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大荔人物

张明远

[公元1906年-1935年]

张明远为[公元1906年-1935年]

  张明远(1906~1935)又名镇方、毅刚、张赫、黑子、常遇龙。陕西大荔人。曾就学于西安适道中学和陕西甲种商业学校,1926年考入开封国民军第二军胡景翼部办的军事训练班,结业后回陕,先后在冯玉祥部、杨虎城部任排长、连长。192 8年秋,所在部队移驻山东,张在部队中共党员的影响和帮助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随杨部由山东进驻河南南阳,曾联络杨部教导队及《宛南日报》社中的共产党员、进步青年,共同策划冯钦哉旅特务营举行兵变,后因部分人提前行动而使兵变夭折。为免遭破孩,中共组织派他去湘鄂西贺龙的部队学习游击战术。次年返陕,奉命去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西北反帝同盟军工作。该部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后,张任第一支队第一大队政委。1932年10月,奉命去西安,向中共陕西省委送交经费。途经泾阳,店主疑其为土匪而告密,张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经中共组织和亲友多方营救,方于除夕之夜脱险。
  1933年初去上海中共中央局学习。结业回陕后被派往汉中,任中共陕南特委军委委员,负责在城固西北区组织游击队。他重新整顿原有的军事基层组织,扩充进步青年农民、学生入伍,于1933年5月成立红二十九军第三游击大队,任政治委员。此后,他与大队长杨维三等率部处决了城固的几个大恶霸,击退了国民党军地方武装发动的大小30多次围攻,建立了洋(县)、城(固)、留(坝)、褒(城)边区革命根据地。游击大队也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由原来的七八十人、50多枝枪,扩展到300余人,200多枝枪,游击区也达到900多平方公里。
  汉中地区游击斗争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安康地区斗争的配合,同年11月,中共组织派张打入驻安康的陕西警备旅旅长张飞生部任第三团上尉副官,进行 活动。1934年2月安康起义失败后,张飞生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张明远在安康难以立足,中共陕南特委又派他去杨虎城部警卫团,以团部图书馆负责人身份为掩护,继续开展 活动。1935年3月,警卫团扩编为陕西警备第三旅,旅长张汉民系中共地下党员。同年4月,警三旅奉命尾随由鄂豫皖苏区进入陕南的红二十五军,4月9日至蓝田县九间房(今属柞水县),遭红二十五军伏击,警三旅被击溃,张汉民被浮(后被错杀),张明远在战斗中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明远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同名人物:

张明远 (1911~1996)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甘肃省定西岷县 [当代]
张明远 黑龙江绥化海伦 [当代]
张明远 (1898~1973)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当代]
张明远 (1894~1942) 安徽省阜阳 [近现代]
张明远 (1906~1998)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 [当代]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徐汉儒 (1906~1928) 陕西省西安长安
方鉴昭 (1906~1928) 陕西省西安未央区
海伯特 (1906~1936) 欧洲德国
折多雄 (1906~1974)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亢心栽 (1906~1978)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 更多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
偶彦民 (1901~1935) 陕西省汉中南郑县
蒲海水 (1922~1935) 陕西省汉中洋县
曹贤德 (1912~1935) 陕西省延安宜川县
张景文 (1911~1935) 陕西省西安蓝田
陈小屏 (1905~1935) 陕西省汉中南郑县
张汉民 (1903~1935)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
+ 更多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