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人物

姜济寰

[公元1879年-1935年]

姜济寰为[公元1879年-1935年]

  姜济寰
  (1879~1935)
  姜济寰,号咏洪,亦作运鸿,善化干杉(今长沙县干杉乡)杨树塘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及长,取秀才。卅一年,人长沙宁乡中学师范班,与徐特立、何雨农为同班挚友,毕业后三人共创梨江高小。宣统三年(1911)参加谭延闽组织的湖南宪友会,同时又参加以君主立宪为宗旨的辛亥俱乐部。后来,他转向革命,参与焦达峰、陈作新等领导的辛亥长沙起义。民国成立,1912年长沙、善化两县合并为长沙县,姜济寰首任长沙县知事。他加入国民党,被选为湖南支部评议员。与徐特立商议拟在县内办1000所国民小学,并请徐特立任长沙师范校长,培养师资。两年间县内掀起办学热潮。1914年卸任后在长郡、周南等校任教,并接任长沙师范校长。1916年8月再任长沙县知事。,次年9月傅良佐率北兵人湘,谭延闽被迫离湘去沪,济寰亦去上海,为开展驱张运动作宣传。1920年5月,谭延闺乘机又入长沙,姜济寰三任长沙县知事,年底接任省财政厅长。此时他从政十年,思想逐渐倾向进步,支持毛泽东开展的新文化运动,资助创办文化书社,参与组织俄罗斯研究会。不久因湘军内讧,遂离任辗转于武汉、长沙、上海间。
  1922年在上海,他协助孙中山研究改组国民党,1923年随孙中山、谭延闺赴广州,任湘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创《革命》半月刊,宣传反帝、反军阀。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就是由该刊首次发表。这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党在广州创办政治讲习班,姜济寰任《地方行政》课教师。当时毛泽东、林伯渠等一大批共产党人都在这里任教。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他迅速转化为国民党左派人物。1926年姜济寰随北伐军到达南昌,初任江西省财务处长,继任江西省政务委员会主任。1927年春,江西省政府成立,他任省务委员会主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7月下旬,徐特立、林伯渠、郭亮等陆续来南昌,酝酿“八一”南昌起义事宜。他毅然决定参加起义,对儿子姜襄(治方)说:“坚决跟共产党走,同你们共患难!”“八一”南昌起义后,姜济寰被任命为财政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代主席兼民政厅长。他亲撰安民告示,稳定社会秩序。他还为起义部队的财政物资供应做了大量工作。起义部队受挫后,他遭国民党 派通缉,后改名吕浩然东渡日本。1929年国民政府宣布大赦,姜济寰同年夏回国,1935年病逝于南京。 经历历史事件:

南昌起义 (公元1927年)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