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韶关市> 乳源人物

侯安都

[南北朝][公元520年-563年,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

侯安都为[南北朝][公元520年-563年,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

  侯安都(520—563.7.6),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
  侯安都父亲侯文捍年轻时便州郡为官,以忠诚谨慎而知名。侯安都成名后,官至光禄大夫、始兴内史。侯安都善长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五言诗写得颇有名气。还善长骑射,被邑里视为雄豪之人。后被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
  太清三年(548年),南豫州牧侯景作乱。始兴太守陈霸先招集郡中豪杰,欲讨侯景,侯安都遂率千余人前去归附。大宝元年(550年)十一月,湘东王萧绎征讨侯景。大宝二年(551年)六月,江州刺史陈霸先亦兵发南康(今江西赣州西南),进屯西昌(今江西泰和)。侯安都率兵随从陈霸先征战,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克平侯景,皆有战功,被封为猛烈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富川县子,邑三百户。承圣三年(554年)三月,侯安都随陈霸先镇守京口,任兰陵太守。
  时梁朝大权掌握在陈霸先和骠骑大将军王僧辩手中。承圣三年十二月,元帝萧绎被杀后,王僧辩、陈霸先共奉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还都建康。绍泰元年(555年)正月,北齐立贞阳侯萧渊明为梁主,遣兵送归就国。三月,在途中被梁散骑常侍裴之横阻之,齐军斩裴之横,俘数千人,王僧辩大惧,率军屯驻姑孰(今安徽当涂)。五月,王僧辩迫于北齐压力,迎萧渊明至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向齐称藩。陈霸先开始密谋袭王僧辩,只和侯安都商议,其余诸将莫有知者。
  八月,王僧辩闻北齐兵已抵寿春(今安徽寿县),将要向南进犯,即遣人告陈霸先准备防御,陈霸先就势举兵袭王僧辩。九月,陈霸先命侯安都和徐渡率领水军从京口直逼石头(今江苏南京西),亲率骑、步兵自江乘(今江苏南京北)罗落桥与二人两将会合。此时,知道此事的也只有四将,即侯安都、周文育、徐度和杜稜,外人皆以为是去抵御北齐兵。侯安都率军至石头城北,弃舟登岸,将趋石头。时陈霸先却控马未进,侯安都大惧,追上陈霸先骂道:“今日作贼,事势已成,生死须决,在后欲何所望!若败,俱死,后期得免斫头邪?”陈霸先说:“安都嗔我”(《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六》)!于是乃进。此时,王僧辩仍没有察觉。石头城北接冈阜,不很高,侯安都便披挂甲带长刀,让手下将其捧起,投到女垣内,军士相继而入,直逼王僧辩卧室。陈霸先也率步骑从南门入城,缢杀王僧辩父子。
  十月,陈霸先废萧渊明,复立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改元绍泰,仍称藩于北齐。侯安都因功被封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仁威将军、南徐州刺史。
  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十月,震州刺史杜龛与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攻义兴(今江苏宜兴),战不利,陈霸先遂自率军东讨,让侯安都留台居守。时谯(今安徽和县)、秦(今江苏-)二州刺史徐嗣徽以州降北齐,乘陈霸先东讨义兴之机,秘与豫州刺史任约,以精兵5000袭建康(今江苏南京),占据石头城,游骑至楼阙之下。侯安都下令关闭城门偃旗示弱,并下令城中:“登陴看贼者斩”(《陈书·侯安都列传》)。入夜,徐嗣徽等收兵回石头城。侯安都令士卒暗中打造御敌器具。天将亮时,徐嗣徽率骑兵又至。侯安都率300勇士开东西掖门出战,大破之,徐嗣徽等逃回石头城,从此不敢进逼台城。不久陈霸先回师建康。
