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诜
[唐][公元621年-713年,唐朝食疗专家]
孟诜为[唐][公元621年-713年,唐朝食疗专家]

孟诜的籍贯在哪里?多数文章介绍都未涉及,有的介绍也很模糊。《山东中医药志》讲:“孟诜,唐,汝州梁人,寄居平昌。”五代时,后唐割安德县东北境及平昌地合一县,两地各取一个字,名为德平县。解放后并入临邑县,撤县为镇。原德平县志第三册卷之七人物志上记载:“孟诜,汝州梁人,寄籍平昌,孟子三十一代孙。”还说明他的父亲孟曜,经过经学考试及第,任学官。父子二人寄籍于平昌,成为平昌籍,即已成为平昌人也。唐朝的户籍稽管办法,敦煌文书P.3813《文明判集残卷》抄有一道判例可以明了。判文称宋里仁兄弟三人,各在甘州、鄂县、幽州落了籍,而母亲姜氏仍留在原籍扬州,“今三处兄弟,并是边贯之人”,“母又老疾,不堪远致申省户部听裁”。如回原籍伺候老母,还得申请户部批准,按此判词,孟诜落籍于平昌,即为平昌人。
孟诜的简历,德平县志记载也很清楚:“高宗朝擢进士第,授长乐尉,迁凤阁舍人”。及为中书省官员,掌官进奏、参议表章、起草诏书等事宜。一日到凤阁侍郎刘祎家,见赐金,曰:“药金也,烧之灭,有五色气。”即这种赐品是药金,不是石头冶炼出的自然金,果验一烧便出了五色气。武则天知道后,很不高兴,让他“出为台州司马,累迁春官侍郎”。相王即太子李旦“闻其名,召为侍读”。长安三年(公元703年),“拜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孟诜在平昌经常采集药草,以济世救人,并常对人们说:“养性者善言不可离口,善药不可离手。”平昌拔贡葛世宽赞诗:“由来上医能医国,良相良医道宁岐”,“忠厚之长慈惠师,蔼蔼神君尹般鬲”,“跻民仁寿葆元气,生时已泌人心脾”。般鬲是指平昌,可见孟诜在德平人心中的威望。对民之爱戴,使人喟然长叹!德平县志记载,在平昌城东南八里,城西三里,城北二十里,城西北二十里建有四处药王庙。民间相传,孟诜待病人热情和蔼,对远道求医者,叮嘱家人热情招待,安排食宿,从不收费,每当四月二十八大集用药或减价或免费施舍。他经常对家人说:穷人没钱,照常要吃药治病,要他们按方吃饭,吃出健康来。其敦厚之举,由此可见。
孟诜后世,代代于平昌繁衍。德平县志记载:“孟简,字几道,诜之曾孙,平昌人,工诗,尚意气,举进士”官为仓部员外,以不附王叔文,刚直敢言,在宪宗元和年间由谏议大夫出为常州刺史,在任兴修水利,灌田四千顷,进户部侍郎,加御史中丞,后被劾贬吉州司马。唐诗人张祜在平昌“题孟处士宅”一诗中写道:“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由此可见孟诜及后代家宅在平昌,史证如山,历历在焉。
德平县前志第三册卷之七,还有皇帝李旦“召之”,孟诜“以老辞官”,李旦送给他“羊、酒、糜、粥”以及“所著有食疗本草传于世”的记载等等,一切史料傲然向世人昭示:孟诜,平昌籍人。
同年(公元621年)出生的名人:
李畋 (621~?)
爆竹祖师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唐高祖淮南公主李澄霞 (621~689)
甘肃省天水秦安县
唐太宗长乐公主李丽质 (621~643)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嫡长女
陕西省西安新城区
员半千 (621~714)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 更多公元6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713年)去世的名人:
慧能 (638~713)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
张知謇 (634~713)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
玄觉 (665~713)
浙江省温州永嘉县
卢如金 (653~713)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
唐高宗太平公主李令月 (665~713)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
陕西省西安新城区
窦怀贞 (?~713)
唐朝宰相
陕西省咸阳兴平
+ 更多公元713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6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713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6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713年)去世的名人:
热门排序
- 1 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人物介绍
- 2 现代三圣人物介绍
- 3 历史事件《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 4 饮中八仙人物介绍
- 5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
- 6 南宋四元帅人物介绍
- 7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人物介绍
- 8 汉朝皇帝人物介绍
- 9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人物介绍
- 10 建安七子人物介绍
- 11 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人物介绍
- 12 中国历史上加九锡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