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三明市> 建宁人物

宁李泰

[公元1887年-1960年]

宁李泰为[公元1887年-1960年]

  宁李泰(1887~1960),字墨公,县内洛阳堡(今金溪大源)柿树下人。本姓李,过继给姑父,兼桃二姓。16岁考取清宣统末科秀才,18岁考入福州武备学堂,后由武备学堂保送河北保定军校。民国2年(1913)随同学奔赴云南唐继尧部队,任讲武堂少校教官。后又就读于昆明法政学校,毕业后任安宁县长。民国13年,调任楚雄县长。
  宁到楚雄后,在查阅积案时,发现有一案子,颇多可疑之处。案情是:民国初年,楚雄观音阁石碑坊刘某,娶同城的张氏女为妻,婚后夫妻和睦。后来刘某参加护国军出征,谋得官职,又讨了一房妻室,便欲休原配张氏,因张氏贤惠,刘母不让儿子休张氏。后刘携小妾回家,半年后张氏突然死亡。张氏娘家上县衙告状,县长派仵作验尸,死者身上无伤痕,也无中毒迹象,于是以“正常死亡”结案。之后,换过二任县长,都不再过问此案。宁反复研究案情后,决心重审。于是张家再次告状,宁决定开棺再度验尸。事隔4年,棺内只剩下一具骷髅。仵作在死者脊椎骨下发现一只金戒指。宁李泰仔细察看后吩咐下人蒸尸骨,结果发现脊椎底部有一黑点,经验证为刀伤所致。至此,被告不得不认罪,并供出用 从张氏阴部刺入,后又欲以金戒指塞进止血等杀害张氏的作案经过。民国14年,宁因母去世回原籍奔丧,楚雄城内群众沿街置酒设香案为之送行,并赠送“万民伞”。
  北伐时期,宁李泰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团参谋长,民国15年11月随北伐军回到建宁,被公举为建宁名誉县长。北伐结束后,转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处,担任第5期至18期战术、后方勤务教官。抗日战争初期,宁李泰认识张治中,被委以南京军政部军事杂志社少将股长兼中央军校教官。民国31年在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室任少将设计委员,研究战史。民国35年在南京退役,回建宁后,教私塾度日,并热心宣扬佛教。1950年,宁曾致信张治中,欲再谋工作。张回函:“年事已高,还是在家安度晚年好”。朝鲜战争爆发后,宁鼓励2个女儿加入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50年代,宁因历史问题,被判刑入狱5年。1960年,病逝于家。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同年(公元1887年)出生的名人:
吴丙炎 (1887~1951)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邓德潜 (1887~193)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
薛敏佬 福建省厦门市
李维修 (1887~1940)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陈文孙 (1887~1952)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
+ 更多公元188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
邱长康 (1900~1960)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
詹宣猷 (1885~1960)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
林采之 (1897~1960) 福建省龙岩市
罗君纬 (1874~1960)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
许春草 (1874~1960) 福建省厦门市
陈粹芬 (1873~196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更多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