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洛阳人物

卜式

[汉]

卜式为[汉]

  卜式是汉武帝时期洛阳人,以牧羊为生。由于他不怕苦,不怕累,日夜与羊群为伍,仔细观察羊群,“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所以,他的羊群很少发生群体疾病,每只羊都长得膘肥体壮,羊群也越发展越大,他的家产自然是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个大富人家。
  当时,正值汉武帝连年对匈奴作战,国家财政日渐紧张,以致入不敷出。作为一个靠牧羊发财的富商,卜式心中装着国家,主动上 书朝廷,“愿输家财半助边”,以支持国家抵御外来侵略。此举引起汉武帝的注意,他于元朔五年(前124年)派使者前往调查卜式的动机和目的。使臣问卜式是想做官还是家有冤欲申?卜式答:“我从小牧羊,不了解官场,所以不愿为官。我与人无所争,乡亲中贫困者救助他们,有不善行为者,我教育他们,因此,大家都听我的,所以家中绝无冤情。”使臣又问:“那你是什么目的?”卜式说:“天子诛匈奴,我认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出钱,如此,匈奴可灭。”汉武帝听罢使臣的汇报,很高兴,准备通报全国予以表彰。然而丞相公孙弘认为卜式所作所为不合常情,并认为他是一个“不轨之臣”,不能作为教化百姓的典范。他劝武帝不仅不能以卜式为典范“以风百姓”,而且连卜式的捐献也不要接受。武帝信以为真,卜式的捐献行动也不了了之。
  一年之后,匈奴浑邪王战败投降汉朝。朝廷优加安置,这对捉襟见肘的朝廷财政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山东等地又发生水灾,大量灾民需要救助、安置。各级官府确实无力办理这些尽是需要钱的事。卜式得知这一消息,就出钱20万捐给河南太守,以救灾民。在河南太守呈送给朝廷的捐钱救灾名单中,汉武帝看到了卜式,这使武帝又想到他一年前上 书要求输财之事,这才感到卜式的确是一个仗义疏财的爱国爱民之人。于是,赐给卜式钱十几万,但卜式又把这些钱“尽复与官”。卜式“不为利惑”,时刻想着国家和贫困百姓,这与当时社会上所有富商大贾“皆争匿财”、“积货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汉武帝大为感动,“乃召拜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四顷”,并且“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卜式坚决地推辞了。汉武帝便说,我在上林苑有一群羊,你去给我牧羊吧。对此,卜式倒乐意地接受了。一年后,卜式把上林苑中的羊养得膘肥毛亮,武帝看后非常高兴,就问卜式牧羊之道。卜式不仅讲了养羊的心得,还联系到为官理民。武帝感到非常惊奇,便任命他为缑氏县令。卜式到任后,勤政爱民,政绩显著。后又被调任成皋县令,并兼管漕运。卜式又干得非常好,遂又被提拔为齐王太傅、刘王相。
  元鼎五年(前112年)四月,南越王吕嘉起兵反叛汉廷。不久西羌10万人侵扰边境,匈奴乘汉朝用兵别处,也出兵南攻,杀汉太守。一时间,汉朝危机四伏。卜式看到国家危难,挺身而出,上 书朝廷,主动请缨出战,“请行死之,以尽臣节”。汉武帝下诏予以表彰,赐爵关内侯,黄金40斤,田10顷,并“布告天下,使明知之”。然而,结果却是“天下莫应”,天下官吏、王公贵戚没有人愿意学习卜式。武帝大为恼火,遂借当年秋季列侯助金助祭之机,以酹金成色不足为由,夺爵100余人,同时,提拔卜式为御史大夫。后来,由于卜式不同意桑弘羊等人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触怒了汉武帝,被贬为太子太傅。
  一个靠牧羊发家致富的商人,发财不忘国家,在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主动拿出自己的大量家产,为朝廷分忧,在百姓受难时,也能出钱资助,并且完全不夹带任何条件,实在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