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金华市> 武义人物

朱若功

[清][公元1667年-1736年]

朱若功为[清][公元1667年-1736年]

  朱若功(1667—1736),字曰定,号学斋,武义上仓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族人集款资助,由胞兄陪同上京应试,中进士,兄病死北京。次年回家,课教子侄。五十一年,武义芦北乡一带猛虎伤人,若功草《驱虎文》,率领善射猎手驱杀猛虎,将虎肉虎皮分赠被虎伤害人家。五十三年,灾荒又疫病流行,倡率富户在胜因寺设棚施粥,并赴县城向知县和督台陈述灾情,终获拨款济助,百姓得救。五十八年,任昆明知县,勤理政务,处置得宜,又清理前三任积案,冤狱尽雪。同时取消苛派,豁免田赋旧欠,设四乡之学以兴教化。六十年夏旱,勘察板桥宝象河,并运用家乡建仓部堰经验,在宝象河掘地数尺,横河筑两涵洞,引水灌田,十余里旱田皆成沃土。雍正二年(1724),调知呈贡县。上任未一月,乡民呈报旱、水、虫灾数十起。经下乡查勘,始知当地不知车水灌田之法,百姓视泥鳅为怪虫,鳅大似鳗,损坏稻禾。若功邀请家乡木匠去教制水车,劝民开塘蓄水,用水车引水灌田,此后旱害大减。命吏皂捕泥鳅数条,烧制自食,又给群吏分尝,皆云鲜美,自此乡民群起捕捉,“虫害”减少。四年,致仕归里。著作有《至性四书》、《积庆楼文集》、《诗集》等。
同年(公元166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73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