事 。1905年8月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 。学成归国,回川参加新军,成为新军一名步兵排长,驻扎省城成都 。 1908年奉命回到四川,策动革命。 1911年11月,夏之时在成都市亲自领导...[详细]
吴丙炎(1887~1951),江西南城人。幼年丧父,在私塾读过一年书。13岁,邻人带他至建宁学徒,见他身材瘦小,谁也不愿收留他。后来,盐务局的一位同乡,把他介绍到县盐务局打杂,并议定三年内盐务局只供给衣、食、住,不给工钱。一年后,有一次盐务局奉令上报仓盐存量,局长问管理人数字,管理人说要查帐才知...[详细]
王右木烈士,1887年--1924年,又名丕昌、燧,四川江油县(今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人。为寻求真理,他东渡日本;受-、李大钊等人委托,他在成都创办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立了四川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4年他到广州参加党的会议后,返川途中遇难,是四川早期的革命活动家...[详细]
孙鼎臣(1887~1963) 祖籍安康县火石岩人,出生于砖坪厅大道河狮子沟。自幼读书,受父熏陶,喜爱琴、棋、书、画,且对戏剧有一定研究。凡所到大道河街演出戏班,他每场必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切磋技艺,共同提高。民国初年,以唱戏为生,以琴师出场。大道河邱云堂,袁勉烈和安康县杨明灿,曾拜孙为师...[详细]
苏铃佺(1887~1972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于福安甘棠外塘造船世家。外塘村背山临水,造船业居闽东之冠。铃佺劝承庭训,耳濡目染,20多岁便得其父真传。30岁时,为探索乌舵的造型及如何使其在风浪中行驶保持稳重,亲赴浙江沈家门拜师求艺。返乡后,他废寝忘食,反复试制。几年后所制乌舵在工艺...[详细]
苏堤柳(1887~1962)原名石柳,今华安县仙都镇市后村人。 父苏塔,以卖膏药为生,堤柳自幼穷苦,读小学数年即辍而务农,为人作佣工。然承家传,有志于医而未遂,常郁郁不乐,后得人介绍,赴泉州受业于德医柳忠烈大夫之门。柳有徒十余人,悉出名门,学费高昂,惟堤柳阮囊羞涩,无所献,愿服劳务以代束修,...[详细]
沈河浑(1887—1936年),字曙秋,号恒斋,建水西庄下营人。17岁参与府考绩秀才,21岁就读于云南省坐政法书院,后进京进筹边年夜学进建。1912年回云南,任富滇银止内务办理。次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赴京任宪法起草委员、国务院咨议民。后返滇任富滇银止个旧分止经理。1916年复进京任议员职。192...[详细]
邵瑞彭(1887—1937),一名寿钱,字次公,淳安富文乡楂林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前后,就读于慈溪浙江省立优级师范,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任同盟会浙江支部秘书。宣统元年(1909),柳亚子等创南社于苏州,他闻讯后加入,后来成为南社重要成员。省立优师毕业后,正值辛亥革命发生,积极参与...[详细]
宁李泰(1887~1960),字墨公,县内洛阳堡(今金溪大源)柿树下人。本姓李,过继给姑父,兼桃二姓。16岁考取清宣统末科秀才,18岁考入福州武备学堂,后由武备学堂保送河北保定军校。民国2年(1913)随同学奔赴云南唐继尧部队,任讲武堂少校教官。后又就读于昆明法政学校,毕业后任安宁县长。民国13...[详细]
罗榕发(1887~1988),本县罕见的“百岁公”罗榕发,下洋镇东洋村人。幼年随父亲走乡串村打铁,稍长,又飘泊到南洋沙捞越谋生。民国12年(1923年)为侍奉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从此,榕发将南洋历年积蓄用作经商本钱,一直经营下去。 建国后,国家建设猛进,人民生活改善,政府对归侨侨眷又特别照顾...[详细]
卢春兰(1887~1946),女,岐岭乡下山村望森楼人。在民主革命浪潮的引导下,她从土地革命时期起,就一直支持革命斗争,长年累月给活动在金丰大山的游击队送粮送盐送菜送情报。敌人-严密时,她或者假装桃肥下田,把米袋藏在猪牛屎拌的草木灰底下。或者假装上山打柴禾,在捅通了竹节的竹担竿里灌满大米或食盐,...[详细]
陆崇仁(1887~1951)号子安,彝族,巧家县荞麦地人,担任云南省财政厅厅长。民国初在云南政法学校毕业后,任镇雄县承审员。1920年当选云南省议会议员。经袁昌荣介绍,与龙云相识,龙云任第5军军长,委陆崇仁任第5军军法处法官,后保荐出任寻甸县知事。1924年,陆任第5军军法处处长。1927年任富...[详细]
李维修(1887~1940年),原名嘉瑞,号梅林,别号寝石山馆主人,祖籍海澄县(今属龙海市),出生于厦门。曾任国民党福建临时省党部执委、厦门通俗教育社总务主任(社长)、国民党厦门市党部宣委会常务主任、厦门市政府社会调查委员会委员兼设计组组长兼直属区党部执委等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