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谢济川

[公元1880年-1925年]

谢济川为[公元1880年-1925年]

  谢济川,名绍箕,号连辉,安溪县永安里后垵乡(今城厢乡砖文村)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父谢泰阶,重气节,喜为人排难解纷,声闻远近。民国初,黎元洪总统曾颁给“义声载道”匾额。
  济川自幼聪敏好学,名列前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福建工业专门学校。他身材魁梧,性格豪放,胆识过人,鲠直敢言,分析问题,有独到见解,同辈皆惊叹其果敢。民国元年被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
  民国初,济川在泉州(今鲤城)从事教育工作,其学识和风范深得当地人士尊敬。民国5年与陈昌侯创办“私立泉州中学”(今泉州六中),还兼任省立十一中(今泉州五中)舍监(训育主任)。物色优秀教师,制定学校规范准则,皆赖其擘划经营。日夜操劳,培养不少出色的学生。
  10年(1921),安溪县长巢学厚复办县立高等小学,要找一个资望较高的人当校长。有人推荐济川,巢遂驰函致聘。济川念切家乡,辞去泉州教职,回乡赴任。巢学厚系一内贪欲而外好名的政客,如遇讼案,侦知其人有资财,即加以“通匪”、“庇匪”罪名,进行0。对教育经费更是上卡下勒。济川对此极为厌恶,每每直言不讳。巢曾夸县长操县民之生杀大权,暗示济川就范,济川不以为然。巢学厚认为济川已成为自己仕途中的一大障碍,决意除去。但顾忌到济川为人刚正,又有省议员身份,隐而未发。先是罗织乡人“从匪”罪名,滥捕其亲邻。济川明知巢学厚此举是冲着自己来的,但不吐不快,还是去找巢学厚,痛斥其-害民。巢以“袒护罪犯”为名,乘机将济川拘押。地方人士纷纷请释,巢均不许。泉厦亲友闻讯,交相向省方控诉。翌年春,省府逼于社会压力,乃把巢调离安溪,改派许适继任,并授权处理该案。许适至县,当即释放济川。通过核查,证实该案系出于巢学厚罗织,被滥捕者得以全部开释。
  11年春,济川携眷赴北京,旋任农商部咨议,在京数年,眼见军阀纷争,干戈不息,官场腐败,与其素志相违。愤然作《京华感怀》:“濡滞京城更葛裘,飞擎台观任嬉游。望门似我怀张俭,浪迹伊谁识马周。云本无心空出岫,世方多难强登楼。不如归去躬耕好,风月蓝溪认旧俦”。
  14年春,济川携眷南归。当时民军第三旅长兼安溪县长陈铮很器重他,得知他归来,即推任为安溪中学校长。济川觉得重登教坛,驾轻就熟,欣然接受。时驻漳平的民军第二旅旅长杨学良闻讯亦致函济川:有漳平县长和旅参谋长两职,任选其一,或两者兼之。济川婉谢曰:“某本不文不武,两职均非其选,幸另柬贤才。”同年5月,南安民军旅长陈国辉率队进攻安溪县城,陈铮仓皇撤出。国辉进据县城,占明伦堂(中学校址)为旅部,教育经费充作军用,逼令中学停办。济川以学校系育才净土,超越派系,经费不应挪用,学校更不能停办,据理面争。陈国辉不与理会,命卫兵驱出。六月中旬,陈国辉在明伦堂庆祝寿辰,其幕僚事先示意地方人士要为其贺礼献颂。济川独不往贺,陈国辉十分不满。陈国辉对安溪文人不为己用,常有匿名文章,控告于省府,或投稿于厦门报刊,所言皆切中要害,耿耿于怀。他疑心是李爱黄、谢济川、林伯苑、叶采真等人所为,寻机打击,已非一日。同月下旬,陈国辉进攻陈铮老家东溪得手后,即派队围捕谢济川。亲友惶急,自动筹集千金以赎身,陈国辉嫌少。邑绅周春光于中斡旋,陈国辉言及济川曾写信给陈铮,信中有国辉“摧残教育,勒令安中停办,占夺明伦堂作丧幕”等内容。周春光请会见济川,陈国辉允许,准其在窗外交谈。济川听过周春光的介绍,知是陈国辉蓄谋加害,遂不与辩解,慨然口授联文曰:“大丈夫争公理尚直道;真名士甘任谤不受怜”。周春光含泪而出。
  民国14年(1925)8月下旬,陈铮、杨学良、林桂清诸部合攻陈国辉。激战十多天,陈国辉不能敌,于9月20日凌晨退出安溪县城。临行前将谢济川 杀于县城北门桥头。
同年(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