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柏年(1880 -1933) 原名周延龄,一名周觉,字君鹤,吴兴(现浙江湖州)南浔人。祖父周昌大与叔祖周昌炽开设周申泰丝行起家,父庆贤是个书生,植学深厚,曾充任江南乡试同考官。周柏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秀才,但已接受新思潮,20岁东渡日本,追求维新,结识孙中山,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详细]
郑万昌,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河北省建成县一户贫苦农家,后几经辗转,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来到方正县大罗勒密村。大罗勒密系山区,常有野熊出没,猎事频繁,郑万昌在青年时代就是一名出色的猎手。他带领的狩猎队驰名远近,群众称之为炮手队。 民国18年(1929年),郑万昌被中华民国驻依兰...[详细]
郑丹诚,字天植,号廷直,浦源村人,光绪六年(1880)生于书香门第。受胞叔谟光影响较大,自幼聪颖勤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养,才识不凡。二十八年,郡试庠生名列生员第一,优行增生。民国初,丹诚考入福建高等学堂,修业五年实科毕业,任宁德县莲峰小学教员,历任文、理、数、英语等科教学。民国8年(1919...[详细]
詹继良(1880~1931),字叔政,号雪镜,崇安县五夫乡人。前清廪生,后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历任劝学所所长、建安道尹公署科长、视学、甲种森林学校校长、崇安县志局纂修、初级中学校长、民团团总、代理县长等职。 民国16年(1927)5月,北洋军阀溃兵彭伟、马云龙抢劫五夫。詹继良带领民团埋伏于馒...[详细]
张焕相 (1880-1962),字绍棠。辽宁省抚顺市人。早年东渡日本,先进东京振武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0年毕业回国,历任奉天省督军署上校参谋、营口商船保护局局长。1916年又任黑龙江省督军署少将参谋长、护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任陆军第九旅旅长。1925年11月28日,代理东省...[详细]
张寒杉(1880~1969)名靖,字寒杉,亦作寒衫,号仲民,别号金筑村民、木鸡散人、传砚庵主人、梅影万树庵主人。陕西咸阳仪凤街(今属咸阳市渭城区)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去日本,先后在东京宏文师范、同文书院和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在日本,他结识了宋教仁,并经宋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受宋之启发...[详细]
张寡妇(1880-1933),名贺贞,张有妻,河南省洛宁县草庄村人。民国时期女匪首。 清光绪六年( 1880 )生。 光绪二十四年(1898),嫁与同县德里兆农民张有为妻,育三子:振升、明升、先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有病故,遂以“张寡妇”称。后其长子张振升受地霸欺凌,被迫...[详细]
张诚德(1880-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2军3师师长 号善卿。男,1880年出生,察哈尔独石口(今河北赤城)人。历任晋绥军骑兵旅旅长、张家口警备司令、东北军骑兵第2师师长、骑兵第6师师长。1932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1师师长。 1935年4月,授少将军衔。1937年,任国民...[详细]
颜穆闻,原名玉辉,东平乡东山村人,清光绪十年(1880)生。少年时,南渡至马来亚雪兰莪,初在亲戚店中当伙计,后到一所学校做杂工。他为人忠厚诚实,勤劳俭朴,好学善问,在校工作三年,增长了不少知识。光绪二十六年,他离开学校,开设福美杂货商店。由于货品齐全,又善待顾客,因而生意兴隆。有一次,他到汇丰银...[详细]
杨炳传,别名全锐,字少山,洋庄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生。民国初,与郑丹诚等人自筹经费,倡办学校,五次跋涉宁德县,具文请求批准周墩办学。民国8年(1919),周墩创办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丹诚任校长,炳传执后勤事务。民国23年,红军周墩-胜利后,地方绅士邀他参加 势力组织“善后整理委员会”,...[详细]
薛润泽(1880~1949) 字雨生,本县淮宁湾乡薛家人。润泽聪明笃学、博文强记,12岁中秀才,称为“神童”。17岁同惠有光、薛勤玉3人赴日本横滨留学,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三年学满回国,当他和薛勤玉两人回家路过宜君时,被一伙土匪误当富商尾随劫行,薛勤玉被害,润泽只身逃脱。回家后因惊累过度致精...[详细]
谢济川,名绍箕,号连辉,安溪县永安里后垵乡(今城厢乡砖文村)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父谢泰阶,重气节,喜为人排难解纷,声闻远近。民国初,黎元洪总统曾颁给“义声载道”匾额。 济川自幼聪敏好学,名列前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福建工业专门学校。他身材魁梧,性格豪放,胆识过人,鲠直敢...[详细]
覃孝方(1880—1959)清末民初时期政治人物,字寿坤,湖广蒲圻(今赤壁市)西凉湖过海覃家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历任广东新宁、香山知县,钦州、直隶州知州、广州府工艺学堂总办。后与于右任、邵力子在上海创办《立言报》。民国建立,任副-顾问、湖北省议会议长、教育部秘书、参事、国民党政府审...[详细]
吴鹏(1880~1916)字鲲化。陕西淳化人。任侠好义,思想激进,语多慷慨,时人以荆轲、高渐离比之。1911年西安起义时从军,任敢死队队长,随曹印侯驰骋东西战场。民国成立后,因不满时局,道服云游,后与党人在西安密议,参加“反袁(世凯)逐陆(建章)”的护法运动,曾参与四路义军相机举义计划的商定...[详细]
吴连元 本县八家子乡人,又名吴升三,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地主家庭,是本县有名的汉奸之一,-抗联的刽子手。 1894年吴在家念了1年书,1899年在八家子街经商。1923年在八家子康家炉担任甲长,共达6年之久,1930年到拉林街担任保卫队长兼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侵略者,...[详细]
王道尧(1880~1961年),原名名坤,字子乾,号味古。生于同安城关观音堂巷。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县学附学生员。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于同安官立师范讲习科。 王道尧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起先后在海澄县芦塘学堂、同安县溪西小学、双溪小学、鼓浪屿寻源中学任教。民国8~16年(1...[详细]
苏亿(1880~1915年) 苏亿,字书万,德化县葛坑乡龙輶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 苏亿为富户苏日通养子,为人刚直。及长,因科举落第及其兄苏育奔霸占家财,愤而出走,经商于闽粤之间,接触到革命党人,决意响应孙中山的革命号召。宣统二年(1910年),同安溪人詹概(又名詹兴光)、洪云...[详细]
释转逢(1880~1952年),俗姓王,法号海妙,字转逢,南安人。12岁随兄至小雪峰寺求学佛法,蒙住持佛化和尚为其剃发当小沙弥,17岁拜喜敏上人为师,22岁赴厦门南普陀寺,在喜参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取得正式僧人资格。受戒后,即与性愿法师赴-名刹参师修学。 民国9年(1920年),应厦门南普陀寺...[详细]
彭治安(1880~1951) 本县两河小庄子人。为宁陕县“四大豪绅”之一。曾任蒲河地区副团总、保董、区长、参议长、县参议员。1918年彭以查烟苗为名,0李旭贵等人银洋200元,白银2080两,独吞。群众极为不满,李力顺、杨中林、徐高友等40余人上诉控告。彭在蒲河地区,拥有生杀大权,群众称之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