  十一月,北齐遣兵5000渡江占据姑孰(今安徽当涂),以援徐嗣徽、任约。陈霸先于冶城(今江苏南京朝天宫一带)立栅以阻绝援军。北齐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今江苏南京长江北岸)渡江,向石头城送米3万石,马千匹。陈霸先得知后,命侯安都率水军夜袭胡墅,烧北齐船只千余艘,断其粮运。
  十二月,侯安都袭秦郡,败徐嗣徽栅,俘数百人,收其家口并马驴辎重,并派人将所徐嗣徽所弹的琵琶及所养的鹰送到他手中,并附信一封,上写:“昨至弟住处得此,今以相还”(《陈书·侯安都列传》)。徐嗣徽见后大为惊惧。陈霸先攻克北齐军石头、水南二栅,大败北齐兵。徐嗣徽、任约等领北齐水步军万余人准备进入石头,陈霸先派兵据江宁阻击,北齐军不敢进,驻屯浦口(今江苏南京北)。陈霸先又派侯安都率水军袭击,大破北齐军,徐嗣徽、任约等单舸逃走,侯安都尽收其军资器械。陈霸先围攻石头城,断其汲水道路,城中无水。北齐将柳达摩遣使向陈霸先求和,陈霸先遂与齐结盟,签订和约。徐嗣徽、任约随柳达摩奔北齐。时江宁令陈嗣、黄门侍郎曹朗据姑孰反,侯安都奉命将其讨平。
  太平元年(556年)正月,遣陈蒨、周文育攻克吴兴(今属浙江),杜龛败死。王僧智等奔齐。二月,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斩东扬州刺史张彪。至此,除江州刺史侯填拈江州、豫章外,王僧辩余部悉平。是月,侯安都与周铁虎率舟师立栅于梁山(今安徽和县南),以备江州。
  三月,北齐背约攻梁,遣仪同三司萧轨等与任约、徐嗣徽合兵10万出栅口(今安徽无为东南)向梁山进攻,被梁守将黄丛击败,退据芜湖(今安徽芜湖东)。陈霸先又遣部将沈泰至侯安都处加强防御。四月,侯安都率轻装兵士袭北齐军于历阳(今安徽和县),俘斩万余。
  五月,北齐军由芜湖入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至穆陵旧治所(今江苏江宁南)为周文育水军击败。北齐军遂留船芜湖,改由陆路进攻。陈霸先追侯安都还。北齐军自方山进到倪塘(今江宁东南),游骑至台城,建康震骇。陈霸先与周文育、侯安都部会合,侯安都与徐嗣徽战于耕坛(在方山北)南,侯安都率12骑突阵,破之,俘获齐将乞伏无劳,又将齐将东方老刺落马下,时北齐骑兵赶到,将其救回。
  六月,北齐军潜至钟山龙尾(今南京紫金山东北),侯安都与齐将王敬宝战于龙尾,派其从弟侯晓、军主张纂攻其阵,侯晓中枪坠马,张纂战死。侯安都驰马来救侯晓,斩北齐军骑兵11人,取张纂尸体而还,齐军见侯安都勇猛,不敢进逼。陈霸先遣将钱明率水军出江乘(今江苏句容北),截击北齐军粮运,夺其米船。北齐军杀马驴充饥,处境危困,遂翻越钟山,至达玄武湖西北,占据北郊坛(今南京九华山南)。陈霸先各部从复舟山(今南京九华山)东移,亦进至坛北,与北齐军对峙。时值连日大雨,北齐将士昼夜坐立泥中,悬锅做饭梁军驻处地高路燥,可轮流休整。时双方粮运不济,陈霸先之子陈蒨送米3000斛、鸭千只至,梁军饱餐,士卒奋勇。于佛晓出幕府山(今南京东北),陈霸先与吴明彻、沈泰等夹击北齐军,而侯安都则率另一支部队自白下(今南京金川门外)袭击北齐之后路。战前,侯安都鼓励部将萧摩诃说:“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萧摩诃说:“今日令公见矣”(《陈书·萧摩诃列传》)。及战,侯安都坠马,被北齐军所围,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北齐军,所向披靡,侯安都也因此幸免。在梁军猛烈的功势下,北齐军大败,被斩数千人,自相残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梁军追击败逃齐军至临沂(今江苏句容北)。梁钟山、摄山(南京栖霞山)、江乘诸军皆捷,俘北齐萧轨等将46人,伤亡溺死者大半。
