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李文范 [公元1884年-1953年]

  • 李文范(1884~1953) 李文范,字君佩,广东南海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自费留学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与朱执信等参加东京同盟会筹备会议,七月加入同盟会,掌理文牍事。回国后,执教广东法政学堂,兼任翻译。光绪三十三年被举为广东同盟会会长,与朱执信等共谋革命。参加过庚戌广...[详细]

李蔚亭 [公元1884年-1958年]

  • 李蔚亭(1884.11.3~1958.4.8),名焕文,以字行。商南县柳树湾司法沟人。 民国四年(1915),由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毕业,先后充任镇安县高等小学校、汉中师范学校教员。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十二年(1923)被推为陕西省议会议员。其间曾参与《商南县志》编撰工作;民国三年(...[详细]

刘廷熙 [清][公元1884年-1961年]

  • 刘廷熙,又名绩五,松溪著名中医。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于政和县范屯村,后迁居于松溪城关九曲巷。7岁入私塾,17岁因家庭经济拮据,到农村设馆教书维持生计。20岁参-试考中生员。27岁钻研中医兼营中药铺,35岁行医。他对《黄帝内经》等经典医学有深刻研究,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他行医多年,经验丰富,...[详细]

刘宝谔 [公元1884年-1952年]

  • 刘宝谔(1884~1952)字梦锡。陕西洋县人。从小随曾任苏州知府、上海候补道员的祖父生活,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后在上海从事工程建筑。清宣统元年(1909)被西(安)潼(关)铁路筹备处选中,派往美国留学,专攻土木建筑工程。办理出国手续期间,结识了被派往德国留学的李仪祉,两人遂成...[详细]

林振翰 [公元1884年-1932年]

  • 林振翰(1884~1932年)字永修,号蔚文。宁德城关人。自幼勤奋好学,思想新颖。是我国第一个把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也是我国近代盐政专家。 林振翰出生在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林延伸,号理斋,清末举人,官罗源县教谕,是维新派代表康有为的好友。后因时政日非,理斋弃官归里。在家乡,...[详细]

李明月 [公元1884年-1959年]

  • 李明月(1884年—1959年),漳州芗城区巷口文化街人。年少进私塾就学,因家庭贫困中途辍学,随父学泥水匠工艺。他喜雕塑技术,立志打好绘画基础,常向亲友借阅画家画谱,在家细心观摩、临摹新罗山人(华岩)、任伯年等名画家画谱,并根据画谱中人物、鸟兽姿态,用泥土塑造立体和浮雕形象。18岁时,已成为一个...[详细]

梁后宙 [公元1884年-1975年]

  • 梁后宙又名梁宙,别号梁其宇,南安县翔云乡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幼年家贫未曾入学读书,然勤奋自学,不耻求师,初识文学,喜阅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自认为是平生最大的乐趣,并从中吸取营养,懂得做人的道理。 清光绪二十二年,后宙先后做过牛车生意,到新加坡马六甲车...[详细]

寇遐 [公元1884年-1953年]

  • 寇遐(1884~1953)字胜孚,号玄疵。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陕西师范学堂,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蒲城县知县李体仁仇视革命活动,借故捣毁教育分会,拘捕进步学生,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蒲案”。寇被推为师范学堂总代表和西安学生代表,主持召开 -,起草-,并赴巡...[详细]

康宝忠 [公元1884年-1919年]

  • 康宝忠(1884~1919)字蝶庵,又字心孚。祖籍陕西城固,因其父在川为官,故宝忠兄弟皆生于蜀。清光绪三十年(1904)夏赴日,入经纬学校,任陕西留日学生同乡会干事长。翌年七月加入同盟会。七月二十日(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被举为总部评议员,对同盟会发展多有贡献,井勿幕、于右任即...[详细]

景志伊 [公元1884年-1964年]

  • 景志伊(1884~1964)名莘农,号恧翁、柏叶庵主。祖籍陕西富平,生于湖南衡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应试回陕,被选送三原宏道书院;二十四年(18 98)入京师大学堂进士馆法政学堂,二十九年(1903)应汴梁(今河南开封)举子试不第,三十二年(1906)入协和医学堂(协和医院前身),毕...[详细]

惠又光 [公元1884年-1927年]

