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漳州市> 云霄人物

黄毓材

[公元1884年-1970年]

黄毓材为[公元1884年-1970年]

  黄毓材(1884~1970年),字君延,云霄瑞堂村人。父炳泰与叔父早年到台湾垦殖,有田千顷及工厂、米行等。黄原在家乡读书,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过台湾,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就读,在校期间与东京一日本女同学相爱,毕业后回云霄结婚。不久,在台湾的产业被日本人霸占,母死于非命,父亲只身回乡病故。
  民国4年(1915年),黄受聘于私立福建法政学校任教授,夫妻同往居福州。在校期间,黄因患伤寒病住进协和医院,其夫人日夜守候在旁,一日听到医生讨论黄的病情认为可能有不治的危险,夫人便奔回宿舍自尽。后黄几经抢救康复,感于夫人情义遂终身不复再娶。
  民国9年,北洋政府直系军阀李厚基盘踞福建,为对抗孙中山的革命军和福建民军,大量鼓铸毫洋和铜元,福州物价飞涨,教职员生活困难。日本驻福州领事馆乘机多次秘密派人找黄,只要黄答应,愿以台湾银行的高薪职位相许诺,但均遭到黄的严词拒绝。后法政学校改为私立福建学校,黄继续在法律系任教。
  黄精通各国律法,编写讲义精辟明确,深为法学界和受业学生所推崇。他性格内向,平日沉默寡言,生活简朴,少与外界交游。但对家乡教育事业十分关心,民国15年云霄申请创办县立初级中学,他在福州多方奔走协助,促成立案批准。民国19年,云霄学生江上德考进福建学院附设高中部,他见江勤奋好学为人诚实,便邀其进校与他共膳宿,嘱其家庭不必寄钱,还向其传授日语、弈棋和烹饪。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日机轰炸,福建学院迁闽清白云渡,民国30年福州沦陷,迁至浦城。民国31年,日寇窜扰浙东、闽北,又从浦城迁回白云渡,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迁回福州乌石山。在辗转迁徙过程中,黄始终没有离开学校。民国34年,学校特地为他举行连续在该院任教30周年纪念大会。传说为怀念其夫人的情义,曾把夫人饲养的一只心爱的母鸭当为伴侣,一直随身携带饲养。因其不复再娶,约于民国36年前后由其宗亲溪口村黄佛智将儿子承佑过继给他作为嗣续,1949年11月,承佑在福建学院附设高中部毕业后回云霄参加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黄继续在该学院任教。1951年夏,私立福建学院撤销,黄随法科的政治、经济系并入福州大学(后改为福建师范学院,即今福建师范大学),不久退休,仍居校中宿舍,1970年病故。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