  战后,侯安都因功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给鼓吹一部,又进号平南将军,改封西江县公。
  太平二年(557年)二月二月,梁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举兵北伐。过五岭至南康(今属江西),以郢州刺史欧阻頠及其部将傅泰、萧孜(萧勃侄子)为前军,至豫章,分屯要点。南江州刺史余孝顷在新吴(今江西奉新西)举兵响应萧勃,以其弟余孝劢守郡城,自率军出豫章据守石头,与萧孜会合。陈霸先派平西将军周文育率军进击。三月,萧勃在始兴(今广东广州韶关北)被杀。四月,萧孜、余孝顷仍据石头(今江西南昌西)抵抗。陈霸先遣侯安都协助周文育攻之。萧孜、余孝顷多设船舰,夹水为阵。侯安都潜师夜烧其船舰,周文育率水军、侯安都率步兵协同进攻,登岸结阵。不久,余孝顷率军断其后路。侯安都乃令士兵多伐松木,竖栅,列营渐进,屡战屡克,萧孜出降,余孝顷逃新吴。五月,余孝顷亦降。侯安都因功被进号镇北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
  自从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王琳不服,于五月大治船舰,准备进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以侯安都为为西道都督,周文育为南道都督,领水军2万会师于武昌(今属湖北武汉)征讨王琳。临行时,王公以下在新林饯行,侯安都跃马度桥,不料人马一起跌入水中,又坐蹋内掉落于橹井,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十月,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是为陈武帝。不久,侯安都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退走。周文育军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进至武昌,与侯安都会师。此时,侯安都得知陈霸先已废萧方智自立为帝,认为师出无名,叹息道:“吾今兹必败,战无名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七》)!时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稍不平。军至郢州(今湖北武汉),王琳将潘纯陀于城中遥射官军,侯安都怒,进军围之,未克。王琳军进至弇口(今湖北武汉西南),侯安都乃撤围移军至沌口(今武昌),仅留沈泰守汉曲(即汉口)。侯安都遇风不得进,王琳军据东岸,侯安都军等据西岸。相持数日后交战,侯安都军大败,侯安都、周文育、徐敬成、周铁虎、程灵洗等均被俘,仅沈泰退走。周铁虎辞气不屈被杀,王琳将侯安都等用长锁拴在一起,放到蹋下,让其所亲近的宦官王子晋看守。王琳军移驻郢州,又派部将樊猛袭占江州(今江西九江)。
  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率兵10万进至湓城(治所江州,今江西九江),驻扎白水浦(九江西)。八月,侯安都、周文育、徐敬成三人向王子晋许以厚赂,王子晋便于黑夜假装钓鱼,将三人载上岸,三人藏在深草中,逃到建康。回京后,三到朝中请罪,陈武帝赦免三人,复其官爵。
  不久,侯安都为丹阳尹,出为都督南豫州诸军事、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永定三年(559年),侯安都奉命攻打王琳将曹庆、常众爱等。侯安都自宫亭湖出松门,跟在常众爱后面。五月,周文育被部将熊昙朗所害,侯安都回取大舰。路遇王琳部将周炅、周协,侯安都生擒之。孝劢弟孝猷率4000人降侯安都。侯安都进军至左里,破曹庆、常众爱等,焚其船舰。常众爱逃往庐山,为村人所杀,余众悉平。
