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滨州市> 博兴人物

马千里

[公元1901年-1992年]

马千里为[公元1901年-1992年]

  马千里,1901年生于博兴县六区寨韩村。17岁高小毕业后到北京、天津等地当学徒工。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矢志从军报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陆军讲武堂学习。从讲武堂毕业后被派到连队(冯玉祥部队)任助教、排长。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毅然脱离部队回到博兴,和已经加入共产党的刘顺元、张静源等同学接触,于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博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后任博兴六区和四区联庄会助理员、教练、中共博兴县委军事部长兼四区联庄会地下党支部书记。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工作,就控制了联庄会这支100多人的武装。
  1932年秋,中共山东省委军事部长张鸿礼到博兴指挥“八四暴-动”。暴-动中,马千里带领兴福联庄会的起义人员,收缴了该会的全部武器;迫使三官庙的民团投降。翌日拂晓,暴-动队伍向5区进军,在利城与其他暴-动队伍会合宣布成立“鲁东革命军第一大队”,共300余人,马千里任大队长。其后几天,部队迅速发展到700余人,在博兴四、五、六区,发动群众打土豪、开仓济贫,截击国民党政府的汽车。但这次暴-动遭到韩复榘军队镇压,只几天就失败了。
  博兴暴-动失败后,马千里被通缉,妻子被捕,幼子惨死,这些并没动摇他的革命信念。他和张复生(又名张仿,后叛变)一起去潍坊、即墨、天津、北京等地。因找不到中共党组织,便栖身于国民党军高桂滋部任连长。1935年冬,他带领4名士兵,携 投奔陕北苏区参加了红军。先后在红军大学当教员、任-营三连军事助教和八路军总政-部干事。在此,周恩来指示,为他恢复了党籍,并派他到东北军中开展-工作。在争取李仙洲、高桂滋、井岳秀三个师的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后被派往安定县委任-部长。1936年,马千里入“抗大”学习。1938年被派回山东清河区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七团副团长,带领部队活动在邹平、长山、滨县、青城一带。1939年4月22日,马千里率七团驻长山县爱贤村,日伪军前来“扫荡”,他带4个排隐蔽在村外树林里。战斗打响后,敌人组织了8次冲锋,均被七团打退。他被敌弹击中腿部,仍继续指挥作战,一直打到天黑。此战歼敌70余人,残敌撤退。马千里伤愈后任三支队独立团政委、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1940年春,三支队向小清河以北进军,马千里率先遣部队挺进博兴一带。他以个人的名义发布了《告博兴父老书》,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开展-工作。立足以后,指挥东路部队突破国民党顽军李寰秋、周胜芳、成建基等部的堵截,插入博兴和广饶北部,与李曼村、韩子衡指挥的西路部队汇合,在广北、博兴、蒲台、利津、高苑一带和日、伪、顽军展开角逐。3月3日,日伪军500多人突然将东路部队领导机关包围在博兴东王文村。70余名指战员,奋力还击,打退了敌人10次冲锋。在弹药已用完的困境中,冒着敌人施放的毒气,用刺刀、砖头、瓦片和敌人展开巷战,敌人伤亡百余,七团21人壮烈殉国。东王文战斗,八路军声威大震。国民党顽军刘景良、薛儒华、周胜芳等部又组织了4000多人的“剿共”联军,向八路军山纵三支队围攻。马千里指挥东路部队给敌人迎头痛击后,与中路、西路部队会师,共同向敌人反击,激战10余天,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八路军山纵三支队控制了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1940年9月,清河军区部队改编为山纵三旅后,马千里任旅参谋处长、清中军分区司令等职。
  1941年8月26日,马千里与三旅旅长许世友、副旅长杨国夫率三旅部队大部进军垦区,打败了长期盘踞垦区的国民党顽固派 武装,收编、歼灭了土匪,解放了垦区全境。
  1946年,国民党军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并向山东渤海区派出大批武装匪特,进行 宣传、抢劫、暗杀、制造-等恐怖活动。为加强剿匪工作,渤海区党委和军区成立剿匪指挥部,马千里任指挥,组织了500余人的骑兵大队和部分精干地方武装,和冯鼎平分别带领东西两路剿匪部队,开展全面剿匪斗争。马千里亲率骑兵大队和一个步兵连,驰骋于惠民、商河、济阳各地,向匪特展开猛烈的军事进攻和政治攻势。经大小战斗150多次,-皆捷。在大半年的时间内,1.3万多名匪特基本上被歼灭。
  1948年初,在由康生把持的渤海区土改整党会议上,马千里无辜受株连,被调出渤海区到铁路部门工作。他一如既往,无条件地接受任务,带领2000人的武装,接管、抢修和保卫胶济铁路,保证运输畅通,支援渤海十纵解放济南,0完成任务。济南解放后,马千里是军管会成员之一,任华东铁路警备部队副司令、济南铁路局公安处长等职。当时,国民党散匪、特务、地痞流氓活动猖獗,经常破坏铁路,抢劫物资和乘客。马千里亲率部队乘警车沿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铁路线巡视,部署部队加强警戒,发动职工、民兵、群众护路,并大张旗鼓地镇压了一批首犯,打击了匪特的嚣张气焰。1949年夏,黄河水猛涨,严重威胁着铁路的安全。马千里带领军民,在济南附近的险工河段,日夜固堤抢险,奋战十几个昼夜,战胜了伏汛,个人立二等功。1953年,为解决国家急需的木材运输问题,铁道部专门成立第六工程局,负责抢修东北的森林铁路,调马千里任该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这时他已年过半百,身带残疾,他不顾严寒酷暑,奔波于大兴安岭地区,按期完成自伊春至双河子、红山的铁路抢修任务。3年困难时期,花甲之年的马千里就任铁道部生活管理局副局长、视察员等职,亲率工作组深入兰新、包兰、西陇海等线,和干部职工同吃同住,帮助解决铁路职工的生活困难,稳定了职工队伍。1982年马千里离休后,帮助党史、史志部门征集、撰写党史资料;帮助战友、部下、群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为家乡引进致富门路,受到乡亲们的欢迎和爱戴。
  马千里有很好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衷心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1992年6月9日马千里因病逝世。
  来源:垦利区情网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