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温州市> 鹿城人物

郑伯熊

[宋][公元1124年-1181年]

郑伯熊为[宋][公元1124年-1181年]

  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学者称敷文先生,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二十年任黄岩县尉,次年任婺州司户参军。隆兴元年(1163)三月,除秘书省正字。八月请祠,主管南岳庙。乾道二年(1166),任国子监丞。温州飓风成灾,率乡人在朝者奏请赈恤。次年六月,任著作佐郎,寻兼太子侍读。六年,任福建提举茶盐公事。其时秦桧擅国,禁人为赵鼎、胡寅之学,洛学濒于灭绝,伯熊独在闽中印行二程(程颐、程颢)之书,设立书院,亲自讲授。由是永嘉之学宗郑氏。八年,任宁国魏王(恺)府司马,上札子开说谦德,不听,自劾归,叶适登门问学。旋改江西提刑,奉祠。次年起知婺州,因未得缺,仍居老家。淳熙二年(1175),接任婺州知州。次年秋,召赴临安,任国子司业,途中访陈亮于永康龙窟。四年七月,兼国史院编修官,九月,改任宗正少卿,仍兼前职。次年乞外,以直龙图阁任宁国府知府,辟治学斋,市官书二千卷,聚生徒至二百人。七年秩满回家,寻除知建宁府,叶适赋诗送行,有“十年监牧九卿崇”句。八年七月初三卒于任,享年58岁。谥文肃。归葬乡里,陈傅良、叶适均作文祭悼。叶适不仅在《哭郑丈》诗中赞扬伯熊:“道义秦城重,声名冀马空。河汾谈圣制,邹鲁振儒风。”并在《温州新修学记》中记述知州留元刚(茂潜)肯定伯熊“明见天理”,“言与行应”,“兢省以御物欲”之语。遗著有《郑景望集》及《郑敷文书说》等。现仅存《书说》26条,有大梁书院刻本。胞弟伯英、堂弟伯谦,均进士出身,有名于时。
同年(公元112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18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