  六月,陈武帝去世。侯安都回军正至南皖,闻此讯后,便与临川王陈蒨一起回京。回京后,侯安都和众臣商议欲立陈蒨为帝,陈蒨谦让不敢当,时太后又因为衡阳王的缘故,未肯下令,于是群臣犹豫不能决。侯安都见此情势,便说:“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功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陈书·侯安都列传》)。说罢按剑上殿,让太后拿出玉玺,又亲手解开陈蒨头发,推就丧次。皇后乃下令,以陈蒨继承大统。是日,陈茜即皇帝位,史称文帝。七月,侯安都升-,仍为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给扶。
  十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又率军东进,复拥永嘉王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北齐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十一月,王琳进犯大雷,陈以侯填、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时虽为侯填为大都督,但指麾经略,多出至于侯安都。
  天嘉元年(560年),侯安都被增邑千户。二月,王琳战败,逃至北齐。侯安都进军湓城,讨平王琳余党,所向皆下。是月,衡阳献王陈昌还京,将到京城时,给文帝写了封信,言辞不逊。文帝看后很不高兴,便召见侯安都,从容地对他说:“太子将至,须别求一蕃,吾其老焉。”侯安都回答说:“自古岂有被代天子?臣愚不敢奉诏”(《陈书·侯安都列传》)。于是请迎陈昌。三月,陈昌死于途中。是月,侯安都因功进爵清远郡公,邑四千户。从此,侯安都威名甚重,群臣无出其右。
  五月,侯安都父亲始兴内史侯文捍去世,文帝征安都还京发丧。不久,复其本官,赠侯文捍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拜其母为清远国太夫人。并欲将其迎至建康,但其母不同意。文帝于是下诏,改桂阳的汝城县为卢阳郡,并分衡州的始兴、安远二郡,合三郡为东衡州,以侯安都从弟侯晓为东衡州刺史。同时以侯安都三子、年仅九岁的侯秘为始兴内史,并令在乡侍养。同年,改封侯安都桂阳郡公。
  天嘉二年(561年),陈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留异与北齐骠骑大将军王琳私下联络,秘派使者来往。王琳反陈霸先失败后,陈文帝命左卫将军沈恪取代留异之职,留异军据守下淮(今浙江兰溪境)起兵抵抗,沈恪与之交战兵败,退回钱塘(今浙江杭州)。留异获胜后上 书陪罪。当时-主力正集中于湘、郢战场,于是受降留异,并对其加以抚慰,暂且牵制笼络。留异为防备朝廷派兵来讨,派兵戍守下淮以及建德(今浙江建德),控制长江通路。十二月,文帝派侯安都等军讨伐留异。
  天嘉三年(562年)三月,留异原以为-必由钱塘江溯江而上,不料侯安都却出其不意,由陆路经诸暨(今属浙江)从永康(今属浙江)而出。留异措不及防,率部逃奔桃枝岭(今浙江缙云西南),在山谷口竖栅筑城,组织防御。侯安都构筑连城攻留异军,并身先士卒,不幸为流矢所中,血流至踝,侯安都仍乘舆麾军,容色不变,并顺山势修大堰。适值大雨,雨水涨满堰坝,侯安都率大舰入堰,以楼船拍舰,发拍击毁其城上楼堞,留异携其子脱逃,至晋安(今福建福州)投靠闽州刺史陈宝应。侯安都虏其妻子,尽收其人马甲仗,凯旋而归。侯安都因功被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增邑并前五千户,仍还本镇。是年,辖境吏民上表请求为侯安都立碑,以颂其功绩,文帝诏许之。
