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吉林省> 四平市> 伊通人物

依克唐阿

[清][公元1833年-1899年]

依克唐阿为[清][公元1833年-1899年]

  依克唐阿,字尧山(1833-1899)。满洲镶黄旗人,族姓扎拉里氏。出生于今伊通县城东南马家屯。
  依克唐阿性刚毅,喜狩猎,善骑射。1852年,20岁编入满洲八旗“马甲”,后随副都统开隆阿征调入关,转战浙、皖、豫诸地,围剿太平军和捻军。1858年(咸丰八年)因“功”赏赐花翎顶戴,晋升骁骑校。1862年(同治元年)补三姓镶白旗佐领。时值吉林柳条边外农民起义军兴起,依克唐阿“奉命率军”镇压义军,于伊通河畔杀害义军首领刘果发。1866年(同治五年)升协领,皇帝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意诚勇)。
  1869年(同治八年)10月依克唐阿被派往黑龙江,任墨尔根副都统。赴任后,努力整顿旗务、修缮兵甲,聘请博学开发文化,兴办屯田戍边事宜,巩固边陲,成绩卓著。1872年(同治十一年)补黑龙江副都统。1874年(同治十三年)奉旨署黑龙江,掌管龙江防务,后调任瑷珲副都统。时值沙俄以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为口实,强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大片中国领土之后,又隔江窥视瑷珲城,不断骚扰沿江屯落。同时强制发行俄贴,强迫中国边民以银易贴,致使“俄贴充溢不下数百万”,并扬言五日内不兑换,逾期银票作废。严重干扰边界正常贸易和人民生活,北疆危在旦夕。依克唐阿“简从渡江”,亲自与沙俄据理交涉,“始获宽限,争回银票一百数十万两”,商票边民无不啧啧称道。
  1875年(光绪元年)春,俄军强行占领住有5000余旗户的中国领土苏中阿地区,依克唐阿亲自带兵拒敌,据理力争,保卫了祖国领土和主权。
  光绪初年,沙俄视珲春地方荒远,以为有机可乘,提出“将珲春作为公共之地”的无理要求,并派兵潜越边界,强占黑顶子地方,珲春边疆危急。乌里雅苏台参赞上奏力陈:“依文武兼备,可胜任珲春镇守”。1881年(光绪七年)4月钦定,裁协领,设副都统,依克唐阿首任珲春副都统。接任后,他率马步各营和招募的猎户,修城池、设卡伦、筑炮台,择险拒守;率部修筑珲春至吉林和宁古塔两条大路,派员常年维修;招民垦荒3万垧,解决戍边军粮。使荒远的边疆小镇成为经济繁荣,兵强将勇的边陲要塞。
  1884年(光绪十年),钦授依克唐阿“帮办吉林边防事宜”,特设“帮办行营”,协助吉林将军巩固东部边防。1885年(光绪十一年),依克唐阿随会办北洋事务大臣吴大澄视察东部中俄疆界重要地段,绘制界图,向清廷奏报:“黑顶子山濒江一带,久被俄人侵占……且于其地添设卡伦,接通电线,大有久假不归之势……自珲春河至图们江口五百余里间竟无一碑”。1886年6月26日(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依克唐阿随吴大澄在岩杵河同俄使滨海省长兼司令巴拉诺夫谈判边界事宜,用大量确凿事实,戳穿俄方的谎言和伪证。“一寸土地尽寸心”,终于争回土字界碑和被沙俄侵占的黑顶子地方,并重申中国的图们江航行权。7月4日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稍后又签订6个勘界议定书,从乌苏里江到图们江的中俄边境上共立界碑11个,同知府李金镛率丁甲筑哨卡,补立“萨”、“玛”、“拉”字略碑以汉字排列的26个小界碑。在边防要塞长岭子边界竖一4米高铜柱,上刻篆书铭文:“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澄、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竣事,立此铜柱。铭曰:“疆域有表国有封,此柱可立不可移”。
  1887年依克唐阿首创中俄书院,选送满汉青年入院学习俄语,以培养外交人才。
  吴大澄赞依克唐阿智勇,挥笔书“龙”、“虎”二字。后入刻篆书“龙”、“虎”字于碑上,并为其修六角亭1座。
  1889年(光绪十五年),依克唐阿擢升黑龙江将军。珲春南冈六社400人联名捐资,在郭化哈尔巴岭上立一汉白玉碑。上刻“钦命帮办吉林边防事宜,珲春副都统升任黑龙江将军,法什尚阿巴图鲁依公德政碑。”碑文百余字,颂其丰功伟绩。翌年2月,珲春靖边右路统领保成率中、左马步兵营文武官弁为依克唐阿立一汉白玉:“德威丕著碑”,颂其升迁。1893年(光绪十九年五月),依克唐阿奏请朝廷在龙江开会典所,招能人履勘测量边界山川、河流地势,逐条按图对照,详述总分各说,绘制边省地方图册。
  1894年8月(光绪二十年七月),甲午战争爆发后,依克唐阿请缨效命,率黑龙江镇边军3000人马,奔赴辽东与提督宋庆所部构成鸭绿江防线,抵御日军。10月,防线被日军攻破,依克唐阿退往宽甸,驻塞马集一线,同扼守摩天岭清军聂士成部互为犄角,迎击日军第五师团。他身先士卒,冒枪林弹雨先后战于草河岭、崔家房、樊家台、雪里站等地,截击进犯日军,毙敌多人。在清军“屡退不进”的情况下,仅“得依率军鏖战”,且以其骁勇善战而“为敌所畏”,在赛马集邢家沟击败日军先头部队,打破了日军企图打通摩天岭,从东路入侵奉天的战力略计划。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依克唐阿会同长顺、宋庆、吴大澄等部5次-海城,但均以无功而告终。
  甲午战争后,依克唐阿痛感国势日衰,上疏奏请练兵队、造铁路、制-、开矿山、治团练等事宜。清廷谕令其“妥筹开办矿政”。1895年5月皇帝赏赐头品顶戴,补授镶黄汉军都统。8月。迁盛京将军。
  此刻,辽东饥民遍地。他到任后,力陈奏准拨银20万两赈济饥民,并提出“民为国本、救民为先、广治酷吏”的施政方针;极力主张“利国首在富强,而富强以采矿为急务”。一面办团练、筑炮台、制-,一面奏请开发辽南矿山,修铁路,向法国人借款,订购锅炉和铸币机,率先倡导印制钞票,开银行,流通货币,兴办垦荒、晒盐诸业,对发展奉天实业颇有建树。
  1898年,沙俄乘中日甲午战败之机,以共同防日为诱饵,强行租借旅顺口、大连湾。9月,俄舰德米特里顿斯基号驶进大连湾,强占庙岛。10月,依克唐阿致电总理衙门:“俄国不准中国官员在旅顺口外各岛屿口岸征收税款,实为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当中俄《旅大租地条约》、《旅大租地续约》签订后,依克唐阿痛心疾首,他说:“旅大可租,内地岂不可入?国家疆土不能寸土与人。”愤愤上疏:“庙岛断难归入租地”终于签订了《中俄勘分旅大租地专条》,使沙俄妄图强占庙岛的阴谋未能得逞。12月,依克唐阿带病巡视奉天机器局过劳,病势加剧。他感时伤旧,常以甲午之耻,旅大之租引以为过,并嘱后人雪耻,完其遗愿。
  1899年4月27日(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于盛京逝世,终于67岁。
  
同年(公元183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9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