  • 惠又光(1884~1927)名思温,字又光,亦作有光、幼光、友光。陕西清涧人。幼时在本县私塾读书,后入西安关中书院,毕业于由关中书院改建的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在校时加入中国同盟会,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斗争。1911年武昌起义,西安响应。惠即回陕北,联络清涧、延川一带民团及绿林豪侠,聚众起事,所部隶属...[详细]

惠师温 [公元1884年-1927年]

  • 惠师温(1884~1927) 陕西民主革命先行者,政治活动家。字又光①,县城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冬。父亲惠锡垒为小商,家道殷实。本人弟兄3人,排行老大。少小聪颖,曾举秀才。性沉毅,有大志。清末政治腐败,国势日蹙,其情激愤,萌发了革命思想。宣统元年(1909)考取陕西省立师范学堂,不久...[详细]

黄元秀 [公元1884年-1954年]

  • 黄元秀(1884—1954年),字文叔。辛亥革命元老。早年与黄兴、秋瑾、徐锡麟、蔡元培、章太炎等交游,为光复浙江,作出过极大的贡献。为此,民国后,他在浙江军政诸界享有很高的声誉。黄元秀老人学识渊博,书法自成一格,而今,杭州各大名胜,还保留着他的碑题。灵隐的“灵鹫飞来”、断桥的“南无大日如来”等具...[详细]

黄筱明 [公元1884年-1954年]

  • 黄筱明 (1884~1954) 黄光石,字筱明,乳名永德,别号混一子,连城县北团乡溪尾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少年时,父亲就已去世,家境贫寒,虽酷爱读书,但无力延师,靠刻苦自学。对诸子百家,无不通读,尤爱经学。一生对《易经》以及宋儒理学,性理大全诸书,作过深入研究。所以对阴阳变...[详细]

黄焕琮 [公元1884年-1948年]

  • 黄焕琮,字聘九,建瓯县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清季廪生。幼读四书经典,对古文有较深造诣。15岁起承庭训,研习三代祖传中医。其祖父黄廉如为麻痘科能手。焕琮得家学,对麻痘症有独到见解。曾谓麻痘两科,是小儿大症,不容忽视,因据经验撰写麻痘新篇。 焕琮除家学外,更师承长辈黄郎若、张载芳名家,博...[详细]

黄毓材 [公元1884年-1970年]

  • 黄毓材(1884~1970年),字君延,云霄瑞堂村人。父炳泰与叔父早年到台湾垦殖,有田千顷及工厂、米行等。黄原在家乡读书,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过台湾,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就读,在校期间与东京一日本女同学相爱,毕业后回云霄结婚。不久,在台湾的产业被日本人霸占,母死于非命,父亲只身回乡病...[详细]

顾元伯 [公元1884年-1941年]

  • 顾元伯(1884~1941) 本名顾大任,又名顾登凯,安康县人,原籍渭南。1906年考入陕西省陆军小学堂。次年因父病辍学。经凌大同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去陈树藩军公署任军需课长。1921年,离开军队,租住汉口吉星公寓,从事商业。1924年结识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廖乾五并解囊相助。1930年,回安康...[详细]

高峻 [公元1884年-1936年]

  • 高峻(1884~1936)字峰五。陕西白水人。家境贫寒,自幼爱习拳棒,靠做佣工度日。1911年辛亥革命时,联合志士多人,拥戴本邑曹世英为首领,聚众起事,于10月30日攻入县城,杀死知县陈子中和典吏陈炳华,释放了监狱囚犯。参与举事的哥老会头子张海青骄横跋扈,篡夺了起义领导权,并逮捕了曹世英。高闻讯...[详细]

傅维早 [公元1884年-1939年]

  • 傅维早(1884~1939年),人称“早司”,又称“草司”。南安县溪美东山村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傅维早9岁随父母徙居厦门,11岁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拜一个外国建筑师为师。由于秉性聪颖,加上刻苦钻研,很快会看图施工、测绘设计,得到洋师傅的赏识与重用,推荐他参与厦门鼓浪屿英美领事馆、英华...[详细]

傅维彬 [公元1884年-1924年]

  • 傅维彬(1884~1924年),字商霖,祖籍南安县,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父亲当石匠,因受邻村石霸欺压,避居泉州城内释仔桥。傅维彬幼读私塾,稍长,从前清进士林翀鹤受业。光绪三十年,中秀才。后往厦门英华书院任教。 辛亥革命前夕,傅维彬在厦门加入同盟会,回泉州与许卓然等人在小开元寺创办西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