  天嘉四年(563年)二月,侯安都为都督江吴二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以为功大位高,日渐骄傲,大肆招聚文武之士,骑驭驰骋,有时令这些名士提笔作诗,他亲自排列其好坏次序,然后给予各种赏赐。文士褚玠、马枢、阴铿、张正见、徐伯阳,刘删、祖孙登,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都是他的宾客,侯安都斋内动辄聚集千余人。其部下的将帅多数都不遵法度,在外遇事受到追究,则跑找侯安都庇护。文帝生性严谨,对此很不满意。但侯安都却不知悔改,反而日益骄横。有时他上表奏事,封好后发未写全,便又拆开补充,说又启某事。在侍宴酒酣时,则后仰斜倚,举止随便。一次陪文帝饮酒,侯安都问文帝:“何如作临川王时?”文帝不应。侯安都便再三追问,文帝不得已对他说:“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陈书·侯安都列传》)。宴会后,他又启奏文帝要求将其妻妾接到御堂欢会,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十分不悦。翌日。侯安都坐在御坐上,众宾客坐在群臣席位,把酒给他祝寿。当初重云殿失火,侯安都擅自带将士披挂铠甲冲入殿内,文帝对此十分不满,从那时起,便对侯安都有了戒备。周迪于天嘉三年谋反时,朝臣商议派侯安都去平定,文帝没有听从,而是另派吴明彻去讨伐。同时,文帝又常常派台使去侯安都部下那里去巡视探查,侯安都知道后,心里日益不安。
  文帝向侯安都的舍人蔡景历探问侯安都平时的所作所为,蔡景历如实反映,并称侯安都要谋反。文帝决定除掉侯安都,但担心侯安都不受诏,所以才让他为都督江吴二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侯安都授命后,于五月从京口回建康,部伍入驻石头城。六月,文帝将侯安都召进嘉德殿,设下宴席,又将其部下将帅都集中于尚书朝堂。一切安排就绪,即当场收捕了侯安都,把他在嘉德西省,然后又收其将帅,尽夺马仗而释之。然后下诏书述其罪恶,书曰:“昔汉厚功臣,韩、彭肇乱,晋倚蕃牧,敦、约称兵。托六尺于庞萌,野心窃发;寄股肱于霍禹,凶谋潜构。追惟往代,挻逆一揆,永言自古,患难同规。侯安都素乏遥图,本惭令德,幸属兴运,预奉经纶,拔迹行间,假之毛羽,推于偏帅,委以驰逐。位极三槐,任居四狱,名器隆赫,礼数莫俦。而志唯矜己,气在陵上,招聚逋逃,穷极轻狡,无赖无行,不畏不恭。受脤专征,剽掠一逞,推毂所镇,裒敛无厌。寄以徐蕃,接邻齐境,贸迁禁货,鬻卖居民,椎埋发掘,毒流泉壤,睚眦僵尸,罔顾彝宪。朕以爰初缔构,颇著功绩,飞骖代邸,预定嘉谋,所以淹抑有司,每怀遵养,杜绝百辟,日望自新。款襟期于话言,推丹赤于造次,策马甲第,羽林息警,置酒高堂,陛戟无卫。何尝内隐片嫌,去柏人而勿宿,外协猜防,入成皋而不留?而勃戾不悛,骄暴滋甚,招诱文武,密怀异图。去年十二月十一日,获中书舍人蔡景历启,称侯安都去月十日遣别驾周弘实来景历私省宿,访问禁中,具陈反计,朕犹加隐忍,待之如初。爰自北门,迁授南服,受命经停,奸谋益露。今者欲因初镇,将行不轨。此而可忍,孰不可容?赖社稷之灵,近侍诚悫,丑情彰暴,逆节显闻。外可详案旧典,速正刑书,止在同谋,馀无所问”(《陈书·侯安都列传》)。
  翌日(即公元563年7月6日),文帝将侯安都赐死,时年四十四岁,但文帝没有加罪于其家属。太建三年(572年),宣帝追封侯安都为陈集县侯。
  当初陈武帝在世时,曾与诸位将帅设宴饮酒,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在坐,各称功伐,武帝说:“卿等悉良将也,而并有所短。杜公志大而识暗,狎于下而骄于尊,矜其功不收其拙。周侯交不择人,而推心过差,居危履险,猜防不设。侯郎傲诞而无厌,轻佻而肆志。并非全身之道”(《陈书·侯安都列传》)。后果如其言。
  同年(公元563年)去世的名人:

高孝瑜 (537~563)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
欧阳頠 (498~563)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寇亻隽 (484~563)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
苏椿 (?~563) 陕西省咸阳武功县
沈文阿 (503~563) 浙江省湖州德清
欧阳颤 (497~56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 更多公元56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