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瓜尔佳·荣禄

[清][公元1836年-1903年]

瓜尔佳·荣禄为[清][公元1836年-1903年]

  
瓜尔佳·荣禄
  瓜尔佳·荣禄(1836-1903年),字仲华,号略园,清朝政治家、-,著有《武毅公事略》《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等书籍。由于袁世凯的叛变和荣禄的“告密”,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荣禄由此深得慈禧太后信任;义和团运动中,荣禄又被慈禧任命为留京办事大臣,于乱世中上位。1903年荣禄病死,谥号文忠,追赠太傅,晋一等男爵。
  人物生平
  1874年,同治帝载淳病死,荣禄参与确定载湉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
  1879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10余年。1891年底,起任西安将军。1894年,允准入京拜贺慈禧太后60寿辰,适逢中日战事紧急,留京再授步军统领,会办军务。战后,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1898年6月,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旋即内调中枢,授军机大臣,晋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统近畿武卫五军。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俊为大阿哥(皇储),谋废黜光绪帝。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1902年1月,随慈禧太后返京后,转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
  1836年4月6日出生。初由荫生以工部主事用。同治初,设神机营,担任翼长兼专操大臣,再迁左翼总兵,表现突出,为醇郡王奕譞与军机大臣文祥所赏识,改工部侍郎,调户部,兼总管内务府大臣。
  1875年光绪元年兼署步军统领。
  1878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旋因得罪醇亲王奕譞与军机大臣宝鋆、沈桂芬而-在次年1月告病免职。
  1891年出授西安将军。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被再次复起的恭亲王奕?荐为步军统领,会办军务,设巡防局督理五城团防。
  1895年8月11日,授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授总理衙门大臣。荐浙江温处道袁世凯练新建陆军。
  1896年6月4日,授协办大学士。6月,查办御史-袁世凯案,以查无实据结,并疏称袁世凯为“……不可多得之员”。
  1897年疏请设立武备特科,于各省设立武备学堂。表示反对康有为所主张的变法。
  1898年6月10日,授大学士。6月15日,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6月22日,授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9月20日回京参与戊戌政变,为戊戌政变提供武力支持。9月28日, 卸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授军机大臣,管理兵部并节制北洋各军。10月11日,授练兵钦差大臣,指明节制宋庆、董福祥、聂士成、袁世凯所部及北洋各军。12月7日,奏请合宋、董、聂、袁四军及新募亲军联为一气,构成武卫军雏形。
  1899年6月27日,武卫军编练完成,此后又陆续编练武卫先锋军、先锋队若干。在对光绪帝废立问题上由犹豫转向反对。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京畿蔓延后,屡请镇压,并请保护各国使馆。8月17日,被西逃的慈禧太后诏命留京办事。10月6日诏赴西安行在。
  1901年7月25日,改命管理户部。10月,支持刘坤一张之洞在江楚三折中提出的变法主张。
  1902年2月2日,改文华殿大学士。嫁其女为醇亲王载沣之妻,后生宣统帝溥仪。
  1903年4月11日去世,谥文忠,晋一等男爵。
  荣禄的故事
