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汉代千乘(今博兴陈户镇)人,为著名孝子。董永自幼丧母,与其父相依为命。后其父年迈病重,行动不便,董永恪尽孝道。每去田间劳作,总是以车载父,一边侍奉父亲,一边耕作。父亲病故,黄永自卖其身,贷钱1万,葬埋父亲,因此孝名远扬。其孝行历代广为传诵,奉董永为孝子楷模,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在山东省嘉...[详细]
任华,唐代文学家。生卒年不详,青州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人。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还曾任桂州刺史参佐。任华性情耿介,狂放不羁,自称“野人”“逸人”,仕途不得志。与高适友善,也有寄赠李白、杜甫的诗存世。...[详细]
赵干卿同志生平(1922-2008)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干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5月22日20时45分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6岁。 赵干卿同志1922年2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博兴县纯化乡东王文村一...[详细]
曹直正(?一1939),又名曹子祥。山东诸城县南郭庄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毕业。早年加入北伐国民革命军,任炮兵营长,参加汀泗桥等战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为华北联络参谋兼别动部队第十三支队参谋长(周胜芳部)。1938年秋,曹任职开始,整顿部队,加强军事训练,严...[详细]
女,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12月生于重庆市万州,籍贯山东博兴。197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1995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博士学位。 负责研制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和光谱获取...[详细]
蒋少游(?—公元501年),乐安博昌(今博兴)人。北朝魏有名的建筑家、书法家、画家和雕塑家。 蒋少游原籍是乐安博昌,魏文成帝攻略山东时,被俘虏到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元宏竭力推行汉化政策,改衣冠服饰时,蒋少游曾“主其事”(见《魏书》本传,下引同)。永明九年(491年),孝文帝又派...[详细]
刘之沂,博兴县人,明万历戊戌(1598年)考中进士,任盐城知县,寻调江都知府。有一寡妇,家富足而无子,她与丈夫家族争财产,出一万两银贿赂之沂。之沂严肃地说:“你与其贿赂官府,何如将钱财分送给亲族。”于是升堂将此钱财分散给了夫家亲族,0结案。刘之沂被列为江都名宦。继之,刘之沂调京任兵部主事。不久...[详细]
孙炎,字叔然,三国魏青州乐安人,生卒年月不详。孙炎一生治学而不仕,是魏晋之际名闻一时的经学大儒。 据唐殷践猷撰写的《乐安孙氏七迁碑记》所载,孙炎为春秋时期兵学思想家孙武和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的后裔。《碑记》载:“(孙)武生明,食采于富春。明子孙膑生于阿、鄄之间,后为齐王师。与魏将庞涓战于马陵...[详细]
孙中新(1852-1930),博兴县纯化乡西王文村人,为吕剧创始人。 孙中新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母通戏曲,尤善讲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孙中新受母亲影响,自幼酷爱演唱,17岁前就学会了打花鼓,唱凤阳歌、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后从师学戏,精通皮簧、梆子、控腔。他多才多艺,既能演唱,又...[详细]
被尊为王博昌(1906—1938),原名王汉儒,字杰三,博兴镇王楼村人。7岁入私塾读书,1921年就读济南正谊中学。192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一 面读书,一面学习马克思学说。并兼《北京时报》,写文章抨击 统治势力,唤起民众。1930年毕业回乡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县党部委员,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卫融,字明远,五代时博兴县人。后晋天福初年考中进土,任南乐主簿,继任齐州。 值州从事,又调任忠武军掌书记。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卫融被任为太原观察度支使。后汉乾伤四年(951年)刘崇建立北汉,授卫融为翰林学土。乾伤七年(954年)刘崇死,其子刘钧即位。天会元年(957年)升任中书...[详细]
熊佑,博兴县人,明成化已丑年(1469年)考中进土,授镇江知府,逢灾荒,熊佑上 书请求赠捐免税,将官府库存的粮食以平价卖给百姓,并煮粥饭救济贫困灾民,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曾修筑了练湖石堰,便于蓄水,灌溉。凿通了鲍村陈滨等港,以避免丁角、延陵等河发生涝灾。开烂泥洪,以灌...[详细]
张静源(1901.10~1933.10.12)男,山东省博兴县高渡村人,原名张守仁,化名舒实夫。1917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专科,1924年来到青岛,在北九水、李家庄等小学任教,曾在青岛礼贤中学附属小学任副校长。1927年春被聘为宋哥庄小学校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担任宋哥庄小学支...[详细]
张竹天(1914~1994),曾用名张笑如。山东博兴人。张在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民国28年(1939年)春,在博兴县一、三区组建青年抗日救国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历任山东省博兴县第一、三区区长、县民政科科长、县长等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宣...[详细]
董向前 (1939~) 山东博兴人。1959年后历任新疆军区边防部队战士、干事、政治处主任,山东省医药局副处长,济南药材站党委副书记。60年代初在新疆边防部队时开始写诗,并为部队编写了大量文艺节目,获过多种奖。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中外散文诗作家》、《解放军报》、《新...[详细]
黎汝清 (1928~2015.2.25) 山东博兴人。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参加过昌潍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历任上海警备区宣传副股长,医院副政委、党委秘书、教导员,15师直工科副科长,江苏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曾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三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加入...[详细]
崔宪祥(1895—1980)字锡章。博兴县人。基督教牧师,神学家。原中国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副主席。泰安基督教美以美会萃英中学毕业,后升入北京基督教美以美会汇文大学,毕业后入燕京大学神学院学习,1920年毕业。在泰安任美以美会主任牧师3年。1923年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直务大学攻读组织神学课程3年,...[详细]
傅敦吾 (1913—1978)博兴县傅家桥人。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任博兴县委宣传委员。1944年任历城县委书记。1945年12月后,任鲁中军区后勤部政委、泰山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1955年10月,任济南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62年8月,任济南军区后勤部...[详细]
李天佑(1894—1932)字惠民。博兴县高渡村人。1930年经回乡开展党的工作的张静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4日,博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队伍发展到700多人, 活动于博兴、广饶、临淄三县边界。李天佑参加了-的组织和指挥工作。由于敌人残酷镇压,-坚持了二十几天就失败了,博兴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