  随着“帝党”和“后党”矛盾的不断激化,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不可避免。先是荣禄定计要在太后和光绪在天津检阅新军时实行政变。光绪知道了这个消息,秘密通知维新派设法营救。维新派人士把希望寄托在统辖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身上。袁世凯曾参加过维新人士的团体“强学会”,维新派对他抱有很大幻想,建议光绪加以笼络。光绪破格召见了他,并提升他为兵部侍郎,专司练兵事务。然后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又私下到他的寓所,说出了维新派的计划:在慈禧和光绪阅兵时,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袁世凯听了,慷慨激昂,一口承担,说:“杀荣禄象杀一条狗尔!”谭嗣同有意试探地说:“你要不干也行,向西太后那边告发了,也有荣华富贵。”他立刻瞪了眼:“瞧你把我袁世凯看成了什么人!”可是他送走了谭嗣同,当天就奔回了天津,向他的上司荣禄作了全盘报告。荣禄得讯,连忙乘火车赶到北京,告诉了慈禧。结果,光绪被幽禁,谭嗣同等六个维新人士被害,康有为逃到日本,百日维新昙花一现。而在这次政变中立下首功的荣禄,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是“身兼将相,权倾举朝”。《清史稿》里也说是“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巨细,常待一言决焉”。
  在庚子那年(1900年),慈禧利用义和团杀洋人,又利用洋人杀义和团的一场大灾难中,荣禄对慈禧太后的忠诚,更有了进一步的表现。洋人杀了中国老百姓,抢了中国的财宝,这些问题在慈禧看来是不算什么的,但洋人保护了康有为,又反对废光绪和立皇储,直接表示反对她的统治,这是她最忍受不了的。于是下诏“宣抚”团民,下令进攻东郊民巷使馆和兵营。结果东郊民巷没有攻下,大沽炮台和天津却先后失守,八国联军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
  在这一场翻云覆雨的事变中,荣禄尽可能不使自己卷入旋涡。他顺从地看慈禧的颜色行事,不忤逆慈禧的意思,同时,他也给慈禧准备着后路。他承旨调遣军队进攻东郊民巷外国兵营,但又不给军队发炮弹,而且暗地里还给外国兵营送水果表示慰问。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逃走,他授计负责议和的李鸿章和奕劻,在谈判中掌握一条原则:只要不追究慈禧的责任,不让慈禧交权归政,一切条件都可以答应。就这样,签订了连利息近10亿两白银、让外-队驻兵京城的《辛丑条约》。荣禄办成这件事,到了西安,宠礼有加,赏黄马褂、双眼花翎、紫貂,随扈还京,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除了《清史稿》里这些记载外,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西太后为荣禄的女儿苏完瓜尔佳·幼兰“指婚”,嫁与醇亲王载沣为福晋。
  关于使荣禄与醇亲王结亲一事,西太后的用意是很深的。原来戊戌变法之后,西太后对醇王府颇为猜疑,据说醇王(奕譞)墓地上有棵白果树,长得非常高大。不知是谁在太后面前说,醇王府出了皇帝,是由于醇王坟地上有棵白果树,“白”字和“王”字连起来不就是“皇”字吗?慈禧听了,立即叫人到妙高峰把白果树砍掉了。引起她猜疑的其实不是白果树,而是洋人对于光绪和光绪兄弟的兴趣。
  庚子之乱后,联军统帅瓦德西提出,要皇帝的兄弟做代表,去德国为克林德公使被杀事道歉。载沣到德国后,受到了德国皇室的隆重礼遇,这也使慈禧深感不安,加深了心里的疑忌。洋人对光绪兄弟的重视,这是比维新派康有为更叫她担心的一件事。为了消除这个隐患,她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是把荣禄和醇王府撮合成为亲家。西太后就是这样一个人,凡是她感到对自己有一丝一毫不安全的地方,她都要仔细加以考虑和果断处理。她在庚子逃亡之前,还不忘叫人把珍妃推到井里淹死,又何尝不是怕留后患而下的毒手维护自己的统治,才是她考虑的一切根据。就这样,在德国赔礼道歉回来,在开封迎上回京的銮驾,奏复了一番在德国受到的种种“礼遇”,十一月随驾走到保定,就奉到了慈禧“指婚”的懿旨。
  人物评价
  荣禄并不反对变法,只不过不赞成康梁的变法,遵循的是另一条变法思路。在戊戌维新期间,康梁的身份主要是言者,即思想家、鼓吹家、宣传家,他们希望中国迅速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形容当时的中国为一败坏已极、日久失修的大厦,不仅急宜兴修,而且应全行拆卸,然后重奠根基。因此,需要用雷霆万钧之力,罢黜旧臣,任用新进,从根本变起,首先改变法律、官职,然后将变法在各个方面全面铺开。而荣禄是变法时期统治阶层中的一员,虽然他也认识到唯有变法才能使中国摆脱危亡,但身为实负其责的政府大员,在推行变法的权力、步骤、内容等方面与康梁不尽相同。早在光绪任命林旭等四人在军机章京上行走时,荣禄就致信林旭,主张变法改革以补偏求弊下手,不在遇事纷更。(注:荣禄致林旭,见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荣禄函稿底本》第三册。)政变后荣禄在一封给伊藤博文的信件中,认为中国应以整军丰财、力图自强为急务,但中国“积习相仍,骤难移易。譬之起虚弱而仁痿痹,辅以善药,效虽缓而有功;投以猛剂,病未除而增剧”。并以此评价政变事。
  
同年(公元183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3年)去世的名人: